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站上40美元后又跌,減產協議失效?月底加油或漲價

4天前剛衝上40美元/桶的美原油,又創六週來最大跌幅。

當地時間6月11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7月交貨的原油期貨價格下跌3.26美元,收於36.34美元/桶,跌幅8.23%。截至北京時間6月12日15:00,國際原油價格保持下跌趨勢。

有分析稱,下一輪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或將上調,但是對於原油的後市,分析認為“並非坦途”。


原油站上40美元后又跌,減產協議失效?月底加油或漲價


對美經濟擔憂和美油庫存創新高聯合影響,美油創六週最大跌幅

截至美國當地時間6月11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7月交貨的原油期貨價格下跌3.26美元,收於36.34美元/桶,跌幅8.23%,為六週來最大跌幅;8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3.18美元,收於38.55美元/桶,跌幅為7.62%。

截至北京時間6月12日15:00,國際原油價格依舊保持下跌趨勢。紐約商品交易所7月交貨的原油期貨價格為35.05美元/桶,日內跌幅為3.58%;8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為37.27美元/桶,日內跌幅為3.32%。

受此影響,“三桶油”今日全線低開。其中,中海油跌3.56%,報8.93港元;中石化跌3.13%,報3.4港元;中石油跌2.92%,報2.66港元。

原油大幅下跌,一方面是市場擔憂美國可能出現第二波疫情,令脆弱的經濟復甦脱軌。北京時間週四凌晨美聯儲決議發佈了悲觀的前景預測,預計2020年美國經濟將萎縮6.5%,失業率為9.3%。

美國三大股指遭遇嚴重拋售證實了這一觀點,三大股指創近三個月以來最大跌幅。截至6月11日收盤,道指大跌1861點或6.90%,報25128點;標普500指數和納指分別下滑5.89%和5.27%,報3002點和9492點。美股恐慌指數VIX漲47.95%至40.79。

原油下跌另一個原因是美國原油庫存創紀錄新高,對油價構成壓力。美國能源情報署(EIA)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由於煉油廠的需求旺盛和出口下降,上週美國商業原油庫存攀升至歷史新高。

EIA數據顯示,在截至6月5日的一週中,商業原油庫存激增572萬桶至5.3807億桶。此次推升使庫存量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13.5%,並使商業庫存達到了1982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但是包括戰略石油儲備在內的美國總庫存仍略低於2017年6月的水平。

國際油價4天前衝上40美元 受歐佩克 再度聯合減產影響

4天前(6月8日),WTI原油期貨重回40美元/桶整數關口上方,為3月6日以來首次,日內漲1.14%。

這主要是受利好消息影響。6月6日,第179屆歐佩克大會通過的歐佩克 聲明草案顯示,創紀錄的石油減產將延續至7月末,在5月至6月無法實現100%減產的國家將需要在7月至9月進行補償。此次OPEC 會議是4月12日各國達成史無前例的970萬桶/日的減產協議後,對石油減產所做的一次重大的調整。

與此同時,沙特以20年來最大幅度上調油價,加倍押注其提振石油市場的策略。急劇提價表明,在價格於4月份暴跌至零下之後,沙特阿拉伯正在利用所有可用的工具來扭轉石油市場局面。作為中東石油的定價者,其官方價格上漲可能會帶動其他產油國跟進。

雖然歐佩克 成員國中大部分國家正在為穩定油價做出積極努力,但同時也有包括哈薩克斯坦5月超額生產、利比亞恢復最大油田生產等在內的油價利空因素傳出。

為何歐佩克 主動減產後,並沒有支撐油價衝上40美元?“OPEC減產能解近渴,但無法根本改變全球能源消費格局。從供需看,供給過剩仍是事實”。金聯創執行副總裁劉心田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加油要多花錢了嗎?本月28日成品油價格或上調

據國家發改委消息,6月11日24時,汽柴油價格因觸發保護機制而不作調整。原因是掛靠的國際原油價格依然低於40美元/桶。下一次調價窗口將於6月28日24時開啓。下次調價時,成品油會漲價嗎?


原油站上40美元后又跌,減產協議失效?月底加油或漲價


隆眾資訊對記者表示,近期OPEC 決定將當前減產規模延長一個月的時間,同時歐美放寬疫情管制,需求持續改善,供需兩端均帶來利好支撐,國際油價以漲勢為主。但本輪週期來看,現行調價機制掛靠的國際原油價格依然低於40美元/桶(隆眾測算為39.2美元/桶),或將繼續觸發保護機制。近期國際油價高位震盪,部分油價已經超越40美元/桶,因此預計下一輪調價存在上調的可能性。

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鄒雪蓮對記者分析稱,儘管EIA原油庫存數據的上升為油價帶來利空壓力,但同期數據顯示美國原油產量再度下降,且美國能源部長表示,原油需求正在持續上漲,這為油價提供了有力支撐。另外,減產幅度延長一個月,以進一步支撐油價復甦。同時,伊拉克和尼日利亞等減產執行不足的國家已承諾全面實施減產措施,以彌補5月和6月未能實現減產目標的損失。利多因素佔據主導,國際油價仍有上漲空間。

就後市而言,鄒雪蓮認為由於前期國際油價漲幅明顯,且後期原油總供應量縮水及需求適度反彈,原油或仍維持震盪上行趨勢。進入新一輪計價週期,變化率或在3%-6%,對應幅度約在每噸120-200元,由於原油均價將突破40美元/桶的“地板價”,成品油調價窗口有望重啓,消息面對市場仍有支撐。

原油暫時沒有止跌信號 或維持在40美元

國投安信期貨分析,油價長期在歐佩克 主動減產持續背景下仍有支撐,價格波動將受制於需求回暖節奏的預期變化,短期來看,在潛在利多已大部分消化後回調壓力已經開始顯現,預計將尋找新的區間震盪拉鋸。

對於原油抄底時機是否到來,宏源期貨研究認為,當前原油暫時沒有有效止跌信號,安全起見建議抄底仍需等待,關注布倫特34美元-35美元附近支撐,並等待企穩後的入場信號。

劉心田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原油後市並非坦途。首先,從週期看,原油仍處大週期的“低潮”。近5年來,原油的市場表現不再呈現清晰的單邊化(2002-2007年單邊上行;2014-2015年單邊下行),而是圍繞50美元震盪。

“2020年即便沒有疫情因素,大概率也是下行,原油自1月疫情暴發前就下跌就是證據。客觀審視,疫情只不過起到了凸鏡效應,放大了關於原油的各種矛盾,但本質上,原油在2020是要回歸的,而目標中位或仍是50美元。眾所周知,20美元以下不會是原油的常態,同理,50美元以上也不會是原油的新常態。”劉心田表示。

他判斷,目前原油40美元的價格相對温和,其在40-45美元會有較強阻力,且不排除原油反擊戰成為滑鐵盧即原油再度跌破30美元的可能性。

劉心田補充道,原油價格上漲勢必會刺激頁岩油的開採慾望,而40-50美元恰恰是美國頁岩油的盈虧平衡區間,一旦頁岩油產量激增,原油價格勢必受到再次打壓,更不用説原油下游石化品種會跟隨原油上漲,但終端需求在經濟形勢嚴峻的背景下並不樂觀,上漲的成本或得不到市場認同,就如同曇花一現的熔噴布,很快就被打回“原形”。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姝欣 編輯 趙澤 李薇佳 孫勇 校對 李項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48 字。

轉載請註明: 原油站上40美元后又跌,減產協議失效?月底加油或漲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