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香治疫

中醫數千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與疾病的鬥爭史。據《中國疫病史鑑》記載,西漢以來的2000多年裏,中國先後發生過321次疫病流行,可以説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但從未發生過像西班牙大流感、歐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造成數千萬人死亡的悲劇,主要原因就是中醫在與瘟疫不斷鬥爭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預防經驗。

古人用香治疫

中醫應對瘟疫,除了以藥物內服治療,一直重視用藥物消毒的方法預防疾病感染和傳播。據秦代出土的竹簡記載,凡來秦國的賓客入城時,其乘車和馬具要經過火燎煙燻以消毒防疫;宋代還用艾蒿等藥物驅趕蚊蟲以防止瘟疫,這些都是屬於環境消毒範疇。

空氣消毒、水消毒(投入預防藥物後飲用),是古代預防疾病的重要舉措,晉代著名醫家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首先提出空氣消毒法和井水消毒法。

《漢武故事》稱,漢武帝燒兜末香,香聞百里。關中方疫,死者相枕,聞香而疫止。説明早在漢代,人們就發現薰香可以殺菌。漢武時期,漢中流傳瘟疫,就是用燻燒香藥的方式抑制了瘟疫流傳。1972年發掘的馬王堆漢墓中,發現多個燻囊、絹袋、繡花枕和燻爐都裝有藥物。經有關部門研究鑑定,這些藥物為辛夷、花椒、茅香、佩蘭等,都是香藥。可見當時人們隨身攜帶香囊,使用香枕、薰香等香療方法闢穢消毒、淨潔環境、防治疾病,已成為一種習俗。

中醫認為,疫癘之邪多與濕氣有關,中藥中辛温香燥的香藥,多有芳香闢穢、健脾化濕的功效,是最常用的預防“癘氣”的藥物,如蒼朮、木香、蜀椒、乳香、降香等。同時,中醫治療瘟疫,概括説就是扶正和祛邪,“避其毒氣”的環境消毒法是祛邪的重要環節,數千年來總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比如,端午節懸掛艾草、菖蒲,佩戴香包,在門後牆角撒雄黃粉、雄黃酒,實質就是中醫預防瘟疫的方法。

下面給大家介紹

兩種常用的傳統用香方法。

01

焚香法

02

佩香法

中醫認為,天氣濕温,細菌容易滋生,佩戴香囊有殺菌和提高身體抵抗力的作用。防病香囊當以芳香闢穢解毒為原則,可選用藿香、蒼朮、白芷、草果、菖蒲、艾葉、冰片等製成香袋,佩掛胸前,常聞香包,晚上放在枕邊。▲

(聲明:我們尊重版權,也樂於分享!圖片來源網絡,文章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09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人用香治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