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財立方評論員 徐兵
隨着2024年元旦浙商銀行宣佈獲批籌建浙銀理財,“6+12”銀行理財子公司陣容也補齊最後一塊拼圖。據大河財立方統計,目前已有包括6家國有大行、12家股份行(含浙商銀行)、8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旗下的理財子公司以及5家合資理財公司獲准開業,這標誌着全國性銀行的理財子公司陣容都已涉足理財子公司領域。
從2018年理財子公司嶄露頭角,到如今全面鋪開,理財市場經歷了從無序到有序、從草莽到專業的蜕變。雖然在2022年遭遇了破淨潮的衝擊,導致2023年伊始,理財市場規模依舊承受壓力。然而,在多方努力下,包括理財淨值的逐步回升、渠道端與投資者的有效溝通等,2023年下半年市場規模呈現出企穩回升的態勢。在這一過程中,理財子公司始終扮演着銀行理財市場中的核心角色。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預計2024年理財收益優勢將更加凸顯,上半年理財規模預計將小幅平穩增長至28萬億元左右,下半年在理財子公司的衝量發力之下,理財整體規模預計將會重新站上30萬億元的關口。這一預計數據不僅凸顯了銀行理財市場依然具有巨大的潛力,也反映出理財子公司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要在這個龐大的市場中脱穎而出並非易事。尤其是在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兑付和市場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下,銀行理財子公司必須尋找新的突破口。
代銷渠道正是這個突破口所在。光大銀行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峯認為,隨着理財子機構爭相佈局低波穩健的產品線,產品同質化特徵將更加凸顯,在產品收益率缺乏相對吸引力背景下,理財機構間的競爭或進一步加劇。結合渠道端來看,通過明星產品系列擴大資產管理規模(AUM)、藉助代銷渠道增強客户觸達能力或是重要抓手。
事實上,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傳統優勢在於背靠母行的龐大客户羣體和渠道資源。但隨着市場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這一優勢正在被逐漸削弱。一方面,母行的客户資源有限,且不同客户的風險偏好和投資需求各不相同,單靠母行難以滿足所有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隨着科技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客户的投資渠道和選擇也在不斷增加,單純依靠母行的渠道資源已經難以形成有效的競爭力。
因此,拓展代銷渠道成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必然選擇。當然,拓展代銷渠道並非易事,銀行理財子公司需要面對諸多挑戰,如如何選擇合適的代銷產品、如何與代銷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如何提升自身的投研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等。但只要銀行理財子公司能夠積極應對這些挑戰,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就一定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脱穎而出。
現在,已有不少大行開始上架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事實上,這種做法不僅可以豐富自身的產品線、滿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還可以賺取更多的代銷費用、增加收入來源。更重要的是,通過代銷其他銀行的優質理財產品,發揮鮎魚效應,可以倒逼本行理財子公司推出更多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從而形成良性競爭的局面。
未來幾年,隨着居民財富的不斷增長和投資理念的逐漸成熟,預計將有更多資金流入銀行理財產品中尋求穩健收益。而在這個過程中,誰能夠率先佈局代銷渠道、搶佔市場先機,誰就能夠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責編:劉安琪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