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磨難是很多的,所以我們不可對於每一件輕微的傷害都過於敏感。在生活磨難面前,精神上的堅強和無動於衷是我們抵抗罪惡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 洛克
雖然在大多數現代人的眼裏,清明節的意義只不過意味着可以獲得三天的小長假,祭拜先人,回鄉掃墓。事實上,清明節還有着更為深遠歷史的意義,且上墳祭祀也有着諸多的規矩和説法,不容人們忽視。比如民間一直流傳的關於清明掃墓的俗語“前三後四,左五右六”。但這句話是否是迷信呢?具體指的啥?現在還在用嗎?對此專家表示:不聽會吃虧。
▲清明節學生烈士墓園掃墓清明既是一個節氣,同時又是一個節日,它不但是時令更迭的標誌,更多的還承載着一些特定的風俗活動和悠遠的文化意義。説到清明節,就不能不提到“寒食節”,如今我們在過的清明節就是古時候的清明節和寒食節的合體。值得一提的是,寒食節還來源於一個歷史典故。春秋戰國時期,晉公子重耳飽受迫害,被逼無奈之下不得不流亡他國,而名臣介子推一路忠心追隨,極力輔佐晉公子重耳。在飢寒交迫的時候,為了保全重耳的性命,介子推甚至不惜“割肉奉君”。
▲晉文公重耳劇照後來歷經艱辛的重耳終於得以回國,成功地登上王位,成了名震春秋的晉文公。晉文公順利掌握大權後便想要封賞功臣,可介子推卻不是追求名利之人,不僅不要晉文公的賞賜,還默默地帶着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因此心生不滿,為了讓介子推出山,晉文公做了一個驚世駭俗之舉——放火燒山。而寧折不彎的介子推最終也沒有低頭,就這樣葬身在了茫茫火海中。
▲介子推銅像燒死了介子推後,晉文公後悔不已,為了感念介子推的忠臣之志,晉文公就將他厚葬在綿山中,還把綿山改名介山,為其修祠立廟。然而這些還不能夠緩解晉文公失去良臣的悲痛,所以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在介子推罹難的這一天,整個晉國都要禁止煙火,表達哀思。所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夠生火做飯,只能吃隔夜的冷食殘飯,因而人們就把這一天稱之為寒食節,又叫做禁煙節或禁火節。
後來由於寒食節和24節氣中的清明節時間差不多,所以人們慢慢地就把這兩個節日合起來過了。因此到了現代,這兩個節日已經完全地合二為一,並且被賦予了相同的意義。但實際上,寒食節和清明節並不在同一天。到了清朝初期,湯若望在傳統曆法上做了一些改動,在此之前,寒食節比清明節要早兩日,而湯氏改革後,清明節要比寒食節早一日。而我們現代所用的二十四節氣也是根據湯氏定法,所以把寒食節定在了清明節的前一天。
▲清明節燒香祭拜有人認為清明節掃墓要守“前三後四,左五右六”的規矩。其中,“前三後四”的意思就是要求人們應該在清明節到來的前三天和清明節過後的四天才去祭祖。但事實卻不是這樣,這句話中的“前三後四”是用寒食節來作為參照節點的,因為寒食節禁止煙火,所人們不能前去掃墓燒香。古時候人們認為“清明時節”一共有八天,而在這八天之中,除了寒食節不能動火燒紙上香之外,寒食節到來的前三天和過後的四天都是適宜掃墓上墳的日子。
▲清明節擺滿鮮花的墓園再看“左五右六”,其指的則是上墳出門的時刻,不可以在早晨五點之前和早晨六點之後。早晨五六點鐘是古時的卯時,卯時時分古代的官署剛好開始辦公,所以又被稱為點卯。祭祀之事在古人的心中尤為神聖,所以人們都像上班一樣準時嚴肅。不過到了現代,人們已經沒有那麼多的思想桎梏,普遍都認為在下午三點之前上墳祭拜都是可以的。
▲學生清明節祭拜烈士墓園如今,“前三後四,左五右六”這個規矩雖然已經很少有人在遵守,但清明節一個複雜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我們既有對亡故之人的哀思和想念,也有踏青賞春的輕快和歡樂。它所體現的,是中國人不忘前人的優秀品質,同時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勇敢迎接新生活的樂觀豁達的精神。
結語《沈園二首》:“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人生總是要不斷地向他人告別,然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懷着對已去之人的思念和希望,繼續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我們不必對於死亡感到過分的悲傷和恐懼,而是要着眼於現世的人生,帶着那些深厚的懷念情感,堅定不移地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