霍建國:供應鏈危機給保護主義敲響警鐘
近期,全球尤其是英美等西方國家供應鏈紊亂問題愈演愈烈,美國肯德基出現了“無雞可炸”的現象,英國超市缺少衞生紙,聖誕節所需的大量貨物積壓在碼頭,估計在節前難以擺上貨架。更為嚴重的是,在商品短缺的同時,物價卻處於持續上升的階段,美國的通貨膨脹已連續五個月維持在5%左右,以致美聯儲不得不放棄2%的通脹調控目標。
客觀地説,當前供應鏈危機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造成的衝擊和破壞。受疫情影響,原材料的生產和供應首先出現了不穩定的狀況,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一直處於高位,石油、天然氣、鋼鐵、煤炭、銅、鋁等商品價格長期居高不下,這給下游的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疫情也導致部分行業的需求受到壓抑,在疫情嚴重時,供需矛盾並沒有充分暴露,隨着疫情相對緩和,生產逐步恢復,加之經濟復甦帶來的需求上升,物價上漲成為企業對沖成本壓力的唯一出路。
但是,也不能把此次供應鏈矛盾的產生完全歸咎於疫情。從歐美限制高科技產業投資合作到全球“缺芯”,從美國隨意加徵關税到通貨膨脹高企,從原材料價格上漲到海運價格的失控,這些經濟現象的變化似乎並非完全是市場作用的直接結果,仍然可以追究到某些國家的政策誘導上。特別是美國近年來堅持的製造業迴歸、貿易保護和單邊主義為此次供應鏈危機埋下了深深的禍根。
美國為了限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和進步,不斷地將中國的高科技企業納入限制清單,以國防安全為由,嚴禁芯片等高科技生產企業同中國企業的貿易往來,並以長臂管轄手段,對美國以外的相關企業實行監督約束,致使部分高科技廠商的生產和銷售不暢,產業鏈供應鏈遇到一系列矛盾,影響了眾多相關下游產業的發展,可以説全球“缺芯”同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密切相關。
特朗普時期隨意加徵的關税,是造成這次供應鏈紊亂的人為原因。拜登政府上台後,雖採取了一些彌補措施,取消了對歐盟鋼鐵的懲罰性關税,但對特朗普政府向中國隨意加徵的涉及3000億美元出口商品的關税卻遲遲不願宣佈取消。其結果是不僅增加了美國通脹的壓力,也極大地損害了美國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導致了供應鏈的扭曲。
由於美國疫情長時間沒有得到較好控制,致使港口和物流受到巨大影響,碼頭難以正常作業,大量船隻壓港也造成了商品供應的緊張。世界銀行和英國諮詢公司(HIS Markis)最近公佈的“全球貨運港口績效指數”報告顯示,全球效率最高的十大港口中有9個位於亞洲。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著名的美國港口均名落孫山,如洛杉磯港排名為328名,竟排在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港之後,美國加州的長灘港排名為333名,落後於肯尼亞的蒙巴薩港。據報道,目前在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等待卸貨的船隻仍達上百艘,這些因素的存在大大幹擾了供應鏈的正常運轉。
需要強調的是,經濟的全球化並不僅僅是生產、貿易、投資的跨國流動問題,我們必須承認,全球化已經滲透到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各個領域,任何“脱鈎”的想法、另起爐灶的念頭, 都是不切實際的,必將受到經濟發展規律的懲罰,而首當其衝的往往可能就是那些逆潮流而動者。各國決策者必須順應歷史潮流,承認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我們的責任在於進一步規範全球化的發展,使更多的國家和人民可以分享全球化發展帶來的紅利。全球供應鏈的紊亂現象必須引起各國的高度關注,特別是主要貿易國更要採取負責任的態度,相互配合、協同治理,儘快恢復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運轉,保證世界經濟的穩步復甦。在供應鏈的治理過程中,一定要排除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思維,迅速糾正人為的不利於供應鏈正常運轉的政策和措施,充分認識到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為了戰勝疫情,為了世界經濟的繁榮發展,世界各國必須彼此合作,而不是相互拆台。危機當前,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越發閃耀出不可抗拒的真理光輝。今天,我們既要抗擊天災,也要避免人禍。(作者是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原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