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三隻松鼠業績下滑,曾經的典範淪為反面教材:人性化管理錯在哪?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財經

近日三隻松鼠業績預告顯示,第三季度利潤同期下降超50%,業績拉響警報。

三隻松鼠從2012年誕生以來一直不設置銷售考核指標,推崇人性化管理。創始人章燎原的工牌上更是首席洗腦師。

這種管理風格和企業文化,使得三隻松鼠短短几年年銷售額突破40億併成功上市。

然而相較於營銷與文化的成功,三隻松鼠產品質量問題時有發生,產品競爭力逐步降低。

三隻松鼠曾作為企業文化成功案例的典範,如今卻反受其累。

對此,很多人開始説,短時間的業績增量,不過是前期的曇花一現。

不設置考核指標,推崇人性化管理,是很大的弊端。它的企業文化,存在很大的問題。

真的是這樣的嗎?

三隻松鼠,在零食堅果界比較有名。很多商圈街頭,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在它如日中天的時候,不設置銷售考核指標,推崇人性化管理,被視為一種高級別、成功的企業文化。

可當它業績下滑的時候,大家卻又把它當做反面教材來學習。

先不説這種文化究竟好不好,單就大家的這種“兩面倒”的作風,就挺可笑的。

典型的見別人好了,就捧;見別人跌了,就摔的心態。

甚至可以説,成功了,不管出於什麼理由,大家都會找個説法。失敗了,大家依舊要給自己找個説法。不然,面子怎麼擱?

換句話説,大家也不一定深刻的理解了,企業文化究竟是什麼。只是覺得它好像無所不能,所以“成也企業文化,敗也企業文化”。

可是,三隻松鼠業績的下滑,還真不能賴到企業文化的頭上。至少,並不是像大家所説的那樣,因為企業文化不好,遭致了這樣一種結果。

三隻松鼠,推崇人性化管理沒有錯,甚至基於某些原因,不設置銷售考核指標也沒有錯。錯就錯在,他們對企業文化的理解,也狹隘了。

企業文化就是不設置考核指標,只通過給員工“洗腦”來提升企業效益嗎?顯然不是。

企業文化包含的方面比這種狹隘的觀念大得多。

企業文化,放在以前,關注的只是員工、領導與股東。

可現在內涵會更加的豐富,不僅僅包含企業內部,還包含企業對外界,至少對產業上下游的關注。

對三隻松鼠而言,下游是什麼?是顧客。

而三隻松鼠業績之所以下滑,也是因為產品質量問題時有發生,產品競爭力逐步降低,導致顧客沒有好的產品體驗,降低了購買率,最終失去了客户羣體。

換言之,三隻松鼠的挫折,不在於是否設置了銷售指標,而在於它沒有把客户融入到自己的企業文化氛圍裏。

在它的文化裏,員工沒有背上銷售額的硬指標,企業氛圍融洽,但是,卻沒有讓員工深刻認識到,不設置銷售指標,不代表產品質量也不高。

這才是它企業文化裏缺失的部分,也是應該予以重點考察與反省的部分。

只要它能夠把這一點準確的傳達給員工,那麼,銷售額依舊會起來。

因為大家即認同了企業文化的輕鬆氛圍,也意識到了想要讓這種輕鬆氛圍繼續下去的前提是企業越做越大,而越做越大的前提,就是產品要好,討顧客喜歡。

不能説目前的人性化管理不好,實際上這一點非常好。

人性化管理,是每一個企業都應該具備的。它在團結員工、增強員工凝聚力、提高員工滿意度和穩定性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只是,企業畢竟是一個經濟體,是為了追求利潤而存在,就不應該只盯着自己的員工看,讓員工滿意,還要懂得滿意顧客。

企業要明白,自己的目標客户的訴求究竟是什麼。討好了客户,才能談規模、成本與盈利。

三隻松鼠客户的訴求,或者説客户價值,無疑是零食好吃。它應該在基於此點的前提下,再來考慮內部滿意。

很多企業,都有類似的通病,寄希望於通過內部的嚴格管控來提升外部的效益。這一點不能説有問題,但中心點弄錯了。

企業存在是為了滿足客户需求,繼而帶來價值增量。內部管控只是讓價值增量更加穩定、可靠的一種手段,並不是出發點。

説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説,三隻松鼠效益的下滑,不是人性化管理的問題,而是企業文化裏,沒有考慮顧客價值。這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