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開思宣佈完成5000萬美元的C2輪融資,由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領投,泰合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融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平台基礎設施建設、市場業務拓展。
開思成立於2015年,曾獲得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順為資本、源碼資本、復星鋭正、華業天成、灃源資本等機構的投資。半年前,該公司剛宣佈完成8000萬美元的C1輪融資。
開思的主要業務包括一站式汽配交易平台“開思汽配”、智慧汽修門店管理系統“1號車間”、供應鏈金融、汽配物流等,通過“AI 大數據”智能搜索引擎、VIN碼解析器、智能交易匹配等功能,與產業鏈上下游共同建立行業標準和數字化的信用體系,提升零配件的搜索和交易效率,並幫助供應商提高庫存週轉率、資金使用效率。
開思告訴36氪,他們目前連接了1600多家供應商,服務全國86000多家專業維修廠,業務遍及366個城市。其汽配平台上的高端車配件供應滿足率接近99%,月服務汽車大約150萬台次。
針對公司業務的關鍵問題,36氪近日對開思創始人兼CEO江永興進行了專訪。以下是專訪主要內容:
36氪:開思是通過“Google 天貓”模式解決配件交易的效率問題。這種模式具體怎麼理解?
江永興:汽車是規模民用產品中最複雜的。中國乘用車保有量2億多,加上商用車的話,保有量超過3億。汽車品牌有200多個,車型超過10萬,SKU超過1億。由於SKU太多,即便是維修師傅,很多時候也叫不出來零部件的正確名稱,或者只知道零部件的俗稱。所以我們做了類似Google的搜索引擎,錄入車架號,再輸入配件名稱或俗稱,匹配上語音輸入和圖像識別,將找配件的時間從傳統方式的幾十分鐘縮短至幾秒鐘,同時將傳統譯碼的5-10%的出錯率降到了萬分之三,而且還在持續改進。
搜索系統之所以成立,是因為汽車產業有全球標準,被生產出來的每台汽車、每個配件都有唯一編碼,天然具備數據化土壤,這是汽車與其他行業的巨大差異。
而到了交易這個環節,我們更像天貓。只不過,我們不僅提供產品,還提供配套服務,比如質保、裝車指導、技術支持等售後服務。
36氪:你們關注的核心城市有哪些?在每個區域的市佔率有多大?
江永興:全國56個城市佔了高端車保有量的75%,全國120個城市佔了中端車保有量的60%左右。目前,高端車原廠件這個品類,開思全國滲透率已經超過15%,在深圳、東莞、重慶、長沙等很多城市已經超過30%,基本做到了每個裝車件都可溯源。
36氪:到你們平台上詢價的訂單,有多大的成交比例?未成交的訂單主要有哪些原因?
江永興:綜合來看,我們現在每10個詢價訂單大概會轉換成4.5個成交訂單。確實會有一部分的訂單沒有轉化,本身有好多原因,有的是因為車主自身覺得不需要替換維修“藥方”開出來的所有零部件,有的是因為品類問題。我們現在主要做高端車的原廠件,從去年中旬開始做中端車。如果車主需要國產的品牌件,或者拆車件,我們當前的滿足率就比較低。
36氪:為什麼不做拆車件?國內這個市場還一片空白、沒有成規模的拆車件交易平台。
江永興:拆車件現在的標準還不是非常明確。我們計劃先把整個全車件交易平台的標準和信用體系建立起來,然後再基於這個標準去推進新的品類。拆車件的來源是未知的,但如果能告訴車主這個零部件是從哪台車上拆下來、車架號是什麼,就能一定程度上標準化。我們需要等整個標準體系建立起來以後,再逐步去做,不能操之過急。
我們認為,平台的長期發展,一定是跟你的供給、產品、服務的品質是強相關的,否則它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就像美團,你去點餐,哪一天味道突然間不對了,一問,原來是大廚今天沒上班,這是因為沒有固定標準。但美團可以通過用户點評累積下來的大數據,實現持續的迭代、優化。
36氪:你們從去年中旬開始做易損件。新康眾、三頭六臂、途虎養車等專攻易損件交易的公司會成為你們競爭對手嗎?
江永興:不是競爭對手,我們之間更大概率是合作。開思還是相對更聚焦在偏長尾的中低頻件、全車件領域。其次,從模式上來説,我們更像美團,是科技型的平台公司,他們更多的會像麥當勞、肯德基、華住。連鎖或者垂直類可以做到很大,我們平台類的公司也可以做到很大,其實大家會有一些合作的機會。
這個行業很大,大家都還非常小,都像大海里面的小魚小蝦,選拔賽都還沒做完,遠遠談不上什麼淘汰賽。這個行業更多是需要合作伙伴一起來把行業秩序、標準建立起來。比如説,原來線下有很多髒亂差、不講誠信的供應體系,有可能會逐步被三頭六臂、新康眾取代掉。
36氪:你們與巴圖魯和好汽配等的核心區別是什麼?
江永興:這些同行大家都往不同的方向去嘗試,我覺得都是好的。總的來説,我們的交易模式比較特別,是“搜索”加上類似“天貓”的交易平台。早期的巴圖魯會更像偏自營的、類京東的模式。好汽配更像純粹的淘寶或者純粹的信息撮合模式,可能做得比淘寶還要更輕。我們認為這些模式它在不同的階段,其實是會動態變化的。
36氪:你們現在對接了多少家維修廠和供應商?你們選擇他們的標準是什麼?
江永興:中國真正的供應商只有小几萬家,目前我們合作了1600多家。現在有8.6萬家維修廠在用我們的平台,更多是專業的大型維修廠。目前國內維修廠的數量都是過剩的,優質的沒那麼多,應該也就30萬以內,特別核心的只有大概5萬家,還有13萬家還不錯,二者加起來接近20萬左右,還有10萬左右的社區服務店也可以,但剩下那些未來有比較大的概率會被淘汰或者被升級。
4S店也是我們的客户。大部分售出之後1-3年的車會在4S店修,4S店的原廠件一般不會外採,但過了質保期,比如3-5年之後,尤其是5-8年之後,外採比例就比較高,會分流到社會修理體系。
36氪:你們現在收入來源包括哪些部分?未來的收入結構會有哪些變化?
江永興:我們會向上遊供應商收取交易佣金,下游維修廠是不收的。未來的話,隨着規模做大,可能會有一些廣告和給商家的供應鏈金融。
36氪:你們的盈利情況怎麼樣?
江永興:我們去年12月的單月交易規模接近4億,疫情逐步好轉之後,今年5月的交易規模也恢復到去年12月的水平。在核心的50多個城市裏面,我們在高端車領域UE(單位經濟模型)已經全面轉正,在滲透比較高的15個城市,即使考慮中端車,城市整體UE也非常接近轉正。
36氪:目前,美國汽配流通行業有4家市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公司。中國什麼時候能出現百億市值的公司?
江永興:長期來看,我們是有信心的,但至少還需要5-10年,而且中國的模式跟美國會有重大差異。在全車件這個品類,因為特別長尾,海量的東西必須聚合在一塊,有很強的全國網絡效應和一部分區域網絡效應。我們認為會出現一家類似美團的平台型科技公司,這種公司在美國是找不到對標的。相對來講,易損件的線下連鎖更下沉,本地化服務的屬性會更重,所以,我們認為易損件領域會有比較多的不同形態,甚至區域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