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風夜,雁南飛一行。”候鳥們對於氣候的變化感知最為明顯了,它們也知道白露前後是真正秋天的到來。天氣明顯的由熱轉涼,時間萬物也隨着而來的寒氣還是發生了變化,或是開始蕭落,或是開始成熟。
所以,我們也要順應白露節氣的變化,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畢竟氣候變了,我們的身體也要隨之積極地發出感應。並且,氣候變化的同時,各種應季食物的出現,也對我們的日常飲食帶來了諸多的變化。
常聽老人説,白露前後,我們要應季多吃“3樣白1樣紅”。並且每年到了白露前後這段時間,我都像是條件反射一樣,一定要按照家裏老人説的那樣來調整飲食。
白露前後,常吃的“3樣白”:
其實也有的地方是吃“十樣白”,甚至有着“白露十樣白,老頭變小孩”這樣的説法。而這“十樣白”其實指的就是和白露節氣中的“白”字相呼應的十樣帶白的草藥:白芍,白芨,白朮,白扁豆,白蓮,白茅根,白山藥,百合,白茯苓,白曬參。
但對於餐桌上的飲食來説,“3樣白”顯然更加合適一些。至於是哪“3樣白”,下面老於就介紹給大家。
第一白:鴨子
按照對“北京烤鴨”的認識,鴨肉的確比較油膩。但實際上,鴨肉裏含有的油脂有點類似於橄欖油的感覺,非常低脂。
並且民間一直認為,鴨肉屬於涼性潤燥的食物,不温不熱,可以清熱去火。所以,對白露前後明顯的秋燥來説,吃鴨肉可以降燥,非常的適宜。
南京的鹽水鴨,北京的烤鴨,武漢的滷鴨,廣東的燒鴨,等等。這些都是對鴨的最美吃法,並且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迷人味道。但對於秋天來説,建議大家可以嘗試一下燉鴨湯。
鴨子骨頭裏的骨髓相當多,所以燉出來的湯顏色乳白,香味十足。並且鴨肉肥嫩鮮美,這樣的一鍋湯,真的可以説是營養美味。
不過,燉鴨湯最好要用老鴨子。因為鴨子越老,營養價值越高,也就越適合燉湯。
第二白:白蘿蔔
從古代開始,老人們一到秋天就開始唸叨:“蘿蔔上市,郎中下市。”不管白蘿蔔,還是青蘿蔔,這句話其實就是對蘿蔔營養價值的肯定。
而對於秋天來説,我們在飲食上都比較偏向於湯湯水水一類的。所以,此時白蘿蔔就顯得更為有必要了。
無論是燉鴨湯,排骨湯,還是牛肉湯,等等。加入一點白蘿蔔,不僅可以增添營養價值,還可以起到提鮮的作用。
第三白:百合
白露過後,是新鮮百合上市的時間。新鮮的百合,每一瓣都潔白肥厚,吃起來新鮮軟糯。它也是降秋燥的佳品,白露過後一定要經常吃。
和秋梨一起,燉一碗秋梨百合甜湯。放在碗裏,撒上點蜂蜜,桂花,蒸一碗飄着桂花香味的蜂蜜百合。或者用百合清炒西芹,葷炒裏脊肉,等等吃法都是秋天裏餐桌上的美味。
只不過,百合在味道上也是有一些區別的,有苦味和甜味之分。對此,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也可以作為挑選的一個標準。
一般來説,湖南,浙江,江蘇等地區生長的百合是苦味的。吃的時候,苦味過後略甘,雖苦但卻是微苦,很好吃。而甘肅地區的百合則以甜味為主,吃的時候會口有餘甘。
白露前後,常吃的“1樣紅”——紅薯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白露是夏季到秋季轉變的最為明顯的節氣標誌,除了天涼好似秋以外,飲食也都隨之發生了變化。
所以,民間在飲食上也都一直保留着白露吃紅薯的習慣。至於到底為什麼,老於真的不知道,只是家裏老人們一直都這麼説。
但老於猜測,這可能是要與紅薯的營養價值相匹配了吧。在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過關於紅薯的記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
所以,在白露前後季節變化如此明顯的情況下,吃紅薯可以保護胃。當然,這只是一些地區,流傳下來的老傳統。而我們雖然是新時代的人,但老傳統還是不能忘記的。
“飯要因時而食,人要因時而適”,不管是吃飯,還是做人,這些好的傳統,是我們生活中一定不能缺少的。
所以,白露前後,別忘了要根據時節調節我們的餐桌飲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