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主玩數據,有個大誤區

編輯導讀:用户畫像、DMP、CDP等這些詞語相信很多人已經耳熟能詳,但是具體有用嗎?很多人不置可否。這就引出一個問題:廣告客户玩數據,該不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用户上?針對這個問題,本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與你分享。

廣告主玩數據,有個大誤區

上週,跟老朋友S總喝了個豆汁,他在某新鋭品牌負責市場營銷。一提到投廣告,他就開始嘬牙花子:“現如今廣告平台越來越牛,我們甲方反倒有點被邊緣化。似乎身不動膀不搖,設好佣金比例,等着出單就行了。出不了單,也沒啥好辦法。”

我調侃説:“不能反抗,那就躺平了享受唄!”他説:“那可不行——啥也沒幹,年終獎好意思拿麼?”於是,在幾個第三方狂轟亂炸的遊説下,他揭竿而起,花大價錢搞了全套數據產品,打造理解用户的能力。什麼用户畫像啦、DMP啦、CDP啦,騷詞整了一大堆。我問他:“有用沒用呢?”他苦笑道:“但凡你要能讓這些玩意有用,我給你一毛錢!”

這就回到上文留的扣子了:廣告客户玩數據,該不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用户上?在這點上,很多客户是有個認知上的誤區的,今天就把這事聊明白。不過要説明,本文的討論,不適用於像京東、美團、快手這類數據能力很強的平台型客户。

當然,我今天説的事,90%的廣告代理和技術公司也不會跟你講,因為他們基本上也幹不了,或者不明白。

一、搞用户畫像,有兩個條件

為啥對廣告客户來説,搞用户畫像看起來高大,用起來雞肋?從邏輯上講,理解用户的能力要用得上,有兩個前提:一是你真的能理解,而不是像扔鞋一樣亂蒙;二是得有用武之地,也就是得有挑選用户的接口,跟你對接。

先來看看第一個條件。

就拿S總的全套數據產品來説,他無奈地告訴我,除了原來CRM裏的那些線索以外,從站外拿到的數據,最多也只是一點自己投廣告的監測數據。想根據誰看了你的廣告,來給用户畫像,這不是想瞎了心了麼?

再看看人家平台方,什麼社交關係、興趣標籤、搜索記錄、購物歷史,再加上移動端豐富的傳感器,早就把用户從胸圍到眼鏡度數扒個底掉了。您想想,這些真正有價值的數據,客户能拿到哪怕一根毛線頭不?

沒數據?沒數據你理解個大和尚!打個比方,你本來是個小學生,卻非得去思考大學教授研究的問題,這事兒您覺得能靠譜麼?

於是,除了賣系統的第三方火穴大轉,這場轟轟烈烈的營銷數據化運動唯一的價值,就是生動地詮釋了一句至理名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當然,S總手裏那些線索數據,也是有些價值的。可是畢竟用户全面的畫像在廣告平台那邊,即使是把他的數據拿進來一起建模,那也一定是扔到平台的鍋裏燉。這事兒道理特簡單:聯合國大會在哪兒召開,是應該秘書長定呢,還是保潔員定呢?

再來看看第二個條件。

家裏有老人的可以回去問問,在PC時代,競價廣告平台多采用CPC出價模式:平台與客户買賣的是點擊;一個點擊值多少錢,客户來算;而廣告的點擊率如何,媒體來算。

廣告主玩數據,有個大誤區

要把自己的用户畫像用於廣告投放,那就得有個實時挑流量、定價格的接口。這種接口大家都聽説過,叫做程序化。

廣告主玩數據,有個大誤區

不過如今的廣告平台,大趨勢並非程序化,而是“智能投放”:平台的數據能力越強,手也越長,客户把你的轉化事件報給我,乾脆我來給你算轉化率,咱們按一個轉化多少錢算。於是,這就產生了oCPX/CPA這樣的出價模式,這也就是“智能投放”的產品趨勢。

廣告主玩數據,有個大誤區

看看上面的式子,您就明白了:現在點擊率、轉化率都不用算了,我把素材準備好,填個轉化單價進去就得。投Facebook的客户體會更深:連出價都不用,您給個預算就得了。這樣一來,就算是理解了用户,也沒地方挑去不是?於是乎,收集數據、用户畫像還有什麼卵用呢?(上面的內容,我們在《廣告為什麼需要計算?》一文中有詳細解讀。)

不顧自己的數據資產和能力現狀,盲目效法大平台做用户畫像,是今天廣告客户玩數據的一個大誤區。

二、用數據好好理解產品

既然理解用户沒什麼卵用,我們管殺管埋,還得説説什麼有用。

客户的營銷體系,難道不需要數據化麼?顯然不是。我的觀點是(此處敲黑板劃重點):對廣告客户來説,最需要的數據能力不是理解用户,而是理解產品。

理解產品是什麼意思?我們來想想,在智能投放的產品趨勢下,客户還剩下什麼事呢?其實只有三件事了:選產品、做素材、設單價。

拋開做素材不談,就是選產品和設單價這兩個環節,其實也是需要很強的數據能力,來“理解產品”的!只是這種能力的重要性,還沒有被多數客户重視。

説到選品,您可能會問,這難道不是電商才會考慮的事兒麼?其實不然。比方説,一個短視頻應用投廣告,肯定是挑出一條視頻內容,比如下圖中的某一個,直接把它投出去。而這每一條被投出來的視頻,也就是你的產品了。

廣告主玩數據,有個大誤區

短視頻如此,什麼小説、新聞、旅遊甚至教育,今天都是這樣的投放邏輯:從挑出具體的產品內容,直接面向用户投廣告。如果還有人傻呵呵地拿個logo在那兒硬推的,説句文言,那一定是浪催的。

好了,短視頻也好、小説也罷,內容都是汗牛充棟的,您説有沒有選品的問題?因為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跟手工耿老師的作品一樣,一件也賣不出去。您説全投出去測測看?這種瞎貓策略成本太高了:就算一條內容投十塊錢兒的,一天測十萬條,一百萬先就打了水漂了,這實在有點二。

那麼怎麼選品呢?這就自然地過渡到下一個問題,也就是出價。或者説。這本來就是同一個問題——用數據好好理解產品。而把單價算清楚這一點的重要性,其實是被嚴重低估了。

三、算得準就是掙得多

智能投放的邏輯下,你報給平台的轉化單價應該是多少呢?有人説,這個不用搞那麼準吧,設一個肯定不虧的價格,不就得了?説這話的人,對競價廣告的本質並不瞭解。

有一點大家應該知道:目前幾乎所有的競價廣告平台,採用的都是第二高價(或VCG)的機制。二價機制有個重要的性質,就是truthful:客户忠實地按照回報出價,才能獲得最大的總利潤!

怎麼理解呢?在二價市場中,當我們把出價準確地設成“收益= 收入–成本”時(注意:這裏的收益是不含廣告費的),總的利潤是最多的。

因此,這裏的關鍵,就是要把產品收益算準!

先來説説,算不準會怎麼樣?那就不能按照“預估收益”來出價,而是要按“(預估收益+ 安全邊際)”出價。這裏的安全邊際,大致就是成本估計的平均偏差,也就是“Δ(預估收益 –收益)”。顯然,收益預估越準,安全邊際就越可以留得小,按照truthful原理,也就可以有更高的總利潤。

如果您沒什麼感性認識,我來説個定量的結果:在一次規模化的A/B測試中發現,我們發現,當把出價的安全邊際由10%降至5%後,總利潤反而上升了70%左右。也就是説,在二價市場中,毛利率越低,總利潤越高!

明白這個,關鍵任務就清晰了:對廣告客户來説,努力將毛利算準,使出價更接近於真實收益,會帶來巨大的利潤空間。簡而言之,算得準就是掙得多!

話説回來,把數算準為什麼這麼難呢?還拿上面的短視頻做例子,如果推小姐姐,那麼可能進來的用户後續會把錢花在直播打賞上;如果推是辛巴,那麼是用他會用直播帶貨來獲利;如果推老楊道,人見人罵,可是對推高應用日活很有幫助,這後面的收益就是個長期效果了。

咱們做個形象的比喻:好比説,您在玩一個題圖裏模擬經營的遊戲,這裏可以生產五花八門的資源,什麼糧食、棉花、木材、布匹、衣服、瓷器,彼此還互相依賴,你要根據開始倉庫裏的東西,制定出一個收益最高的生產計劃來。顯然,靠我們人類的直覺摸着來,作為遊戲消遣當然沒問題,可是要跟數據化的建模和優化結果相比,那可能差得非常遠。

廣告主玩數據,有個大誤區

當然,這只是玩遊戲。真正的業務裏,沒有人先畫好這樣一張生產流程圖擺在你面前,更不會給你把數都標上。所謂理解產品,就是把從廣告轉化到最終形成利潤的整個後鏈路,都數據化和模型化起來。這樣做,為的是在投廣告的瞬間,更準確地計算出每個產品的收益來。

而產品的收益算準了,選品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拿上回談的電商來説,決定收益的環節,包括但不限於採購、運費、退貨和客服等。就説一個退貨,產品之間相差很大,對收益影響顯著,然而相對準確的數據要個把月後才能拿到。您想想,要在廣告投放的時候就把這些算得靠譜,得有多少把流程數字化,以及建模預估的工作。

雖然不好做,可是跟理解用户相比,至少這些後鏈路上的數據,客户是能拿到的啊!這樣一來,客户的數據產品,才能擺脱純粹吹牛逼的窘境。

這麼看來,每個產品從轉化到最終形成利潤的鏈路,非常漫長而曲折。必須用數字化的方法,把這些理解透徹,建出模型,才能在產品從廣告渠道投出去的那一瞬間,相對準確地算出每個轉化的定量價值。這樣,才能解決好選品和出價這兩個看起來跟數據關係不大的問題。

所以,把自己產品的收益算清楚,利用truthful原理將總利潤放大,這裏面的油水大了去了。產品的理解還基本靠感覺呢,就非得去搶平台的生意理解用户,是不是有點兒緣木求魚了?

對多數廣告客户而言,理解用户,看起來輝煌燦爛,實則是鏡花水月;理解產品,看起來龐雜紛亂,但是路就在腳下。

#特邀作者#

北冥乘海生,公眾號“計算廣告”(ID:Comp_Ad)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53 字。

轉載請註明: 廣告主玩數據,有個大誤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