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車正在"拋棄"德國
近日,被認為是“夕陽產業”的電熱毯又重新在國內火起來了,這一“古早”物品一躍成為歐洲人的“過冬”神器。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1月至7月,我國電熱毯出口額規模為 3340 萬美元,以97%的同比增速引領其他家電品類,其中7 月份,歐盟27國進口我國電熱毯高達 129 萬條,環比增長近150%。
能源危機下,如何過冬,成了擺在歐洲人面前最迫切的問題,但更大的危機在於製造業,天然氣價格飛漲,能源短缺危機難解,歐洲大規模的能源密集型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甚至不得不被迫減產或停產。其中,一直被譽為德國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的汽車產業,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
前幾日,大眾汽車集團的一名高管表示,如果天然氣短缺持續到2022年冬天以後,他們將考慮重新分配部分生產,作為潛在選擇之一。
長達近三十年的時間,德國汽車產業一直沒有被捲入全球化產業轉移的潮流,如今一場能源危機,或將改變歐洲的工業格局?
德國經濟的“能源依賴症”
“如果北溪 1 號天然氣管道不能恢復供應,大眾預計將從2023年6月起出現天然氣短缺”,這是基於高盛對德國天然氣供應的研究所做出的預測。
今年6月,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宣佈因西門子公司未及時交還俄氣送修的渦輪機,“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的輸氣量降至40%;7月,“北溪1號”進入年度例行維護期,暫停供氣10天,但在恢復供氣後,“北溪1號”只能以20%的輸送量維持運營;而到了9月,該管道本應在3天維護期後恢復供應,只是,到現在俄羅斯並沒有給出恢復輸氣的時間表。
歐洲各國的能源供應向來依賴進口,尤其是天然氣,歐盟和英國對天然氣進口的依賴從2010年的65%躍升至2020年的80%,而其中以德國最為嚴重。因為德國作為工業大國,其發電廠和工廠非常依賴天然氣供應。
舉個例子—玻璃製造,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Heinz-Glas公司,主要是為歐萊雅集團等巨頭生產香水小玻璃瓶。該公司在玻璃生產過程中對温度的要求大概在華氏3,000度左右,如果沒有穩定的天然氣供應,熔煉爐—每台造價超過1,000萬歐元—將會冷卻並嚴重損毀。
7月,德國伊弗經濟研究所發佈的調研顯示,約73.3%的被調查企業面臨投入品短缺,電子、機械製造和汽車行業90%的企業難以買到所有所需材料。
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不是一朝一夕。早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當時德國的總理默克爾宣佈放棄核能,此後,德國幾乎關閉了所有的核電站。與此同時,國家大力倡導使用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因為相比他國,俄羅斯的天然氣價格堪稱廉價,而某種程度上講,德國工業的繁榮本身就建立在廉價的能源之上。
從圖中可看,長期以來受益於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歐洲進口天然氣的價格都比亞洲更便宜,這使得德國的製造業在廉價的能源供給和較低的勞動力成本這兩個因素的作用下,更有利於成本控制,從而具備了行業優勢。
但是這個優勢正在喪失。7月,德國統計局公佈了能源進口價格增長指數,其中,天然氣進口價格是去年同期的3倍,煤炭進口價格大約是去年同期的3.6倍,電力進口價格更是達到了去年同期的4倍。尤其是9月,“北溪1號”未能恢復供氣,又一次將德國天然氣價格推高。
在這種背景下,德國汽車巨頭不得不積極求變。
汽車產業外遷?
與主導全球產業轉移的美國等發達經濟體不同,德國並沒有順應這一潮流,這可能因為德國製造業本身就聚集於化工、汽車、電氣、機械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及產業鏈。而且最關鍵的是,自90年代末開始,德國的單位勞動力成本持續下滑,也就沒有追求他國廉價勞動力的必要。
然而,這種強大的製造業實力可能會因為能源危機導致產能轉移而被漸漸削弱,尤以汽車產業為代表。
自德國能源危機出現後,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德系車都在絞盡腦汁思索解決方案。像奔馳和寶馬,正在減少天然氣的用量,或暫時尋找其他能源代替,而像大眾汽車,大眾計劃採取的短期措施包括在倉庫和船舶、火車等運輸渠道中增加庫存,中期解決方案可能包括將生產轉移到其它地區。
大眾汽車受歐洲能源危機的影響最大,因為大眾在德國、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設有大型工廠,這三個國家恰恰都是最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國家。
當然,不只是汽車品牌,德國知名的汽車供應商也同樣在考慮“逃離”本土,向外遷移。總部位於德國西部的Kostal(科世達)是一家有百年曆史的汽車配件供應商,該公司在6月份表示,將在2024年底前結束德國境內的生產業務,同時關閉三家德國工廠。據工會説,屆時將有約900個崗位被轉移或是被裁,其中大約100個服務中心崗位將被移至布達佩斯。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能源的問題,原本計劃在德國建廠生產的汽車品牌也不得不放棄了德國。比如福特,福特已選擇在西班牙而不是德國西部生產下一代電動車。
德國的汽車產業,不僅強在擁有全球知名的德系車品牌,而且其在全球範圍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上也占主導地位。而如今車企和供應商卻一致表示可能外遷,如若歐洲的能源危機一直難以解決,這或許會成為一種趨勢。
而且不單單是汽車企業。據巴伐利亞州工商聯合會(BIHK)公佈的報告稱,能源價格的過度上漲正在破壞巴伐利亞作為工業基地的基礎。在接受調查的500多家工業公司中,近2/3擔心能源成本會導致競爭力下降,超過1/5的公司希望將生產轉移到國外或已經採取行動。
不過,製造業外遷,德國必然要承擔巨大的風險,一旦像汽車這樣的核心產業外移,德國工業強國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會被弱化,國家也將面臨產業空心化的問題。而如果不外遷,即使當前的能源危機能渡過,德國也不敢再過度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但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所需要的時間更長。
被拖累的德國汽車產業電動化進程
説起來,德國製造業的繁榮,也要歸功於前些年我國消費市場需求的大規模爆發,大大帶動了德國出口的增長。可如今受疫情影響,經濟受挫,消費能力下滑,這一動力已然不足,而且更關鍵的是,在新能源汽車的帶動下我國成為了德國汽車產業的一大威脅。
回顧2021年,德系汽車品牌均遭受了巨大壓力。先看德國本土,德國聯邦交通管理局今年1月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德國汽車銷量262萬輛,同比下降10%,年銷量為30年來最低。大眾依然是銷量冠軍,同比下降了6.8%,第二名的奔馳則下降了25.7%,第三名寶馬下降了7.7%。
在電動汽車方面,儘管柏林超級工廠尚未投產,特斯拉在這個國家的電動車銷量已經擊敗了所有德系本土品牌。
英國《金融時報》曾撰文稱,電動汽車讓中國加速崛起,成為汽車出口大國,而一個更大的趨勢也由此開始,如果電池取代內燃機,而且中國在汽車生產中佔據主導地位,其顛覆性將是巨大的。無疑,這種顛覆性就包括取代德國在全球汽車產業的地位。
不得不承認,德國的汽車產業在電動化轉型上已經落後了一步,這是因為德國各大汽車廠商在能源轉型初期將研發重點放在了燃油的節能減排上,在電動車電池領域的研發投資不足。如今我國在動力電池研發和生產上率先確立了產業優勢,德國卻還沒有實力強勁的電池廠商誕生。
能源危機或將進一步拖累德國汽車產業的電動化進程。一是,受能源危機影響,德國車企想要正常維持生產都成問題,更沒有充足的能源支持他們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就連電池供應商想要在德國建廠或擴大產能,都需要考慮能源是否充足,這大大限制了德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
據媒體報道,寧德時代歐洲區總裁MatthiasZentgraf表示,目前德國的天然氣短缺影響了德國工廠生產,正計劃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天然氣。
二是,能源危機刺激電的價格上漲,新能源汽車充電的成本也水漲船高,這一定程度上阻礙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9月20日,特斯拉給歐洲的車主們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警告他們超級充電網絡將再次大幅漲價。過去,用特斯拉超級充電樁充滿一次電的費用很難超過5美元或10美元,但現在,歐洲許多地方超級充電樁充電的費用已經達到每千瓦時0.5美元,這意味着充滿一次電的成本可能高達30美元。
另一個潛在的問題是,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充電網絡建設的進程可能也受到了限制,因為要供應如此大規模的充電樁,同樣需要大量的電力。
數十年來,德國經濟依靠工業革命打下的根基和戰後的騰飛享受着繁榮的成果,但沒曾想,被天然氣卡住脖子的德國暴露出自身經濟的脆弱性。當前,德國或許正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變局。
道總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同名微信公眾號:道總有理(daotmt)。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