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臘月裏去鄉村拍攝年集,似乎已成為攝影圈約定俗成的盛事。有人嘆息隨着年齡增長,年味越來越淡,攝影師們卻早已帶着設備,三五成羣,駕車進山了。臘月二十八,我和朋友們相約一起去沂水縣黃山鋪和石汪峪趕年集。
集市上熙熙攘攘,除了忙着購置年貨的人們,還不時傳來陣陣鑼鼓聲,順着聲音一路尋去,原來是老鄉們在扭秧歌慶餘年。簡單的道具,滑稽的舞步,也許與藝術無關,可配上純樸的笑容,豐收的喜悦毫無遮攔地呈現在眼前。按下快門的瞬間,幸福的同感直抵眉心。
有人在集市上拉二胡,還有人在集市上引吭高歌,尋塊石頭就地坐下,任江湖人聲鼎沸,嬸子大娘只管嘮嗑,分享家長裏短。這種怡然自得的境界或許只有在鄉村年集才能尋得到。生活與攝影一樣,遵循減法法則,越簡單越幸福。
沒有剃頭挑子的年集不叫年集,每個攝影師年集圖冊裏C位差不多都是它。趕集剃頭是老人們的嗜好,年輕人大多不會在集市上理髮。讓人安心的是,剃頭的師傅、被剃的顧客都落落大方,他們的淡定與坦然,被攝影師定格在鏡頭裏,成為鄉村年味的重要組成。
香魚掛在牆上,香爐擺在桌上,都是老百姓用來燒香祈福的器皿,集市上閒散有售。敬畏自然算不得迷信,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們用雙手創造財富,原始的圖騰崇拜早已遠去,把年味用儀式感保留至今,是對文化的另一種傳承。
一般的菜市場,雞籠子裏站滿了等待挨刀的雞仔兒,瞅一眼全是白眼和哀情。像這樣被尊貴地放在籃子裏估價待售,不問前程,還能美美睡一覺,必是被主人用心喂大,才能有此待遇。按下購買的慾望,拍下來作為繪畫素材應該也不錯。
中國人的年夜飯,無肉不歡,古人云,“烹羊宰牛且為樂”,年味藏在集市肉攤的案板上,藏在煎炸蒸煮的葷菜中,藏在煮沸的元寶水餃裏,更藏在老百姓越來越好的生活保障中。
過年炸油條寓意蒸蒸日上,每個鄉村的年集都有炸油條的老人,那麼一大堆金色擺在一起,給五顏六色的集市增添了許多節日的喜慶,這喜慶就是濃濃的年味。
攝影師在鄉村的集市上可以自由拍攝,在主張私密為上的城市空間,有誰敢在大街上明目張膽舉起相機?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在這裏不治而愈。親朋好友在集市上相遇,總有説不完的話,哪怕是近距離對焦拍攝,她們也不會介意,最多衝你莞爾一笑,呵呵。
年集是小朋友們的樂園,他們被爺爺奶奶寵着,被爸爸媽媽抱着,有些父親乾脆把孩子放到脖子上馱着走,邊吃邊玩邊逛,這些似曾相識的記憶在中國人的腦海裏代代相傳,隨着年齡的增長,最終成為割捨不下的鄉愁。
有人感慨年味不濃了,是因為對生活的熱情減淡了,“汝未看花時,花與君同寂,汝來看此花,花色一時明”,擁抱生活,生命就會煥發激情,如盛開的花朵般芬芳妖嬈。
沂水民風淳樸,是拍攝年集和民俗的理想之地,那麼多人趨之若鶩,精彩的圖片固然吸引人,更多是去鄉村集市尋找質樸的觀感和久違的人情味。買春聯,貼對子,紅紅火火過新年。浮生若夢,何不攜手共進,讓生活温馨如年。(臨沂市交通運輸局 葉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