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基金收益 到底和哪些因素有關?
為什麼指數漲了,基金沒漲?為什麼基金漲了,我沒賺錢?最近不少投資者會問這兩個問題,那麼到底,基金收益從何而來。
實際上,有些基金跟大盤的漲幅比較同步,但有些時候,我們也會遇到基金跟大盤走勢不完全同步的情況。例如大盤上漲了,持有的基金卻沒怎麼漲,或者漲得更多;大盤下跌了,持有的基金沒跌那麼多,或者跌得更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基金的收益,來自哪裏?
其實,股票等金融資產的收益來源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貝塔收益,跟隨市場一起波動;二是阿爾法收益,不跟着市場一起波動。
1、貝塔收益(市場收益)
我們可以把貝塔收益看作一種被動的投資收益,它是通過承擔市場風險所帶來的收益,代表着市場的平均回報。
貝塔收益是比較容易獲得的,例如通過配置指數型基金就能獲得貝塔收益,由此跟上市場的節奏。
對普通投資者來説,如果只想獲得市場的平均回報,可以配置寬基指數基金來跟上市場的節奏。
指數基金運作不依賴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費率相對較低,倉位一般在90%以上,在市場下跌的時候也不會主動減倉。
2、阿爾法收益(超額收益)
而阿爾法收益是基金的實際收益和貝塔收益之間的差額,是投資收益中超出市場收益的部分。
阿爾法收益主要取決於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能力,對基金經理的選股和擇時能力要求比較高。
如果一個基金在某一時段的業績大幅超越市場平均水平,説明在基金經理在該時段的投資管理能力是比較突出的。
如果想要獲得超越市場的超額收益,就需要選擇一些優秀的主動管理型基金了。
對於這些基金來説,超越基準指數的能力越強,説明它的阿爾法收益貢獻越大。
因此在挑選主動管理基金時,超越基準的數據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
一般來説,在市場單邊上漲或普漲行情中,指數基金的進攻性更強;而在震盪市或者結構性行情中,阿爾收益明顯的主動管理型基金,突圍的可能性更大。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偏好去選擇。
你的收益,來自哪裏?
那麼知道了基金賺錢的來源,為什麼基金賺錢了我們沒賺錢,那就是和我們自己投入的金額和操作有關了。有的基金看歷史走勢,收益很不錯,但衝着歷史收益進去投資,可能買在了高點,之後表現如果變差,反而還會虧錢。
1、投入本金
本金是你的投資基石,一定要明白保護本金的重要性。一旦遭遇虧損,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回本。
我們要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投資期限、風險承受能力合理設置投入的本金,既不能太多,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後續投入;又不能太少,否則無法達成資產保值增值的目標。在具體設置投入本金的過程中,我們要參考三點:
每月的收支情況,投入在多大範圍內不影響生活。
投資的目標和投資期限設置,投資這筆錢的目標是什麼,大約怎樣的投入水平才能達到;自己計劃投資多長時間,在多長的期限內不會有急用需要動用這筆資金。
風險承受能力,本金越多市場回調時虧損越大,能承受的最大虧損額是多少。
2、基金選擇
把基金投資比喻成騎馬射箭,基金經理就好比馬上的射手,在快速奔跑的賽道上,射手的打靶能力(投資能力)要非常強。
我們可以參考歷史業績來判斷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但必須指出的是,絕不主張僅憑短期的走勢,就去判斷一隻基金以及投資團隊的好壞。只有將短期、中期、長期相結合,才能看出一位基金經理的真正實力。
除了歷史業績外,我們還需要關注投資團隊的以下方面:
投資理念。投資理念是否成熟而有效,你是否認可這一理念,你是否認可基金公司的投資管理模式。
團隊實力。基金公司投資研究團隊的從業經歷有多長,是否有經歷和應對震盪市、牛熊市的足夠經驗,回撤控制的能力如何。
投資流程。投資流程是否嚴密科學,基金管理人的業績是否具備長期可持續性。
3、持有時間
經常發現這樣的投資案例:基金本身的投資回報不錯,但買入這隻基金的基民卻沒有賺到錢。這是為什麼呢?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基民偏好“短期擇時”。短期市場走勢具有偶然性,想要“低買高賣”也是非常困難的,有時躲過了下跌,但由於沒有及時買回,同時也會錯過上漲;有時候賺了一點就獲利了結,結果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歷史數據表明,足夠長的時間,能平緩市場波動。從長期來看,投資就是投國運,偏股基金的背後是股市、是優質企業,而股市的長期表現和經濟增長基本吻合。基於此,基金並不是短期博弈的工具,而是長期分享權益市場增長紅利的工具。相對於短炒基金,長期持有基金的收益可能性更高。
瞭解了關於影響最終收益的核心因素,對我們的投資有什麼啓示?選擇一隻投資實力強的基金,選擇合適的本金投入金額和節奏,堅持長期持有,才是科學的投資方式。做投資要堅持長期主義,慢慢變富,才能真正變富。
4、組合配置收益
資產配置雖然看起來比較複雜,但核心就在於兩部分:一是資產種類的選擇,二是資金的比例分配。這就像要做好一頓飯,首先要選擇好食材和佐料,然後就要看食材和佐料的配比。那指旺君就從這兩個部分來説説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如果你單一押注一隻主題基金,如果行業押得對,那麼,配置一定比例的行業基確實可以起到明顯的增強收益效果。但是,如果押錯了,例如,今年銀行、保險,就比較悲催了。
如果是採用,哪隻基金短期表現好,就去追熱點的做法,那麼,大概率會淪為“接盤俠”。因此,採用這種方式,做得好確實可以增強基金組合收益,但是,要看個人是否善於在行業起飛前提前佈局。
如果希望通過行業輪動增強收益,也可以將這項任務交給一些善於做行業輪動的基金經理,或者可以在配置均衡類基金的基礎上,組合配置趨勢強勁的風格,做風格上的追隨。但是這樣的配置,最好能提前潛伏,如果介入得太晚,也可能買在高點。
另外,由於頻繁交易損失掉的手續費也會影響你的收益。
總之,基金自身收益是一回事,我們投資基金的收益是另一回事,建議配置那些你認可的基金,通過長期持有來獲取收益。並且均衡的資產配置,來緩和波動。
(文章整理自廣發基金、泰康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