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被濫用的“延遲滿足”,正在一步步毀掉孩子,還不以為然嗎?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健康

文|秘籍君

“延遲滿足”一詞廣為人知,源於知名的“棉花糖實驗”。實驗內容是,讓幾十名兒童待在有糖果的屋子裏,並告訴他們眼前的糖果可以隨時吃,但若能等到研究人員回來再吃,可以多獲得糖果。最後實驗人員再對那些能夠延遲對糖果慾望的孩子進行跟蹤調查,結果發現這些孩子在學業、人際關係方面的表現更優秀。

現在的家長教育孩子,比較講究科學方法。“延遲滿足”對孩子的人生髮展有幫助,有家長就摩拳擦掌,也想在孩子的身上試一試。前幾天,有朋友説,她正在對孩子進行“延遲滿足”訓練。比如,每次孩子放學,她都為孩子準備美味的零食,但是有一個要求,就要等到吃完飯以後再吃,如果孩子偷偷吃就會受到懲罰,希望能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生活中 ,存在“延遲滿足”被濫用的現象

家長故意創造條件誘惑孩子,然後打壓孩子的慾望,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服從。這種教育方法,美名其名曰“延遲滿足訓練”。但是,因為家長不尊重孩子,代替孩子決定要不要延遲滿足自己的需求,還一言不合懲罰孩子,這對孩子來説是不公平的,跟霸權沒什麼兩樣。

家長能意識到“延遲滿足”是一種好的能力,難能可貴。但是,真正的“延遲滿足”能力是,一種可以為了更有價值的結果,主動放棄掉即時滿足能力。它是人主動的、心甘情願的。如果把“延遲滿足”理解成壓制人的慾望就是在濫用。

“延遲滿足”被濫用的結果

如果家長濫用“延遲滿足”。比如,孩子提出想要幹什麼,家長故意為難孩子,讓孩子跟自己的慾望抗爭一段時間,然後再滿足孩子。這種不顧孩子想法和需求的行為,只會產生不好的後果。

①孩子的感受長期被忽視,性格容易變得自卑懦弱

“延遲滿足”的主體是孩子,孩子有權決定願不願意為了更有價值的結果,暫時放棄自己的需求。整個過程應該孩子是主動的、自願的、自由的,不能受人干涉。

如果家長一廂情願地替孩子決策,要求孩子壓抑內心的本性,並不給孩子選擇的自由。孩子就會感覺被忽視,被父母控制的痛苦,漸漸地性格變得自卑懦弱,將來走上社會容易被人欺負。

②孩子需求總得不到滿足,會變得沒有安全感

人生來就有各種各樣的需求,餓了就想要尋找食物,渴了就想要喝水,困了就需要睡覺,空虛無聊了就會有精神需求,尋找人生的意義。人只有在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才會獲得幸福感。所以,家長對孩子進行“延遲滿足”訓練,要尊重孩子的需求。

拿孩子夜裏怕黑需要人陪伴舉例,如果家長忽視孩子的需求,控制自己的恐懼,或者學會等待,等家長有時間再陪他。孩子的需求總是得不到滿足,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家長的“延遲訓練”也變得沒有意義。

③孩子對世界的信任感被破壞,人生態度變得消極

“延遲滿足”的價值在於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為了成功或者好的結果,可以多一些耐心等待。當“延遲滿足”被濫用時,家長故意為孩子設置障礙,考驗孩子,孩子就會覺得世界不是友善的,充滿了試探和考驗,孩子的人生態度就會變得消極。今後,孩子遇到困難容易後退,收到別人的好意也會總是懷疑,慢慢錯過很多幸福。

如何正確地對孩子進行“延遲滿足”?

具備“延遲滿足”能力的孩子,是非常理性的,不會輕易被眼前小的利益吸引,放棄大的追求。所以,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但是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①設立有價值的目標,讓孩子主動推遲自己的需求,獲得更大的利益。家長訓練孩子“延遲滿足”時,要給孩子設立有價值的目標。比如,孩子感冒生病還沒好,就要吃冰淇凌。家長要告訴孩子,吃冰淇凌的話,病情加重就要吃藥打針;但是如果暫時忍住不吃冰淇凌,過幾天病好了,可以吃很多冰淇凌,家長還會獎勵玩具。家長設立有價值的目標,讓孩子主動推遲自己的需求,孩子遇事就會學會權衡和思考,做出正確的選擇。

②給孩子選擇的自由,捨得讓孩子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作為家長,懂得人世間有很多誘惑,需要用理性抵制,才能收穫到長久的幸福。但是,孩子年齡小,沒有真正吃過虧,是不理解的。所以,培養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並讓孩子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孩子才會真正成長起來。

【話題討論:你覺得“延遲滿足”的能力重要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