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疫情給生產口罩、一次性手套的廠商帶來了更多的商機。
在此背景之下,這些行業內的企業開始選擇向上市發起衝刺,華源醫療就是其中的一家。
近日,記者從港交所官網獲悉,主要從事一次性手套銷售的華源醫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源醫療”)遞交了上市招股書,擬申請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華泰國際和中銀國際擔任其上市的聯合保薦人。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隨着市場需求的增加,華源醫療的一次性手套銷售額有了明顯增長,盈利也隨之猛漲。但同時,如何在這一行業激烈的競爭之下凸顯自己的優勢,也是公司未來的課題。
創始人持股54%
公開信息顯示,2005年,張家港華源成立,主要從事一次性聚氯乙烯手套的製造及銷售業務,這是公司最初的雛形;2016年,公司登陸新三板,並於三年後摘牌。
在新三板掛牌期間(2017年12月),華源醫療曾開展過一次近5000萬元的定向增發,共計發行股票總數為540萬股。
目前,華源醫療主要生產一次性非乳膠手套,用於包括醫學檢查、工業用途、食品處理、化工處理及家居護理等多個用途之中。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公司在江蘇省、雲南省及江西省共營運三個生產基地,總年產能分別為約87億隻聚氯乙烯手套及約6.06億隻丁腈手套。
在股權結構上,公司的股東多為自然人。
截至2021年4月,董事長季偉源持有公司54.16%的股份,系華源醫療的創始人及實際控制人;季偉源之女季千雅及其配偶張學鬆通過Loha Capital Limited,分別間接持有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的11.31%、3.77%股權;其餘持股5%及以上的大股東為李麗(持股7.38%)、李金才(持股5.03%)。
圖片來源:公司上市招股書
此次赴港上市,華源醫療計劃將募集資金用於擴大在雲南生產基地、河南生產基地及江蘇東台生產基地的產能;用於為銷售及推廣公司的產品及擴張銷售網絡提供資金;用於PPE行業鄰近細分市場的潛在併購和其他投資機會及一般營運資金。
淨利暴漲
據介紹,華源醫療系國內的一次性非乳膠手套製造商及供應商,目前主要產品包括聚氯乙烯手套及丁腈手套這兩大類。
所謂丁腈,即一種有機化合物,由丙烯腈和丁二烯合成。丁腈手套能夠有效的防有機溶劑,其主要優點為高強度、高彈性,主要提供給手部常期接觸液體化學品的工位,如化學品倉、酒精清洗等;聚氯乙烯手套也叫“PVC手套(polyvinyl chloride,簡稱PVC)”,主要以聚氯乙烯為原料,有較強的化學抗性。
圖片來源:西南證券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下稱“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68億元、3.52億元、10.66億元、6.35億元,對應淨利潤分別為4384.5萬元、667.6萬元、4.66億元、2.84億元。
其中,聚氯乙烯手套在報告期內分別為公司貢獻了78.5%、74.6%、69.7%、78.6%的收入,系第一大收入來源;其次為丁腈手套,報告期內貢獻了公司超20%的營業收入;此外,華源醫療的小部分收入亦來自其他PPE產品銷售,包括銷售PE手套,以及一次性三層口罩。
不難看出,2020年公司的業績出現了猛增:當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4.57%,淨利潤也較此前同期大幅增長了68.55倍。
“疫情的爆發致使一次性手套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長,我們因而從中得益,收入及盈利能力均大幅提升。一次性手套的銷量由2019年的41億隻增長12.2%至2020年的46億隻”,華源醫療在招股書中如是説。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爆發後,全球一次性手套行業急劇增長,且由於公眾的個人衞生及健康消費意識提升,國內外對一次性手套的需求預計均將繼續加速增長”。
雖在多重因素加持下業績向好,但總的來説,公司的產品結構仍較為單一。
此外,記者注意到,公司目前產品除了在國內銷售外,還銷往全球超50個國家及地區,帶有着明顯的海外氣息。
報告期內,公司的收入分別有95.6%、94.5%、84%、77.5%來自出口銷售,來自中國國內銷售的收入分別為4.4%、5.5%、16%及22.5%;華源醫療的客户主要是手套批發商及進口商。
圖片來源:公司上市招股書
如何講故事?
從數據上看,國內近年來的一次性手套市場在不斷髮展。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的一次性手套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0年的47.79億元增長至2025年的63.44億元,按銷售收入計算的年複合增長率為5.8%;同時,2020年至2025年,中國的丁腈手套、聚氯乙烯手套和乳膠手套的銷售量將以20.0%、16.1%、11.6%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於2025年分別達到192億隻、169億隻、45億隻。
在市場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國內更多手套企業開始加入上市的“大軍”。如今,繼頂級手套、泰能醫療等手套生產企業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後,華源醫療也隨之加入了IPO的“大軍”之中。
根據相關數據,按全球聚氯乙烯手套行業的銷售收入計,華源醫療在2020年排名第八,市場份額約為1.9%;在中國丁腈手套行業中排名第七,市場份額約為1.7%;在中國一次性手套製造商中按銷售收入計排名第九,市場份額約為2.3%。
不過,與國內一些競爭對手相比,公司在“體量”上仍存在明顯的差距。
例如,被稱為“手套茅”的英科醫療,其2020年的營業收入為138.4億元,歸母淨利潤為70億元,其中醫療防護產品貢獻了超90%的收入,這部分產品主要包括一次性PVC手套與丁腈手套、防護服等;另一家上市公司“手套大王”藍帆醫療,其同年的營業收入也有78.69億元,淨利潤17.63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一次性手套的准入門檻較低,賽道內競爭對手較多,頭部企業優勢明顯,總體市場呈現出較為分散的特點。
一位長期關注資本市場的人士對記者表示,“短期來看一次性手套市場需求量較大,但隨着各個企業都開始擴大產能,未來是否會出現產生過剩、進而打起價格戰也未可知。總的來説,行業內中小廠商未來發展可能不太樂觀,而頭部企業則有望憑藉其規模和成本優勢帶來的充裕現金流和擴產搶佔先機,藉此機會大幅提高行業集中度”。
在這種情況下,赴港上市的華源醫療,又該如何凸顯自身的優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