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增信貸社融不及預期 下半年信用擴張或放緩

7月新增信貸社融不及預期 下半年信用擴張或放緩

隨着前期貨幣政策總量寬鬆的逐步退出,信用擴張步伐也較上半年出現放緩跡象。8月11日,央行發佈的7月金融數據和社會融資統計數據顯示,當月新增信貸社融規模均低於市場預期。7月人民幣貸款增加9927億元,同比少增631億元,環比降45%;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6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068億元,環比大降五成。

7月新增貸款環比降45%,有觀點認為這體現出融資需求的趨冷。對此,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受到銀行內部考核等因素的影響,信貸增長具有較為明顯的季節性特徵。6月和7月分別是貸款發放的“大月”和“小月”,因此常會體現為7月增量的回落。例如,在過去的4年中,7月的信貸增量平均較6月下降了43%。今年7月下降的幅度與往年相仿,實際上是正常的季節性現象。

儘管新增信貸社融不及預期,但結構進一步優化。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7月中長期貸款提供更強支撐;受結構性存款壓縮的影響,表內外票據融資均有回落,但並未對社融構成大的衝擊,在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和股票融資的支撐下,社融新增維持高位,增速較前值繼續上行0.1個百分點至12.9%。

張旭也表示,7月無論是貸款數據的結構,還是社融規模各組成部分之間的比例,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具體來看,貸款中的企業中長期佔比提高,社融中的直接融資佔比提高,且非標融資佔比降低。

從新增信貸的結構看,整體上以中長期融資需求為主。7月房地產銷售延續前期好轉態勢,居民中長期貸款增長依舊穩定,當月新增貸款6067億元;而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5968億元,表現同樣穩定。中信證券固收團隊認為,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主要來源於低成本的信貸供給、財政融資高增長帶來的基建融資需求等。同時,7月狹義貨幣(M1)增速上漲,使得“M2-M1”剪刀差減少或表明實體經濟投資需求的增強。

除了新增信貸社融不及預期外,當月新增存款少增較多,使得M2增速也有所放緩。7月新增人民幣存款僅有803億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少增28197億元和5617億元。M2同比增速比上月末低0.4個百分點。

對於為何7月新增人民幣存款少增較多,股市火熱分流存款是一個重要原因。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表示,7月新增人民幣存款不足千億,主要是因為在新一季度的初月,居民和企業存款通常轉為表外理財,再疊加股市回暖、基金髮行規模加大,對居民和企業存款進行了分流。

此外,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隨着疫情影響的消退,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社融增速與名義GDP增速相匹配才是既保證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又不會創造資產價格泡沫、擴大金融風險的兩全選擇,預計下半年宏觀槓桿率的擴張將迅速放緩,同比增幅可能走平或小幅回落,寬信用步伐也將放緩。温彬也表示,下階段,貨幣政策的重心將從總量寬鬆轉向結構優化,降準、降息的概率降低,更大程度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03 字。

轉載請註明: 7月新增信貸社融不及預期 下半年信用擴張或放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