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王安石,外號“拗相公”。一生堅持己見,極力在北宋王朝推行其“變法主張”。結果不但生前遭到朝中“保守派”打壓,死後也被文人蓄意撰文抹黑。
王安石為了變法兩度被罷相,中途家人還遭到了陷害,可是他仍矢志不渝。他寫過一首詠梅詩,我們小時候都背誦、默寫過。不過,這首詩並非他原創,而是“洗稿”《古樂府》中一首五言詩作成。
下面我把這兩首詩都摘錄出來,供大家參考一下。或者我們可以通過王安石的創作思路,悟出創作中“推陳出新”的正確方式。
一、《梅花》賞析
《梅花》——北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首詩的意思非常簡單:牆角有幾枝梅花,迎着嚴寒獨自盛放。遠遠地看過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可是因為它的盛放,空氣中暗香浮動,人就被這梅花的“暗香”吸引過來了。
為什麼要説是“遙知不是雪”呢?盧梅坡《雪梅》詩中説:梅須遜雪三分白。因為它明顯沒有雪那麼白。
這些梅花,其實是王安石的自喻。在它們的身上,我們可以見到王安石本人和梅花一樣,凌寒自放的傲骨。
他一生堅持自己的理想,主持熙寧變法,不管遭遇多少反對、打擊,甚至是自己的親弟弟遭到對手陷害,都沒有變改過主張。
文人一直在編寫段子抹黑他。比如説他常年不洗澡,比如説他造作,當着皇帝的面吃魚餌等等。同時,民間更有各種上不得枱面的八卦消息流傳。
王安石自問做不到像雪一般的潔白,但是他自信他變法的初衷是好的,他的心是散發着芳香的,他也希望有人能發現到他內在的芬芳。
王安石這一首詠梅詩,精準地突出了梅花的孤傲與內秀。它之所以能在眾多詠梅詩中脱穎而出,主要是避開了詠梅必説“潔白”的窠臼。
但是南宋李壁在《王荊文公詩箋註》裏介紹,王安石這首詩其實脱胎於《古樂府》中一首五言:
庭前一樹梅,寒多未覺開。
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來。
李壁認為這王安石的《梅花》和上面這一首詩非常相似,很可能只是巧合。其實,這兩首詩講的內容和順序基本一致,但是情緒上是完全不一樣的。
“寒多未覺開”,花開的時機讓詩人有點意外,可是詩中歌頌寒梅的意圖不明顯;“凌寒獨自開”則是直接謳歌寒梅的氣節。
王安石筆下的梅花和尋花人都是“主動”的,梅花故意在嚴寒中開放,並且是“獨自開”,説明它根本不在乎有沒有人關注到自身。王安石筆下的看花人也很“識貨”,他根本不在乎梅花白不白,他看中的是梅花的“內在美”。
而“遙知不是雪”,既可以是指詩人自己早就明白它不是雪,也可以是指一切欣賞梅花的人,早知它不是雪。在這裏,還可能是指王安石最好的學生宋神宗,早知道他不是雪。
所以,儘管兩首詩看着高度相似,但是王安石這一首明顯更加富有哲理,同時也更能啓發讀者的聯想。於是自從王安石這一首歌問世後,另一首就被人遺忘了。
二、“踏雪尋梅”的知音人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他自小生長在一個官宦人家。他的父親王益是一個才子,曾經當過大理寺丞,又有多年在地方上當官的經驗。
王安石青年時代文章就寫得很好,後來他從政之後,宋神宗一直把他當成自己的老師。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在他請求辭職的時候,宋神宗就説:“卿,朕師臣也。”意思是説,你是我的臣子,也是我的老師。
在他第一次罷相之前,宋神宗可以説是對他言聽計從。北宋到了宋神宗那個時代,距離開國已經過了一百多年。由於政策上的積弊太深,國家經濟處於崩潰的邊沿。但是要推行新政,就會觸動權貴利益,所以困難重重。
王安石不是北宋第一個提出改革的人,當年范仲淹也搞過“慶曆新政”,最後也失敗了。但是沒人罵范仲淹,因為範的新政持續的時間短,也不如王安石來得徹底。
特別是在熙寧四年“慶州兵變”之後,神宗對變法的態度有所動搖。在這種情況下,王安石依然執拗地不肯改變主張,就難怪會得一個“拗相公”的外號了。
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罷相。事後,得知政敵迫害他的親弟弟,不想讓他重返朝堂,宋神宗馬上在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二月,再度拜他為相。
結合王安石生平,再來看這首一《梅花》。王安石在詩中自喻為“凌寒獨自開”的梅花,而宋神宗無疑就是那一位,聞香而來、踏雪尋梅的知音人。
結語
王安石其實不是第一次“借鑑”別人的詩稿來創作了,比如之前我們提到過,他的《登飛來峯》可能借鑑過王之渙《登鸛雀樓》,他這首詩借鑑了一首《古樂府》詩。他另有一首《紅梅》,同樣借鑑了晏殊的《紅梅》。
這首詩兼具理智與情感,給人以智慧的啓迪。所以儘管神宋宗與王安石那一段亦師亦臣的友誼,已經過去了近千年,但是這一首小詩卻能擺脱它原有的語境,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永久流傳,成為背誦並默寫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