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談今年宏觀政策目標:推動增長、修補不平衡、優化發展結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程維妙)4月10日,在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原副總裁朱民表示,2021年宏觀政策要推動經濟增長和平衡並重,不能讓疫情帶來的不平衡形成持久性傷痕。今年宏觀政策的目標包括三重任務,一要修補疫情帶來的不平衡,二要推動經濟強勁增長,三要面向未來的結構優化。

2020年暴發的疫情造成經濟巨大衰退,各國政府主要關注如何走出疫情、推動經濟反彈,推出了史無前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總量是主要的政策目標。

2020年年末的數據顯示,全球經濟衰退3.3%。朱民指出,衰退背後,經濟結構、經濟活動也出現了一個新的不平衡,疫情對不同產業、不同居民、不同地區產生不同影響,最典型即表現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距,鴻溝在拉大,這很令人不安。

朱民列舉了幾個不平衡,如發達國家去年總體用了12%以上的財政刺激,新經濟國家用了約8%,發展中國家只有5%-6%的財政資金,沒有財政空間是因為沒有國際通用的儲備貨幣的貨幣地位,這是一個新現象,可能也會影響今後發展。

又如婦女及低收入、低技術的年輕人在疫情中受到的影響遠遠大於平均勞動力,就業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幾乎又有近1億人重新回到赤貧境地。“這是國與國之間結構變化,也是國內產業之間及不同就業人羣等一系列變化,特別需要引起關注。”朱民説。

從我國來看,2020年是世界上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大國,但我們也看到整個經濟活動的不平衡,如從總供給側來看,工業反彈很強,服務業反彈很弱,旅遊業跌了近60%,餐飲業跌了約三分之一,這些都是和人密切接觸的服務業。

而在過去十年間,我國其實是在走向服務經濟,服務的比重一直在逐年上升。朱民進一步稱,雙循環有一個很重要的立腳點就是國內市場,疫情卻對根本的結構和經濟活動趨勢產生了逆向衝擊,這就需要考慮我們的方向應該怎麼走。

朱民表示,在這個階段,總量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構和質量。我們要修補不平衡,回到自己的結構和發展的基礎框架上,而不能由此形成一個持久性的傷痕。他強調,過去近百年的各種危機,政策上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過度地看總量、忽視結構,以至於危機變成結構變化的轉折點,製造了一個持久性的傷痕,需要花相當長的時間來修正並改進。

“2021年政策要偏重結構,修正疫情造成的結構不平衡,這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朱民表示,同時還要面向未來,看到我們的老齡化,看到碳中和起步巨大的發展範式的改變,看到數字化轉型,推動整個經濟朝這三個方向走,從而能把中國經濟放到一個永久性的、綠色的、可持續的、新的發展軌道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維妙 編輯 趙澤 校對 趙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80 字。

轉載請註明: 朱民談今年宏觀政策目標:推動增長、修補不平衡、優化發展結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