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只要聽到“補鍋咧”的叫喊聲,就會有人提着破鍋爛鼎,去尋覓補鍋人的身影。如今,這樣的情景已一去不返。而桂林市全州石塘鎮舊宅村,今年81歲的趙德濟老人,16歲開始補鍋,至今仍在堅持,已補鍋60餘年。
年輕時,他走村過街去補鍋。現在,每逢圩日,他才到鎮上的一個老市場定點補鍋。
雖然他年歲已高,但補鍋行頭不減:坩堝、小爐、焦炭、煤塊、錘子、板凳,一應俱全。
只要有人來補鍋,他便擺好風爐,填入幾塊焦煤引燃爐火,再用鼓風機吹風,往坩堝裏放幾塊鐵片。
不一會兒鐵片就熔成鐵水,“鐵水球”的温度比想象中要高,但趙德濟用布和灰將其放好,不會太燙手。
補鍋辛苦嗎?補鍋就跟火、鐵水、黃泥、爛鍋打交道,純手工活,一身髒不算,大熱天還要在身邊放個火爐,“有時滾燙的火花、鐵水會濺到身上”。
當他刮掉鐵鍋上的煙垢後,再將鐵水順着裂縫一點一點地抹上去,冷卻後用細砂紙把補痕磨平,再抹上些黃泥漿,這鍋就算是補好了。
趙德濟説,過去每家每户幾乎都用鐵鍋做飯,用大鍋煮酒,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扔鍋,通常補了再補。那時補鍋是他養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但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富裕了,只要鍋一爛,立馬換新的,甚至有的人覺得鍋不好用,就直接丟了。
現在來補鍋的,都是上點年紀的人,他們吃過苦,節約意識根深蒂固,“一般不輕易丟棄一口鍋,但前來補鍋的人的確一年比一年少了”。
這一天,石塘鎮上雖車水馬龍,但來補鍋的人只有5個,趙德濟一天只賺了20元錢。他説:“這人氣最旺時,二三十塊錢一天,算是不錯的了,雖然還不夠幾餐菜錢,但總比沒活強。”沒活幹的時候,趙德濟只能坐着乾等。
有時也有人到他家裏請他補鍋,原因很簡單:周圍已經找不到其他的補鍋人了。
趙德濟曾收過徒弟,但都沒幹多久。覺得苦,賺錢少,另謀了出路。如今趙德濟年紀大了,兒女也各有所成,都想讓他安享晚年。但他覺得幾十年的手藝丟了太可惜,所以隔三差五就上街補鍋。
“當老一輩的去逝後,很多東西,就只存在記憶裏了,就像補鍋技術。也許這是社會進步的結果,可仍然很值得懷念。”當地一些村民都這樣説。
的確,令趙德濟最擔心的並不是年歲漸高,或是體力不支,而是這門手藝隨着時間的流逝,正面臨消亡,“如果有一天我做不動了,不知道還有沒有人做,又能做多久?”
臨走前,老人會將一天補鍋產生的灰塵,裝進塑料袋內帶走,説是不要污染了環境。
回去的路上,趙德濟用當天補鍋掙來的20元,買了一個豬腳,自己還“倒補”了50多元。他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掙一點算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