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公司赴美IPO:去年營收30億元,保險業務佔9成

北京時間4月17日,水滴公司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計劃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WDH”,其承銷商包括高盛、大摩、美銀美林以及農銀、招商證券、中信等。

此前有消息稱,水滴公司估值達百億美金,該公司對此未予置評。

同時在去年8月份,水滴公司在內部啓動了“好藥付”項目,旨在聯合保險公司、醫藥企業等創新支付模式,為大病患者、罕見病患減輕自費藥負擔。該項目也有望打通醫療健康和保險保障板塊,提升用户粘性和自身品牌價值。

水滴公司去年保險業務佔營收近90%

招股書顯示,水滴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為30.28億元,相比2019年15.11億元同比增長100.4%。而從2018年至2020年,水滴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淨虧損分別為2.09億元、3.22億元及6.64億元。

對於虧損原因,水滴公司表示,虧損來自於銷售營銷費用以及因涉足保險業務帶來的成本增長,如2020年,水滴營銷費用達到21.4億元,佔總收入的70.4%。

主要營收中,保險佣金一直佔據高位。截至2020年12月31日,保險業務累計服務的用户約為7940萬人,累計付費保單數達到3070萬張。2018年至2020年,首年保費收入分別為9.73億元、66.68億元和144.26億元,給水滴公司帶來的營收分別為1.22億、13.08億和26.95億元,佔比分別達51.3%、86.6%、89.1%。

據瞭解,目前水滴保與中國太平、眾安、弘康人壽等62家保險公司合作,在線提供200種健康險和壽險產品,大部分為聯合定製保險產品。2021年第一季度保險業務持續增長,通過“水滴保”平台產生的首年度保費達到人民幣44.69億元,比2020年第四季度增長14.4%,比2020年同期增長42.7%。

而此前備受爭議的水滴籌業務,上線近5年並未給公司產生任何收入。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底,有超過3.4億用户通過水滴籌為170多萬籌款的大病患者累計捐款超過370億元。2020年,水滴籌的籌款金額在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台中排名第一。

在股權方面,IPO前,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水滴保總經理楊光、水滴籌總經理胡堯核心管理層持有26.4%股份,騰訊、博裕資本、高榕資本、瑞士再保險分別持股22.1%、11.9%、6.5%、5.7%。

對於本次募集資金用途,水滴公司在招股書中稱,將用於加強和擴大健康服務和健康保險業務、研發。“投資於數據分析和技術基礎設施,以及深化與醫療機構的合作關係,目標是構建一個"保險+健康服務"的生態圈。

剛下架水滴互助

在水滴公司遞交招股書之前,今年3月31日,水滴公司發佈聲明稱終止了水滴互助業務,並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原互助計劃終止,並不代表水滴互助平台關停,未來平台會持續運營,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保障服務。”

當時有評論認為水滴公司關停水滴互助是為尋求商業合規,為公司上市做準備。不過水滴公司稱,關停水滴互助是由於網絡互助未來的行業發展還存在不確定性,而可替代互助計劃的保險產品供給越來越豐富。公司決定對互助計劃進行升級,通過更全面、更穩定的商業保險和健康服務來替代原有互助保障。

此外,去年8月份,水滴公司內部啓動了“險+藥”模式新項目,定名為“好藥付”。當時水滴公司希望聯合保險公司、藥企、藥店來共同探索醫藥創新支付模式,以此減輕大病患者、罕見病患者購買自費藥的負擔。

水滴公司赴美IPO:去年營收30億元,保險業務佔9成

水滴公司“好藥付”在微信端銷售的部分藥品

根據水滴醫療數據中心的用户調研數據,不在醫保報銷範圍內的新特藥,超過9成的患者表示難以負擔,其中有46.2%的患者認為負擔過高,但暫未減量或停止用藥,有44.6%的患者因為無法承擔費用而減量或停止用藥。目前水滴公司已與基石藥業等製藥公司達成合作,在科普科普患教、用藥服務、就醫指南、患者社羣等展開探索。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表示,水滴的醫療健康板塊包括水滴健康和水滴好藥付等業務線,其中水滴健康為健康體和帶病體提供互聯網醫療和健康管理服務,水滴好藥付則主要為帶病體提供保險創新支付和健康管理等服務,醫療健康板塊的開拓標誌着水滴正式進入健康管理行業,將產品和業務邊界從“保險保障”拓寬至“醫療健康”,從提供醫療資金來源拓展至健康管理。

中金認為,未來水滴若能將醫療健康和保險保障板塊內各平台的接口打通,有望打造“保險+醫+藥+創新支付”的一站式健康管理平台,為用户提供高頻的健康管理服務,同時有助於更好地服務自身生態內外的帶病體,通過長期、持續地與用户交互,提升用户粘性、用户價值和自身品牌效應。

紅星新聞記者 盧燕飛

編輯 鄧凌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54 字。

轉載請註明: 水滴公司赴美IPO:去年營收30億元,保險業務佔9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