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保險機構對A股上市公司的調研熱情大幅回暖。
《證券日報》記者據Chioce數據統計,截至6月8日收盤,今年以來,銀行與保險機構調研A股上市公司的總頻次達6253家次,較去年同期的3036家次大增106%。其中,保險機構調研頻次高達5228家次,是調研主力。
從市場最為關注的板塊與個股來看,銀保機構最愛調研的板塊是科技(軟件、芯片、電子等)、醫藥(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等)和新能源(儲能、光伏、風電等)這三大板塊。從個股看,調研頻次TOP3從高到低依次為中科創達、邁瑞醫療、匯川技術。
險資調研最積極
今年以來,隨着A股市場波動加劇,部分個股“跌出了價值”,銀保機構明顯加大了調研頻次。Chio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保險機構調研頻次高達5228家次,同比增長116%;銀行機構調研頻次達1025家次,同比增長66%。
從保險機構看,今年以來,頭部險資機構均積極調研A股上市公司,參與調研的機構包括泰康資產、新華資產、平安資管、人保資產、太平資產等。調研頻次較高的個股包括中科創達、邁瑞醫療、匯川技術、容百科技、高測股份、中微公司等。
險企密集調研的背後是,目前險資佈局A股權益市場的意願較強,且配置“額度”較為充足。近期,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泰康資產等機構紛紛表示,目前A股估值較低,具備配置價值。平安資管、國壽資產、人保資產、太平資產等機構均公開表態,將把握時機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從比例看,截至一季度末,險資運用餘額達23.5萬億元,而“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配置佔比僅為12.13%,業內人士估計,若加上長期股權投資,目前險資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從銀行機構來看,今年以來,工商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廣發銀行等銀行,以及招銀理財、興銀理財、杭銀理財、寧銀理財等銀行理財子公司也積極調研A股公司,調研頻次較高的個股包括偉星股份、堅朗五金、炬光科技、威勝信息、華僑城A等,調研板塊集中在紡織服裝、建築產品、半導體、電子設備、房地產開發與園區等行業,這與保險機構密集調研的板塊差異較大。
總體看,銀行理財對權益資產的配置比例較小是銀行機構調研頻次遠不及險企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1年)》,截至2021年年底,銀行理財市場規模達29萬億元,其中,權益類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為809億元,增長1.09%,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0.28%。在資產配置方面,理財產品投向權益類資產餘額為1.02萬億元,佔比3.27%。
天風證券分析師孫彬彬表示,銀行理財資產配置的核心是固收類(債券和非標)資產,債市的表現是理財收益的決定性因素。雖然高風險理財產品常用權益資產來增厚收益,不過理財產品配置權益資產的比例通常較小。
如何看待熱門調研板塊?
整體看,科技、醫藥和新能源是銀行保險機構的熱門調研板塊,這些機構如何看待這些板塊的投資機會?
崑崙健康保險資管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長期看好大科技板塊中的芯片板塊,但該板塊短期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制約,還要看市場情緒面的變化,它是一個波動較大的行業。醫藥行業經過一輪大幅下跌後,部分細分子行業跌出了機會,而且這兩年業績增速較為確定,可以左側佈局。
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表示,今年權益市場將是波動加大、區間震盪的行情,主要投資機會在成長板塊,當然目前成長股部分行業的估值可能還面臨繼續調整壓力,但行業高景氣度和國家政策的持續扶持,能給成長行業帶來盈利增長和估值提升,如新能源行業龍頭公司。
愛心人壽資管部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能源符合未來發展需求以及我國碳中和發展目標,行業仍處於穩步推進過程中,行業長期盈利增速依然較好。
“科技與創新成為不可逆的時代主旋律,我們會持續關注‘雙碳+大健康’長期成長賽道,着眼於獲取中長期超額投資收益。無論是新能源,還是醫藥和電子,均持樂觀態度。”泰康資產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兼權益投資部負責人邢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