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盪格局下 如何決策才能少犯錯、不錯過?
受地緣政治帶來的恐慌影響,A股近期又再次陷入震盪,上證指數上演3400點拉鋸戰,賺錢效應、投資情緒似乎都陷入低谷。
面對市場的起起伏伏,是耐心等待回暖,還是果斷清倉、等行情明朗時再入場?一些思考,希望能夠基民朋友們一些參考。
平常心看待,震盪往往也伴隨着機遇
2021年以來,市場震盪加劇,賺錢效應明顯弱於2019年和2020年。這讓不少在這兩年入場的投資者無所適從,腦子裏全是問號“為什麼我一來,市場就不行了?”
其實,從歷年數據來看,震盪、波動是A股常態。以上證指數為例,2006年-2021年,指數年度漲幅最大為130.43%(2006年),最小為-65.39%(2008年),平均漲跌幅為17.19%,標準差為48.36%,其中標準差是均值的2.8倍。這説明,大部分年份,大盤指數漲跌幅偏離平均值,A股市場波動性較大。
(數據區間:2006年至2021年)
不過,拉長時間來看,儘管市場交替更迭、波動常在,但權益基金的長期賺錢效應不錯,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保持震盪向上的趨勢,2006年初至2021年末累計漲幅達到1128.69%(數據區間:2006/1/1-2021/12/31)
(數據區間:2006年至2021年)
“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毀滅。”逆向投資大師約翰鄧普頓一語道破了“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的投資規律。
今年1月下旬,上證指數跌破3400點,時至今日,大盤仍在3400點附近震盪。相較於2008年以來歷次滬指跌破3400點時,今年的3400點是歷史“最便宜”的一次,這無疑為未來上漲留出了一定空間。
(主要指數市盈率PE-TTM,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2月23日)
美國投資大師霍華德·馬克思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中曾經説過,“等待投資機會到來而不是追逐投資機會,你會做得更好。”在面對當前市場起伏時,與其被牽動着情緒、寢食難安,不如放平心態,耐心等待更有安全邊際的投資機會。
基金投資是一場馬拉松
每當行情走勢不明朗時,就會有基民朋友開始羨慕空倉的人,表示:“可不可以先全部贖回,等到市場有明顯上漲趨勢的時候再買入?”答案肯定是可以的,但這種“上漲前買入、下跌前贖回”的精準擇時在波動較大的A股市場實在是難上加難。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樣,A股的上漲並非線性的,雖然整體來看會有一個較好的投資收益,但是這些收益並不是均勻分佈在每一年,有的年度收益很高,有的年度收益很低,甚至出現虧損。這種不均衡性可以簡單理解為我們常説的“二八效應”,即80%的收益都是在20%的時間裏賺到的,而剩下的80%的時間可能都是沒有行情的“垃圾時間”。
以滬深300指數為例,如果在2006年1月4日持有該指數至2020年12月31日,最後收益率可以達到464.33%;而剔除掉漲幅最高的20天,收益僅為60.75%,縮水了403.48%。
(數據統計區間:2006年1月4日至2020年12月31日)
理想中,只要抓住20天黃金上漲期就可以獲得豐厚的投資回報,但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可以完美躲過80%的垃圾時間並抓住20%的上漲機會呢?
望遠方知風浪小,堅冰深處春水生。風雲變幻的市場中,免不了會遇到“陰雨天”,但沿着正確的方向長期跑下去,天會亮,也許還會有彩虹。
做好資產配置,緩解投資過程中的“糾結”
常言道“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這句話的本質是在強調資產配置的重要性。為什麼要關注資產配置,原因在於各類資產的收益表現是輪動的,單押某一類投資標的而不做動態平衡的話,不僅可能會錯過機遇,也可能面臨更高的風險。
就以我們最熟悉的股票和債券兩種資產的經典搭配為例。從過去十五年以來數據來看,股票與債券呈現明顯的“蹺蹺板”效應,如果債市走弱時,可以藉助組合裏的股票來平滑波動,力爭實現投資目標。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2007年至2021年)
按照股債二八配比測算收益率,發現這種股債搭配的收益率始終居於兩種單一資產的收益率之間,可以有效平衡兩種資產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表現;同時,組合走勢更加平緩穩健。
(數據日期範圍:2012年至2021年,股票資產採用滬深300指數為代表,債券資產採用中證全債指數為代表。例如,股債2:8的比例是指20%的本金用於投資滬深300指數,股債2:8收益率=0.2*滬深300收益率+0.8*中證全債收益率,測算基於一定假設,存在侷限性;指數過往表現也不代表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有效的資產配置確實很有吸引力,但是操作起來並不簡單。每一類資產都有它的漲跌邏輯,普通投資者礙於專業知識和時間精力限制,也很難在各類資產中排兵佈陣並獲得理想的投資回報,市場上運營資產配置邏輯的基金品種也可以關注。
近兩年大眾提及比較多的“固收+”為例,Wind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固收+”產品代表性指數“偏債混合基金指數”連續十年每個完整年度獲得正收益,即使是暴漲暴跌的2015年、單邊下跌的2018年,該指數依然有不錯的業績回報。
(數據區間:2012年至2021年,完整年度指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在保持相對穩健收益的同時,“固收+”產品還展現出較強的抗跌屬性和投資性價比。Wind數據顯示,過去十年(2012年至2021年),偏債混合型基金指數的最大回撤、夏普比率為-8.17%、1.53,而滬深300指數的最大回撤達到-46.70%,夏普比率僅為0.41。
在投資中,如果侷限於短期的投資回報,我們難免受到環境和情緒的影響。面對起起伏伏、漲跌無序的市場,我們不妨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賺錢確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一馬平川,但也沒有想象中那麼艱難。
關於如何決策?傳奇投資人物大衞·F.史文森在《非凡的成功》中給出了他的建議:
有證據表明,最好的情況是投資者放任投資組合市值隨市場起伏漲跌而變化,當某類資產的表現搶眼時予以減倉,同時對錶現弱勢的資產進行加倉;而最糟的情況是投資者任性而為,跑去追逐業績突出的產品,並拋棄當期業績不佳的產品。高買低賣絕對不是成功投資的良策。(文章來源:中歐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