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週一(10月25日)保持強勢,三大股指全線收漲。納斯達克指數領漲,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指數收於歷史新高。
新能源汽車板塊大幅領漲。其中市場表現最亮眼的是特斯拉,特斯拉週一大漲12.7%,股價首次站上1000美元,也成為首家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的汽車企業。此外,美股造車新勢力“三劍客”也大漲,小鵬汽車漲11.47%,蔚來漲6.15%,理想汽車漲6.07%。
消息面上,特斯拉迎來了史上最大電動車訂單。剛剛走出破產保護才四個月的國際租車企業赫茲環球(Hertz Global),宣佈購入10萬輛特斯拉汽車,這筆交易將為特斯拉帶來 42 億美元的收入。
從2010年6月上市以來,特斯拉只用了短短11年就突破1萬億美元市值,上升速度之快僅次於臉書(Facebook),後者因為過去兩個月遭到拋售,市值已經跌到了1萬億美元以下。在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中,其他的美國上市公司只有蘋果、微軟、Alphabet Inc.和亞馬遜。
隨着特斯拉股價的上漲,馬斯克的個人財富也急劇飆升。馬斯克大約三分之二的淨資產直接與這家電動汽車公司的股票和期權掛鈎,其個人財富一天飆升360億美元至近2890億美元。根據彭博指數,亞馬遜公司的傑夫·貝索斯以1930億美元排名第二。
電動汽車有史以來最大一筆交易
汽車租賃巨頭Hertz將購買10萬輛特斯拉
當地時間週一盤前,據外媒報道,方才脱離破產保護4個月的全球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之一赫茲環球(Hertz Global), 日前向特斯拉訂購10萬輛電動汽車,作為其車隊電動化的第一步。
據彭博社,這筆總價達到約42億美元的大單,也一舉成為電動汽車有史以來最大一筆交易,並鎖定了特斯拉約10%的年產能。
Herz 在車輛選購上還打破了傳統。與傳統汽車租賃公司不同的是,Herz 沒有選擇大量購入高折扣的低配車型,反而全價購入了大量配置較好的特斯拉。
此外,特斯拉上週公佈了創紀錄的收入和利潤,其中三季度在華收入31.13億美元,同比大增78.5%。特斯拉的Model 3成為9月份歐洲新車銷量第一的全電動汽車。另外,特斯拉提高了部分Model X和Model S車型的售價。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將其股價目標從900美元上調至1200美元。
受以上消息影響,特斯拉股價繼上週五創出歷史新高後,週一繼續大漲12.7%,突破1000美元關口達1024.86美元,市值上一夜之間暴漲11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369億元),突破萬億美元達1.03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8萬億元)。
特斯拉股價圖
赫茲在公告中表示,這筆訂單將在2022年底前完成,同時自11月起赫茲租車在美國主要市場和部分歐洲市場也將開始提供Model 3出租。消費者除了可以使用特斯拉的超充網絡外,赫茲租車也在建設自己的充電網絡。
這筆訂單也是赫茲電動化戰略的一部分,意味着後續該公司近五十萬汽車和卡車都將被電動化產品取代。這項計劃也是今年六月赫茲從破產邊緣起死回生後的首個大動作,顯示出新東家試圖撼動由個別大體量玩家把持,且不善於主動改變的租車市場。
對於特斯拉而言,這一消息也將進一步增厚公司的營收增速預期。根據此前披露,公司在三季度總共生產23.78萬輛電動車,交付24.13萬輛。在三季報中公司總共實現營收137.57億美元,其中129億美元為電動車業務收入,美國和中國市場分別貢獻了64.14億和31.13億美元收入。
二手車市場火爆,model3備受青睞
這項最終將覆蓋赫茲全球50萬輛汽車和卡車的電氣化計劃,是該公司自6月擺脱破產以來的第一項重大計劃。這項計劃也表明,這家租賃巨頭對新能源汽車是相當的看好。
赫茲認為,特斯拉有望吸引希望嚐鮮電動車的用户以及環保人士。同時,相較燃油車,電動車的維護成本更低且今年在二手市場上保值率更高。
據市場研究公司iSeecars的最新研究表明,二手特斯拉Model 3現在是美國最暢銷的二手車,其售價有時甚至比新車還要高。
由於供應鏈危機以美國的税收補貼政策,Model3在二手市場上大受青睞。由上表可知,二手Model 3平均只需要16天就可以成交,這大約是行業平均水平的一半,比排名第二的三菱歐藍德快了近4天。
美國二手車漲價更多是基於供求關係的結果。作為美國汽車消費市場佔據主導地位二手車方面,美國租車公司的新車一般會在一年後(或更短時間內)作為二手車被賣出。而 2020年新冠疫情迫使租車公司大幅削減新車購買,導致目前進入市場的二手車數量鋭減;新車方面,芯片短缺限制了新車製造的進展,這又迫使部分急用車的消費者不得不選擇二手車,一些準新車進入二手車市場交易的價格,甚至比購買新車時還高。
儘管經濟重啓、社交開放基礎下的超高漲幅不可持續,但美國汽車市場的供給缺口並不是短期可以彌補的。相應地,二手車價格上漲對通脹的影響也不太可能是暫時的。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在週一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特斯拉還擁有一系列支持技術和其他業務,從長遠看,這將使該公司在汽車和能源領域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