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廬江農民搭上“電商快車”奔小康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科技

足不出户,只需輕點手機,自家特色農產品便獲大量粉絲關注成為網購“爆款”……眼下,電商“金扁擔”助力農產品上行,讓“藏在深閨”的“土字號”“特字號”有了“翻身”機會,從“人未識”到天下知,不光賣得遠還賣得好。

近日,筆者在安徽省廬江縣採訪中發現,手機變身“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已成為當地很多農民的生活常態。

漫山遍野的藍莓樹葱鬱茂盛,掛滿樹頭的小漿果一團團、一簇簇,微風吹過,清香撲鼻……在廬江縣萬山鎮閘山村的皖之藍藍莓科技有限公司藍莓種植基地,遊客們穿梭林間忙着採摘藍莓。

地頭的另一端,基地負責人洪宏圖正通過手機,現場直播推介藍莓產品:“老鐵們,我手中拿的是‘珠寶’品種,它甜中略帶一點酸,但恰到好處,絕不倒牙,還有一種淡淡的香味,喜歡的儘快下單哈。”

近期,洪宏圖多了個新“農活”——網絡直播帶貨。“除了線下采摘,我們主要目的是引導網上消費。”上線不到半個小時,洪宏圖的直播間便吸引1000多名網友,不少人當場下單訂購。電商“秒殺”的能量讓他驚訝。

“通過直播帶貨營銷,縮減了藍莓銷售中間環節,節約了渠道成本,爭取了更大的價格空間和競爭優勢。”洪宏圖説,基地擁有藍莓種植面積360畝,去年產鮮果20噸,產值200餘萬元,其中70%是通過網上銷售的。

“電商平台真的火,網紅真的紅。”這是廬江縣郭河鎮北圩農業生態園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金勝對電商的真實感受。

眼下正是西瓜上市的季節,在北圩生態園的西瓜大棚裏,何金勝正組織員工採摘西瓜。“西瓜還在地裏生長呢,但我們已經預定出去了20多萬斤了。這一切要歸功於電商強大的網絡銷售平台。”何金勝樂呵呵地説。

郭河鎮土地肥沃,種植的西瓜皮薄、沙瓤、水多,遠近聞名。但多年以來,由於地理位置偏僻,銷售渠道不暢,郭河西瓜通常是叫好不叫座。

“自從學會微信、抖音,我把西瓜的照片和視頻用手機發到朋友圈和互動平台上,利用互聯網優勢,擴大知名度、促進西瓜銷售。”嚐到了甜頭的何金勝説,他們公司西瓜年銷售量在260噸左右,“觸網”西瓜銷售價格提高30%以上。

線上耕耘對位於廬江電子商務產業園的鄉公館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掌門人陳賢良來説,已經是個“老把式”了。時下,陳賢良的快手粉絲有5.2萬,每一場直播都有逾萬人觀看,是名副其實的“帶貨”能手。

“為了讓顧客放心,我們把土雞的養殖情況和雞蛋撿拾、清洗、包裝發貨等一系列過程用手機拍下視頻發給客户,讓他們明明白白消費。”陳賢良笑着説,通過電商形式銷售,不僅土雞蛋的知名度快速提升,客户的訂單也紛至沓來。

雖然受新冠疫情影響,陳賢良可一天也沒閒下來,購買土雞蛋的電話一個接一個,讓他忙得不亦樂乎,“今年 1-5月份,鄉公館天貓店鋪交易不減反增,銷售雞蛋超過了2200萬枚,網上銷量位列同類產品市場銷量第一。”

“單純的線下實體已經不能滿足多元化的需求。”廬江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吳周説,疫情期間的電商助農實踐證明,優質、新鮮的農產品從線下走到線上,是未來引領農業生產主流化的趨勢,更是引發農產品銷量的爆點。

吳周認為,作為新興業態,電商一頭挑着小農户,一頭挑着大市場,在讓優質農產品直接面向全國甚至全球市場,為農民致富、農村發展拓展新可能的同時,對於提供靈活就業崗位、提升農業優勢產能等方面來説也有優勢。

“‘互聯網 農業’在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歷史交匯期大有可為。”吳周表示,接下來,廬江將加快數字鄉村建設,培養更多懂電商的新型農業人才,並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着力挑好推進農業現代化這副“金扁擔”。

如今在廬江,風生水起的電商產業讓越來越多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享受數字經濟發展的紅利,手握“新農具”,幹起“新農活”,變成“新農民”,用“金扁擔”挑起小康夢,勾勒出新時代、新農業、新農人的全新畫面。(趙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