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官方定調向企業合理讓利 金融系統如何讓出1.5萬億?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夏賓)疫情暴發以來,很多中小微企業面臨困難,資金鍊緊張問題突出,中國政府一邊為其減負一邊為其輸血,向企業讓利成了高頻熱點議題。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特別提出,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讓利行動早已開始。上述會議提到,今年1至5月,通過降準、再貸款再貼現、引導市場利率下行等措施,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降低。
今年年初以來,中國央行採取了一系列的寬貨幣、降成本的操作。中信證券分析師明明直言:“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保護市場主體的措施初見成效。新增企業貸款顯著高於往年同期,一季度新增小微企業貸款2萬億元,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企業現金流壓力。”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3日,實施延期還款的中小微企業貸款本息達7000多億元,廣大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户都享受到該政策。
讓利是否存在空間?“銀行業不僅盈利水平高而且撥備也十分充足,因此在疫情衝擊下向實體經濟一定程度上讓利不僅應該,而且也是可以承受的。”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如是説。
連平指出,2019年,中國銀行業實現淨利潤19932億元,同比增長8.91%;2019年末,銀行業整體撥備覆蓋率為186.08%,高出銀保監會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120%至150%的上線36個百分點,約合8707.6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此前發文指出,在實體經濟面臨較大困難、銀行利潤絕對量較大的情況下,銀行讓利實體經濟存在一定空間。
1.5萬億怎麼合理讓出?會議指出,抓住合理讓利這個關鍵,保市場主體,穩住經濟基本盤。進一步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發放小微企業無擔保信用貸款、減少銀行收費等一系列政策。
對此,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這意味着未來商業銀行要更大幅度地下調對企業的貸款利率,壓縮淨息差,在特殊時期向實體經濟大幅讓利。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特別指出,要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貨幣政策要讓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落到實處,要清理、降低、取消銀行利用強勢地位設立的抵押物評估、擔保、諮詢等各種各樣的費用。
合理讓利是關鍵。“正確地選擇讓利,最後是‘共贏’。”國信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表示,關鍵在於銀行對企業前景的判斷,若把本身就“沒救”的企業判斷為暫時困難,或把暫時困難的企業判斷為“沒救”了,都會增加銀行損失,這是實際操作中的難點。
不僅如此,銀行合理讓利還應建立在對自身能力的合理評估之上。“為了讓利實體經濟並不能過分損害銀行的盈利能力。”王劍認為,目前,在銀行淨息差收窄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政策既要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又要維持銀行一定的盈利能力,唯一的方法就是在貸款收益率不斷下降的情形下,引導銀行負債成本進一步下行。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指出,值得關注的是,由於中國金融週期與經濟週期不完全同步,不良貸款風險暴露存在一定滯後性,加之疫情以來銀行業對企業實施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在資產質量承壓情況下,後期銀行恐面臨更大的不良貸款處置和資本消耗壓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