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一號地產
作者: 海哥
一號説:
既是金科,如何不守玉律?
去年12月14日,金科地產(000656.SZ)搞了一場發佈會,在會上金科地產總裁方明富放了一顆大衞星,發佈五年戰略規劃,2025年銷售額要達到4500億,甚至還要衝擊更高目標。
戰略規劃中,金科給出的依據是年複合增長率15%的目標能很容易完成。
彼時,金科地產剛剛對外宣佈銷售達到2200億,提前完成了2020年的目標。
換言之,金科地產要用5年時間,再“造”一個金科。
怎麼大風越狠,我心越蕩。
在市值管理上恐怕也只有賈躍亭的PPT能配得上金科的戰略企圖心了。
海哥看了這份蹩腳的戰略規劃,實在想笑,都什麼時候了,還在主觀的拼規模?隨後就寫了《金科地產欲5年猛踩到4500億,黃紅雲哪來的底氣?》一文,用詳盡的數據質疑了金科地產主觀性極強的所謂戰略規劃。
除了金科地產目前孱弱的家底,戰略規劃中根本沒有考慮房地產宏觀調控,特別是融資三道紅線的影響。
在靠天吃飯的房地產行業,出台一份這樣外行的戰略規劃,這不是忽悠投資者嗎?不能剛實現個2200億的目標就飄得沒邊了。
面對海哥的質疑,或許金科地產自己也知道,論客觀數據、亮家底確實沒這份勇氣,隨後鋪天蓋地發稿,説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金科逆勢招聘1000人,這就是金科的底氣。
以海哥的認知,一般千億級房企,員工在1萬人以上比較常見,2000億級的一般在2-3萬人,每年招聘1000人再正常不過了。
01
暴跌的股價:四個月接近腰斬 員工持股浮虧2.5億
事後來看,金科出台5年銷售額達到4500億的戰略規劃,實際上就是做給二級市場看的,管理層的如意算盤或許是,只要衞星放出去了,肯定會有一波韭菜蜂擁買入,那麼股價肯定能有一波躥升,到時候再來一發減持或者質押,那比年終獎那點錢可爽多了。
因為金科近年來的股價表現不僅沒跑贏大盤,也沒跑贏房地產行業的平均水平,甚至還大跌了一波。
金科地產的股價自從2020年8月24日走出年內高點11.27元/股之後,就開啓了一路下跌的進程,截止到12月15發佈所謂5年發展戰略時,股價已跌至7.35元/股,較年內高點已跌去34.7%。
只是沒想到,經歷了泰禾集團黃其森“放衞星”鬧劇之後,韭菜們的自我修養提高了不少,這次不僅沒相信金科管理層畫的4500億的大餅,反而用腳投票,紛紛賣出金科股份。
就在5年戰略規劃發佈後的第二天,金科股份的股價就掉頭下降,在2021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創下了6.52元/股的低點,較戰略發佈日股價跌去了11.3%。
這麼一算,金科股份在四個多月的時間裏不到股價已跌去46%。顯然資本市場的眼睛是雪亮的。
韭菜的自我修養也跟上來了。
不過最可憐的應該是金科地產的持股員工了,2020年4月21日金科股份發佈公告稱:
一期持股計劃已通過“國信證券金科股份卓越共贏員工持股1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買入金科股份股票共計約593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1123%,成交均價6.7535元/股,經計算所得總市值約4億元。
金科股份員工持股計劃第一期買入了4億元,平均成本是6.75元/股;
在隨後的5月份,金科發佈公告稱,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累計增持金科股份股票共計約2.09億股,成交均價約7.65元/股,這次增持了差不多16億元。
緊接着,6月18日金科發佈公告稱,二期員工持股計劃累計買入公司股票共計127.81萬股,成交均價7.818元/股,這一筆增持金額約1000萬元。
這麼一算吧,金科地產的員工持股計劃目前持股2.6967億股,按照目前的股價表現,差不多浮虧2.5億!持股的員工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
02
頻收監管函:金科還能信任嗎
相較於兩年前泰禾黃其森脱口而出“2019年銷售額要達到2000億”之後,收到交易所問詢函不同,這次金科地產估計是接受了這種信口開河的教訓,轉而以戰略規劃的方式對外發布了5年銷售額達到4500億的目標,形式上做的公開透明,但實質上仍然構成業績預期和業績承諾。
特別是仔細研讀這份戰略規劃,主觀性極強,對政策調控、投融資環境等決定房地產大勢走向的客觀因素考慮極少,因此海哥一直認為這是一份“忽悠式”的規劃。
或許,交易所的問詢函正在路上。
而翻閲金科近兩年的歷史,發現也是頻“吃”監管函。
就在2020年4月20日,深交所向金科股份發問詢函,一連問了9個問題,內容涉及金科股份員工持股計劃、存貨情況、聯營、合營企業往來款和合作方經營往來款以及分紅情況等。
深交所在問詢函中表示,2017年至2019年,金科股份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43.67%、93.85%和46.06%。
同期,金科股份少數股東權益分別為25.97億元、145.86億元、247.84億元,均呈現持續增長態勢,而歸屬於少數股東損益分別為2.81億元、1.91億元、7.60億元。
少數股東損益與少數股東權益、公司歸母淨利潤增長趨勢出現不一致,對此深交所要求金科股份解釋。
事實上,這是交易所對房企存在的“明股實債”問題的問詢,顯然,金科地產是被當作典型拉了出來。
同樣,在2019年5月20日,深交所針對金科地產發佈的2018年年報發出了問詢函。涉及淨利潤增幅原因、財務費用合理性、短期償債風險、項目跟投以及企業未來一年經營發展計劃等11個問題,主要關注的是兩個方面:
一是利潤增長趨勢有疑問,比如為何增利遠大於增收;二是金科股份的控制情況等。
頻頻收到交易所的問詢函,實際上代表了監管層對企業經營異常的一種關注,是一種軟性的監管提醒,也向資本市場發出某種謹慎的提示信號。
顯然,金科地產在財務報表中的騰挪,監管層還是看得很仔細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金科財報和真實經營情況的隱憂。
03
後勁乏力之下:拿什麼去增長15%
海哥對於金科戰略規劃的質疑,除了主觀性極強之外,也沒有顧及到自己孱弱的家底。
對於金科來説,儘管在去年12月中旬就在吹風提前實現了2200億的銷售目標,而據2021年1月10日發佈的經營簡報顯示,2020年全年銷售金額為2233億元。
令人費解的是,難道最後10來天僅完成了33億的銷售嗎?
更何況在12月份,還被財經媒體《商學院》雜誌爆出,金科湖北區域的員工爆料稱,“不買房降職降薪,不買房開除,不買房不讓出門”、“賺20萬年薪,買公司上百萬房,金科所謂的‘安家投資計劃’在收割員工”。
而據克而瑞的數據顯示,2020年金科地產銷售額2233億元,權益金額1586億元,銷售面積2240萬平米,這樣算下來銷售均價為9968元每平;
而2019年金科地產的銷售情況是實現銷售金額1860億元,銷售面積1905萬平方米,這樣算下來,銷售均價為9763元每平。
一年時間,銷售均價僅增長200元。
而同期的拿地均價,則從2019年的拿地均價2681元每平,增至2020年的4180元每平,拿地銷售比達到了42%,請問金科未來的利潤空間在哪裏?
顯然,金科未來兩年的利潤會很難看。
再看看金科地產未來的規模衝動是否可持續。今年金科實現了2200億的銷售額,是基於2019年大舉拿地的情況下。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拿地數據顯示,2019年拿地金額660億元,拿地面積2461萬平米,拿地金額行業排名第16位。
而2020年,拿地金額456億元,行業排名第20位,拿地面積1091萬平米。
不過根據經營簡報的數據,金科2020年的拿地金額是892億元,新增突出2364萬平米,緣何會相差那麼大呢?
海哥在金科的2020年三季報中找到了答案,三季報時,金科2020年前三季度拿地金額為740億元,新增突出1995萬平米,但權益拿地金額是433億元,權益佔比僅為58%。
至2020年12月底時,儘管經營簡報未披露拿地權益佔比情況,參考中指院披露的數據,拿地權益佔比肯定是低於三季度的,估計在51%左右。
而2020年全年的銷售的權益佔比在71%,這麼説來,金科為了5年4500億的目標,拼命在往全口徑銷售裏面注水。
只不過攤子鋪的越大,管理成本越高,將更進一步消蝕利潤,但真正能為公司帶來現金流和利潤的,恰恰是權益銷售金額。
如果按照業內拿地金額與銷售金額1:3的一般比例來看的話,2021年金科的權益銷售金額甚至將會低於2020年,或許全口徑的數據很好看,但這種注水的虛胖、虛假的繁榮,有什麼意義呢?
因此,刨去水分後,金科地產無論從拿地金額還是拿地面積均出現了大幅下滑,請問,2021年拿什麼去實現戰略規劃裏15%的增長?
如果再考慮到金科地產關於“三道紅線”的相關數據,如截止2020年9月30日,金科股份剔除預收賬款和合同負債後的資產負債率為72.71%、淨負債率121.52%,現金短債比1.02,三道紅線中踩中了兩道,那麼可以預見2021年金科舉債擴規模的可能性不再。
哦,對了,在三季報時,金科管理層曾表示公司爭取在2020年末實現三道紅線滿足監管要求。
看看這個目標能否實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