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建築 品味古今

閲讀建築 品味古今

  遊客在上海豫園九曲橋遊覽。豫園是老上海的文化發源地。矗立在豫園荷花池中的湖心亭與九曲橋,是上海地標性建築之一。

閲讀建築 品味古今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宣傳標識在上海地鐵樞紐站隨處可見。上海許多地鐵站設計風格獨特,凸顯城市特色,成為展示城市形象的一道亮麗風景。

閲讀建築 品味古今

  遊客在新天地觀賞石庫門建築。新天地由老上海標誌性的石庫門弄堂重建改造,並融入現代化元素,是上海中西合璧的時尚商業區。

閲讀建築 品味古今

  觀眾在上海音樂廳內等候入場。上海音樂廳原名南京大戲院,建成於1930年。

閲讀建築 品味古今

  行人在上海外灘建築羣穿行。上海外灘建築羣形成於20世紀初,代表着當時世界建築設計和施工技術的一流水平。

閲讀建築 品味古今

  上海陸家嘴位於浦東黃浦江畔。這裏彙集了東方明珠塔、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等眾多地標性建築,成為全國重要的金融中心。

閲讀建築 品味古今

  有着“中華商業第一街”美譽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遊人如織。街道兩邊矗立着許多中外風格相融合的建築羣,隔江相望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也是上海標誌性建築。

  素有“萬國建築博覽”美譽的上海,集中了世界各國建築精華。行走在申城大街小巷,百年曆史建築羣和現代化高樓大廈交相輝映。走近建築、閲讀建築已成為當下深受市民歡迎的休閒活動。

  近年來,上海全力推進“建築可閲讀”工作,在做好城市文脈保護和傳承的同時,開展一系列歷史建築保護活化工程,吸引更多市民、遊客不僅“走近”更要“走進”建築。目前,上海已開放1039處歷史建築,同時還推出旅遊專線巴士,用精心規劃的路線,帶遊客深度體驗申城的文化地標。

  “建築是可以閲讀的,街區是可以漫步的,公園是可以休憩的,城市是有温度的。”穿梭在滬上各具特色的建築空間,感受這座城市的精神品格與時代風貌。“建築可閲讀”不僅拉近了羣眾與建築的距離,也讓更多人從申城的建築中感悟歷史厚度,瞭解上海的發展史、進步史與創新史。(經濟日報記者 趙 晶 李 景 攝影報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97 字。

轉載請註明: 閲讀建築 品味古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