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華為與車的姻緣
雖然目前仍缺乏可靠的證據證明蘋果已經研發出顛覆產業的汽車,但已經出現的蛛絲馬跡正在證實蘋果正在加大對於汽車的研發,對於最終的產品是汽車還是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尚不得知,而華為則直接宣佈永遠不會造車,而是通過自身擅長的領域去賦能汽車。
文丨AutoR智駕 王碩奇
在中國兩會期間,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依然是高頻詞彙。近年來,智能網聯汽車作為關聯眾多重點領域協同創新、構建新型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載體,已經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並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而智能汽車的參與者,也從傳統汽車製造商的範圍外,增加了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其中不乏我們在數碼產品中熟悉的谷歌、蘋果、華為。
三者其中,谷歌目前的發展路徑最為明確,智能網聯有Android Auto、旗下自動駕駛有Waymo。
而蘋果和華為,目前也在積極探索中。
蘋果專利多,但項目整體進展緩慢
5月25日,據外媒報道,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凱蒂·休伯蒂預計,今年蘋果將在汽車研發上投入近190億美元,作為對比,休伯蒂表示整個汽車行業的研發支出為800億-1000億美元。休伯蒂透露,蘋果公司將汽車技術視為“一個巨大的市場”,類似於其對健康和金融技術的看法。休伯蒂預測蘋果的最終目標,是在汽車技術方面研發“垂直整合解決方案”。
而有媒體就此事對蘋果進行了採訪,蘋果則回應説,:“沒有更多的消息可以提供。”
而上個月另據外媒報道,蘋果最近又被授予了幾項與泰坦項目的專利,其中一項名為“可調節車窗系統”,指出可用於“車輛和建築物”。很明顯,這是蘋果和汽車有關的又一個專利,此前,蘋果汽車還申請過色調可調或不透明車窗的專利,幾乎每週都有新的汽車專利申請。
目前,蘋果已公佈近70項汽車相關專利,除了車載系統、自動駕駛等汽車智能化相關專利,還包括電動機、懸掛系統、燈光、車輛地板、車窗玻璃加熱、車輛導航、保險槓等方面。
這麼多方向的專利,很顯然蘋果的目的並不是僅僅是軟件交互智能系統。
但進入2019年,有關蘋果自動駕駛車輛的信息在逐漸減少,唯一重磅的消息是蘋果收購了Drive.ai自動駕駛公司,不過其獲得的汽車專利卻在不斷被曝光。從2019年蘋果獲得的汽車相關專利數量來看,幾乎是2017年和2018年兩年獲得汽車相關專利數量之和。
專利並不代表順利,今年一月,蘋果公司也宣佈對汽車項目“泰坦計劃”裁員200多人。
目前,一位蘋果公司的代表承認了裁員,並指出該公司仍在推進自動駕駛系統和技術的更廣泛開發。
上述人士表示,隨着公司將工作重點放在2019年的幾個關鍵領域,一些原泰坦項目的團隊將被轉移到公司其他部門項目,支持整個蘋果公司的機器學習和其他項目研發。
“我們仍然相信,自動駕駛系統存在巨大的機遇,蘋果有獨特的能力做出貢獻,這是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機器學習項目。”上述人士表示。
蘋果造車這件事情,最早傳出來是2014年,之後的每一年都能聽到此類的消息,但是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不見廬山真面目。
2013年,蘋果正式宣佈進軍汽車領域,並推出“iOS in the Car”計劃。次年初,更名為CarPlay,一開始是與多家汽車廠商進行車載系統的整合。蘋果肯定志不在一款車載多媒體娛樂系統,而車廠不希望將更多軟硬件主導權交給如此強勢的一家科技企業。
2015年開始,業界盛傳蘋果發起了造車的泰坦計劃,並從全球各大車企挖來優秀人才,包括特斯拉、克萊斯勒汽車、大眾集團。在這其中,就包括特斯拉前副總裁Chris Porritt。目前,他還在蘋果的Titan項目中擔任重要職位。此外,還從英偉達、Waymo等公司聘用自動駕駛相關的人才,幫助蘋果研發自動駕駛系統。
在蒂姆·庫克領導下的蘋果泰坦計劃開始單飛,像當初發明Mac和iPhone一樣,從零開始,打造一款完全顛覆當前行業的產品,在產品設計、用途、技術等方面實現全方位的領先。
2016年,蘋果公司的Titan項目經歷了一次重大轉變。據外媒《華爾街日報》報道,蘋果在當年7月返聘已退休的蘋果前硬件高級副總裁Bob Mansfield,並由他來接管Titan汽車項目,蘋果也從汽車硬件開發轉變為自動駕駛系統的開發。
2017年,蘋果公司獲准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據外媒彭博社報道,當時從蘋果總部大樓駛出的一輛雷克薩斯RX450h上,安裝有公司最長探測距離的64線激光雷達,此外還有至少兩個雷達,兩個攝像頭。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在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時説:“蘋果正在專注於自動駕駛系統,但不一定會開發出真正的硬件產品。”
而事實上,蘋果低估了智能汽車的難度,也高估了自身在造車的硬件上的研發速度。因此此後幾年,蘋果的表現就成了只有專利沒有產品的尷尬局面。
因此,蘋果是否真的會打造出一款革命性的汽車,現在的信息仍然是撲朔迷離。
華為起步較晚,但目的明確
起步較晚的華為在獲取國外的經驗後,目標顯得更加明確。
5月22日,富臨精工發佈公告稱,公司已與華為簽訂《車載減速器採購項目協議》,公司被確定為華為新能源車載減速器及相關零部件產品的供應商,雙方未來將圍繞核心技術產品及產業資源,在新能源電驅動總成領域開展合作。
對此,華為品牌部相關人士回應稱,公司沒有造整車的計劃,目前暫不清楚公告中涉及到的零部件的採購用途,內部正在核實信息。另一位知情人士分析稱,合作應該僅限於新能源車三電領域,不涉及整車。另外華為還在開發5G汽車通信設備和專門用於自動駕駛的雲計算服務。該公司已與30多家汽車製造商圍繞技術開展緊密合作,其中包括中國國有的上汽集團。
這樣的回覆就意味着華為明確不造車,而是要去賦能汽車。
這已經不是華為第一次表明自己不造車了,但每次的舉動都能引起各方的關注。
顯然華為正在加大進軍汽車業的步伐,經過幾年的摸索,華為內部已形成清晰的戰略選擇:華為不造車,聚焦ICT技術,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
為實現上述目標,2019年5月,華為正式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BUSINESS UNIT),並且將業務梳理為智能電動、智能車雲、智能座艙、智能網聯,智能駕駛五大板塊。據瞭解,該部門隸屬於華為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管理委員會管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親自簽發了組織變動文件。
除此之外,華為還加大了汽車人才的招募力度。2019年7月,華為發佈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對外招聘公告顯示,招聘崗位涉及了智能駕駛研究員、智能座艙研究員、AI算法優化/系統平台研究員、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設計與集成驗證研究員、車聯網大數據研究員,且應聘學歷博士為起點。
在今年四月的春季發佈會上,Hicar的今年落地,也讓汽車行業的目光再一次聚集。
“HiCar讓你的手機接入到汽車中,它支持導航、語音控制、聽音樂、聽書等車載語音功能,同時具有前向防碰撞預警以及手機車鑰匙等功能。”在上述發佈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和同事一起,首次現場演示了華為出行互聯解決方案——HiCar的實機操作畫面。
根據現場演示,華為HiCar系統支持兩種連接方式:一種是USB連接,另一種是無線連接。除了具備導航、語音交互、撥打電話等基本功能外,搭載HiCar的汽車還具有駕駛關懷功能,即通過及時瞭解駕駛員的狀態,對疲勞駕駛進行提醒。此外,搭載HiCar的車型還可以實現網絡視頻,並流暢使用高德地圖、喜馬拉雅等第三方軟件。
沃爾沃是第一家和華為簽署戰略合作的車企,HiCar將基於沃爾沃下一代標準化汽車安卓系統開始使用。
然而,早在2019年12月29日,新寶駿便攜全球首款搭載華為HiCar智慧互聯量產車——RC-6正式亮相,並宣佈自2020年3月起,新寶駿全系產品將搭載華為HiCar智慧互聯解決方案。
但似乎受到疫情的影響,這一時間表目前出現了變化。
據瞭解,華為HiCar解決方案於2019年8月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發佈。根據《HUAWEI HiCar生態白皮書》,華為HiCar是華為提供的人-車-家全場景智慧互聯解決方案,華為HiCar將移動設備和汽車連接起來,利用汽車和移動設備的最強屬性以及多設備互聯能力,在手機和汽車之間建立管道,把手機的應用和服務延展到汽車,實現手機為核心的全場景體驗,給消費者創造最佳智慧出行體驗。
而這背後更大的一步,就是萬物互聯,將智能設備沒有界限的連接在一起,這就是鴻蒙。
也就是説在貿易摩擦的背景下,鴻蒙要替代的不只是手機系統,而是跨平台的分佈式操作系統。
鴻蒙系統從命名到今天已經過去一年,但遲遲沒有量產。
目前的可靠消息和截圖來看,鴻蒙已經在緊羅密佈的內部迭代,未來將會在手機中率先搭載。
萬物互聯的概念可能傳了十幾年了,由於受到種種條件的限制,確實未能實施。如今,在5G的大背景下,又恰逢貿易摩擦,種種機緣巧合,讓華為有機遇,更要必要性的佈局下一代操作系統。
而智能汽車賦能,只是華為實現生態上的互聯互通體驗,一個重要的部分。
因此,當前階段華為的車聯網Hicar相較於蘋果的Carplay足足晚了8年,但時間晚,意味着相關產業的更加成熟,佈局起來少走彎路並且思路先進。
總結來看,華為的發展思路更加能發揮自己的長處,即通信、智能、互聯,以及自動駕駛算法,而車輛製造則不涉及,總體路線專而精。
智能汽車的蛋糕科技巨頭如何吃?
無論是蘋果和華為,都不可否認其背後的強大科研實力和資金支持。
蘋果雖然Carplay上車時間較早,但目前能看到的成果也僅僅是Carplay,蘋果依然熱衷於做出一個顛覆的產品而付出大量的努力,但智能汽車的造車難度並不是一家企業就可以完全解決,蘋果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整合,去探索。
而華為顯然更加務實,通過其在消費品的生態科研能力,以及通信技術的背書,直接佈局下一代操作系統鴻蒙,並且實現萬物互聯,而Hicar就是其中的排頭兵,這種做法顯然能更快的引起各個主機廠的橄欖枝,並且達到互利共贏的態勢良性發展。
因此兩者並無高低優劣之分,只是方向不一樣,走的路不一樣,但相同的是,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將汽車已經作為下一代的競爭產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