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一場峯會上,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副總裁朱民出席並發表演講,他提出了疫情後數字經濟的重要性,認為數字化成為今後企業一切的起點和分界線。
疫情改變着人的行為接觸,無接觸經濟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且這個擋不住,它會延續;
中美經貿科技摩擦轉變為科技的摩擦,在全世界看到越來越多的科技競爭,誰有科技誰有未來,逼着所有企業、所有國家朝着數字化未來走;
經濟增長越來越重的多放在數字經濟上面,數字經濟成為經濟主要的抓點。美國經濟現在完全成為兩元經濟,股市走的好的都是科技企業,公司走的好的都是科技企業,傳統企業、傳統公司在實體經濟都不行。企業的分裂特別的明顯,你是數字化還是非數字化?今天這個鴻溝已經開始產生了;
科技正好在今天進入轉折點,數字化成為必然的過程。
演講中,朱民還提到了房地產行業的趨勢。他説:“兩年前我曾經給鬱亮講,將來你的物業公司估值會超過房產估值,他不相信。他説現在我們在找商業模式,但是我相信這個方向是對的。但是還是花了兩年時間才找到這個商業模式,還是因為疫情。”
所以,他認為貝殼的估值遠遠高於房地產,完全沒有問題的。有人講到房子會變成白菜,所以這個世界真得變了。
以下為朱民演講全文:
感謝會議的邀請,很高興又一次回到亞布力論壇和大家做溝通和交流。記得18個月以前,在冰峯雪地的亞布力,我給大家彙報的是:“我對實地經濟結構性變化的觀察”。經濟增長正在發生根本性的結構變化,老齡化、氣候變化、經濟輕化、科技化。當結構性變化過來的時候,以往以過去為基礎的線性思維方式看未來,那是完全沒有用的。所以,放棄過去看到未來的結構,那是一個面,我們正在面臨一個“面取代線”的過程。
12個月之後,疫情發生了。疫情從一個更根本的情況改變着世界,這個世界真得變了。疫情不但造成了金融衰退、金融波動,更重要是疫情改變了人的行為,這是根本的根本變化。疫情加劇了地緣政治、加劇了全球競爭,而行為變化和全球的競爭歸根結底加起來是變成一個數字化的競爭和轉型。我很高興在前面幾位,廣昌講的C2M是數字化,溯寧講的5G是數字化。之前還有敏洪董事長也講到數字化,大家都在不同方面講數字化。
企業今天面臨很多的挑戰,毫無疑義客户、企業、定位、盈利、週期、波動,但是面向未來來看最根本的根本大考是數字化,這就跟溯寧講的是一樣。因為數字化正在從根本上改變着今天的世界、改變着個人和企業。所以今天我想從宏觀的角度談一下,疫後的數字化大潮。數字化大潮正在到來,因為時間的關係,我也會講的簡單一些。
一、疫情改變着人的行為接觸,無接觸經濟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且這個擋不住,它會延續;
二、中美經貿科技摩擦轉變為科技的摩擦,在全世界看到越來越多的科技競爭,誰有科技誰有未來,逼着所有企業、所有國家朝着數字化未來走。
三、經濟增長越來越重的多放在數字經濟上面,數字經濟成為經濟主要的抓點。美國經濟現在完全成為兩元經濟,股市走的好的都是科技企業,公司走的好的都是科技企業,傳統企業、傳統公司在實體經濟都不行。企業的分裂特別的明顯,你是數字化還是非數字化?今天這個鴻溝已經開始產生了。
四、科技正好在今天進入轉折點,我覺得數字化成為必然的過程。
“我們在科技製造業的空間,追趕的距離還是很大”
我想我有信心講這句話,在今天大概不會有一家純粹的線下企業,或者我可以換一種方式説,在今天沒有一家純粹的線下企業可以活下去,活到明天。而且問題不在於你想不想,18個月前我在亞布力講的是結構化未來已經到來,讓我們擁抱這個結構,今天我們講的數字化大考逼着所有人朝這個方向走,你別無選擇。用永好兄的話講:“你要麼考成熟,要麼烤糊。”數字化成為今後企業一切的起點和分界線。
第一次疫情,我們在疫情中看到大量的數字化應用,包括在線服務物資供應、在線醫療,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疫情新業績、新基建,疫情餐飲的公共管理、媒體傳播、房地產,甚至在網上買車、網上買房,所有一切都搬到線上,這是完全新的業態和新形式。因為人的行為改變,一旦產生回不去了,我覺得它會繼續往前走。
與此同時,國際競爭的格局現在變得越來越尖鋭,我們從4G、智能手機走向5G和雲計算,正好在這個過渡還沒有到5G和雲計算中,下一仗已經過來了,那就是5G的物聯網,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今天的制高點在5G和雲計算方面還是美國公司佔有領先,5G在設備上中國還是領先的,雲計算市場份額很小。但是所有人都圍繞着未來,現在要打的是溯寧講的5G物聯網之戰和區塊鏈之戰,這是未來之戰,那就是改變整個經濟和整個結構的數字化之戰。
這個再往前看,股市已經反映了這個趨勢,20年以前全世界最大的十大公司都是電信企業、藥用、機械,只有三家科技。十年以前,全球最大的十家公司是資源和金融,工商銀行都在這個上面,只有一家微軟是科技公司。今天全世界前十大公司,大家可以看到七家是科技公司、兩家是金融公司、一家是資源公司,這個趨勢是朝那個方向走。股市和實體經濟走在一起,股市反映了實體經濟的趨勢。
在科技競爭的時候,我們得看到差距還是很大的,可以看到在雲計算方面十年以前美國人佔到100%,今天我們佔10%,已經很不容易了。在半導體可以看到,美國佔30%多接近41%,我們從4%漲到11%,一些核心的芯片還是沒有幾乎為零,元器件從6%漲到23%,走得最快的是通信設備,那就是華為從11%漲到41%,我們在科技製造業的空間還是很大,追趕的距離還是很大。
所以策略是什麼?國家的策略就是在這次疫情中,通過刺激經濟來拉動科技,所以加快新基建。新基建是在所有的人流、物流裏面加入一個數據流,通過數據流把產業鏈、資金流連接起來變成價值流。通過新基建數字化轉型實現你的價值,我們不是從今天第一天開始做,國務院發表了三個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我們已經走了五年時間。因為有這三個戰略,今天的人工智能能夠在世界上走在前列。
“5G不是為個人的,它是為整個產業、為工業和社會的”
我在給深圳市政府做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的時候,把現在已有人工智能技術分成十個模塊,包括計算機視覺、語音感知、自然語言處理。第二塊是搜索、預測、規劃和探索,這兩塊加在一起就包括永好兄剛才講的智慧養豬都在這一塊裏面。第三塊,用智慧的過程反過來操縱物理世界、虛擬圖像、現實,就是這一張表格。人工智能並不神秘,它已經完全模塊化,完全商業化在市場上可以找到,它的應用場景是無限的寬廣,應用技術的供給其實已經很豐富了。
我在深圳做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的時候,因為我是一個經濟學家,我一直也在想它有沒有宏觀的影響?。5G改變了一切。5G不是為個人的,它是為整個產業、為工業和社會的。因為它的帶寬、速度、時次都可以滿足整個工業和社會的需要。所以,5G第一次使得我們從物理空間通過感知這個世界進入到數據,數據經過人工智能的優化,重新回到物理世界,來操縱和管理這個物理世界,這就是廣昌剛才講的C2M,這個世界真得變了,整個過程最有意思的是不需要人的介入,因為機器自己學習。
剛才所講的所有案例都是這張圖的具體化。我們第一次在人類歷史上發現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可以耦合、共融、互動、迭代、改變、優化、不需要人。這個世界真得變了,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國家戰略定了新基建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大5G的發展,五年一個週期,現在有350多萬個4G,是全球4G的52%基站。未來預計五年把5G基站做完,現在在大規模往前提。今天這個時點我們已經有了6000萬的客户用5G,已經有了近60萬個5G基站。本來目標今年一年是60萬,這樣估計在2021年底到2022年半基本能把東部和主要的城市全部5G覆蓋,所以溯寧你那個朋友5G手機就管用了,現在還不行,現在5G還是在一個特定場景的,所以這個速度非常的快。
在5G技術上發展物聯網,其實從五年前就開始抓物聯網,工信部在提出“2025製造”時就開始抓物聯網,今年恰恰是物聯網核心跨越發展之年。到今年年底中國的IPV6會超越美國,在工業上會做10萬個APP把相當大的重型設備全部連到網上,設備連到網上這個效率就真得改變了。所以,準備做5個左右的國家標識解析點,今年正在做,這個數據太重要了。做十個跨行業平台,所以工業物聯網的基準走得非常快,整個新基建核心就是這張圖,國家做的是當中大的核心基建,5G、雲計算、AI、數據、算力。
這等於基本1993年美國做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一個概念,1993年美國做的信息高速公路極快推動了互聯網的發展,今天我們通過AI、雲計算做一個新的5G科技高速公路,一個基礎設施的軀幹。在這個意義上,把所有的科技移上去支持這個系統,開發這個系統,在這個大的軀幹上讓企業利用平台進行落地,那就是所謂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政府、智慧金融等等所有的東西都在這個平台上,平台的物資基礎做的非常快。
5G的基站,然後是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算力中心、雲,現在物理機做的很快,挑戰在哪裏呢?挑戰在標準、開放。OA系統要統一,我們在工信部就討論這個事情,不想未來有一大批或者幾個超大型的壟斷平台,而是希望有一個公共設施開放、架構統一的新科技平台。在這個平台上,科技公司可以組織起來做自己的應用小平台,你在上面做小平台,這個小平台開放變成企業新的經營、運營的生態。
但是這個核心的基礎設施必須是開放、必須是統一架構的。現在統一架構太難了,現在引進一個產品一個架構,雖然在物資的投資很貴,但是在架構統一、平台開放、標準上挑戰還是很大。只有統一、開放、標準才能把從馬雲到李彥宏的公司能力資源全部彙總起來,那中國就打不敗了。這是一個大事。在這個格局上,新基建推動三個基建,一個是雲基建,一個是管基建,一個是端基建。就這三個基建2020年的經濟增長就夠了,這是一個了不得的事。雲基建最終所有東西都在雲上,管基建是基站,端基建是當所有東西移動時都是“端”,而且是所有的科技是製造業,是物質化的。所以三大基建雲、管、端的基建是今年和明年的大事,把這個做完整個經濟的運作變了。
“我們的長項不完全在智能化,還在於製造業”
經濟的驅動力從疫情前的土地、能源、房地產、傳統建築走向數據、走向新基建。因為社交的距離共享經濟會走向無接觸經濟,這是一個新的檔次,完全不一樣。全球的價值鏈從高度分工、全球合作走向自主創新、走向趕超、走向雙循環,沒有這個科技就沒有雙循環。中國經濟根本運行模式變了,從這個意義角度來講未來能看到的是管端雲的基建,叫做無接觸的三大場景。
現場就醫,辦公從本地到遠程,物流無接觸配送,經過疫情以後不斷的升檔往前走。數字化辦公會越來越發展,數字化辦公一定會變得更加智能化。它從遠程走向移動,移動走向自動化,自動化走向智能化,我能夠知道辦公的效率、情緒、結果,這個事情就完全變了,它不是遠程的問題,它是智能的問題。疫情以後的AI發展,新基建是一大塊,新需求是一塊,同時推動硬的科技創造,半導體國產化、AI、腦機接口等等。我們是從應用推動經濟的發展,最終實現國產化替代。
製造業會把整個生產邊緣外推,這個沒有問題。我們是最大的製造業大國,是美國、日本、德國的總和。但是我們的機器人,一萬名工人只有26台機器人,韓國是525台。機器人就是第一個發展,以後的醫療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將來的發展前景非常好,特別是服務機器人各種各樣,雖然不具備人性,但都是智能機器人的發展,那是一個了不起的空間。這就把中國的智能和製造業結合起來,實現物理化、智能化的未來。
我們的長項不完全在智能化,我們的長項還在於製造業。我對無人駕駛不那麼樂觀,但是V2X我認為有相當好的場景。這在中國結合城市化管理又是一個巨大的場景,包括剛才講的地下車庫的變化,我認為一定會變為V2X。這次疫情影響着醫療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以前醫療最大打不通的是患者、消費方、決策方、支付方連不起來,在醫療科技都是垂直的,連不起來。因為疫情我們在武漢試點,把這三個方面連起來居然打通了。
“貝殼的估值遠遠高於房地產”
這三個方面連起來之後,整個世界完全變了,醫療的數字化開始出現雛形,整個實體看病的過程以後就醫,馬上就可以到互聯網的藥,藥到保險,東昇的保險就跟得上去了。保險到藥,最後從看病,送藥、保險服務全部網絡化,醫療完全發生變化,這是我看到一個行業最完整的現代化場景和流程,就是由於疫情的推動。以前我們想了很多方案,怎樣把醫療系統的數字化流動起來?根本不可能。沒有像醫院數據是一樣的,疫情把所有的數字化推廣。東莞的腫瘤大數據平台非常好,垂直系統應用非常有限,不可能打進大平台,只能有限的空間用,現在打通了。
東莞做的標準化CDSS特別有意思,在武漢疫情中給一些醫院配置,它提升了醫院普遍的水平,但是沒有大醫療系統進不去。我們把中國所有醫療的人工智能企業放在一起,我們看到做的最多都是垂直的、遠程監控、醫療影像識別,東莞做了很多。治療、藥方,沒有運營、沒有市場,為什麼?在大的宏觀架構上沒有連起來,疫情把這次打通了,這個行業從根本上變了。疫情推動科技真是很厲害的。
政府治理產生的一個最大變化是整個小區建設變了,小區建設以前只是一個普通的服務,現在是園區的建設和住房連接起來,住房連起來和政府的監督機構、公共衞生等信息連接起來,在下面和進駐企業、商家連接起來,2B、2C都有,這就是未來社會治理的模式,它是一個公共治理和商業模式連在一起的,東昇你也進去了,做基礎的溯寧一定進去了。
所以,兩年前我曾經給鬱亮(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講,將來你的物業公司估值會超過房產估值,他不相信。他説現在我們在找商業模式,但是我相信這個方向是對的。但是還是花了兩年時間才找到這個商業模式,還是因為疫情。所以,貝殼的估值遠遠高於房地產,完全沒有問題的。剛才劉總(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講到房子會變成白菜,所以這個世界真得變了。
智慧杆是未來治理中很重要的工具,在智慧杆裏它會是一個通行杆、監測杆、信息發現杆、能源業務杆、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照明等所有集中在一起。有這個智慧杆的話,溯寧的感知系統全部用上,5G的網絡系統全部用上,現代的治理全部現代化,這又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通過這次疫情做數字化,我們想政府最想做的是把流量提上去,棕色的是中國,灰色的是OECD,我們希望十年以後流量比OECD國家高一倍,流量是所有一切的基礎,當然我們假設場景已經存在。當流量存在的時候,就意味着我們的IoT,我們今天和OECD是等同的10億級的連接,十年以後走向100億級的連接,超過OECD的一倍。100億級是什麼意思?手機是10億,物聯網是100億,每頭豬都可以上物聯網的,這個空間是了不得的。所以,中國從製造中心走向整個的創新中心,數字化的轉型是未來真正的大考。祝所有人都成為考完考成功的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