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適齡兒童的家庭都免不了送孩子上幼兒園,但因為孩子在家自由慣了,突然接觸幼兒園、接觸校園生活,會有一些不適應的現象。每年都有孩子放聲大哭的例子,讓家長們深感無力招架。
不過,有心的家長就會提前做好規劃與準備,積極面對孩子的突發狀況,做好萬全準備,是很多家長學習的榜樣。其實,哭鬧只是一種情況,孩子們還會面臨更多挑戰,以下則是可能發生的事情。
一、孩子第一次進幼兒園可能出現的情況
1.孩子哭鬧不安
孩子進入幼兒園就意味着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家長的陪伴,極度依賴父母的孩子就會用哭鬧來試圖挽留家長。並且孩子哭也是具有“傳染性”的,有的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哭了也會跟着哭。若趕上當天天氣熱,孩子的哭鬧還會影響身體健康,也會讓人的心情變得更加煩躁。
2.孩子不會和其他小朋友交往
現在獨生子女較多,孩子們是家中的焦點,習慣了被人關注。但在幼兒園中情況就不一樣了,每個班都有很多小朋友,老師們精力有限,也不能保證無時無刻關注到每一個孩子。如果孩子較為內向就很容易自己獨處,不和他人交流。
有些孩子缺乏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經驗,一下子面對很多人會不知所措,也會缺乏安全感,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疏導、給出建議,嚴重者還會導致厭學現象。
3.孩子缺乏自理能力
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家長們也捨不得讓孩子做一些勞動,生怕累到孩子。但他們卻忽視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自理能力是每個人生活必備的技能,對孩子的成長大有幫助。如果不能自己整理書包等,這無疑會影響孩子對校園生活的感受。
二、家長不應做哪些行為?
1.為了讓孩子入園,哄騙孩子
面對孩子大聲哭叫,有些家長就會用説謊來安撫孩子,例如説自己20分鐘就回來、一會兒帶孩子去吃美食等。雖然家長有了藉口脱身,但孩子會記得這份承諾。採用哄騙的方式會讓孩子感到失望,以後不再相信家長。
2.對孩子發火,直接丟下孩子離開
部分性子比較急的家長會採用更加直接的方式,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甩手就走,不顧孩子的情緒。這種做法雖然直截了當,但如果孩子沒做好心理準備,會有被拋棄的感覺,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也會加強對幼兒園的排斥。
三、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提前和孩子説明相關情況
為了避免孩子一時難以接受上幼兒園,家長在生活中可以和孩子講有關幼兒園的事情,告訴孩子到了年齡的小朋友都會去上幼兒園,大家可以一起學習一起玩耍,還能交到很多好朋友等,減少孩子對未知事物的恐懼。
2.平時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終將走向社會,家長也不能包攬一切事物,所以要加強鍛鍊孩子的能力。可以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收拾個人物品、洗自己的毛巾等。這樣也能減少孩子懶惰的現象,學會自己動手。
初入幼兒園是對孩子和家長的雙重考驗,如果家長提前做好工作,平時又注重鍛鍊孩子的交際能力、基本生活能力,相信也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家長能夠專心做自己的事,孩子也會愛上去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