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太平天國的東王楊秀清,為何謀反?
對於天京事變,歷來大家討論很多,我覺得,可能有幾處不為人注意的信息,對天京事變影響極深。我認為,楊秀清至少沒有在天京事變前後策劃謀反。相反,天京事變,更像是洪秀全趁東王嫡系削弱之時,發起的一次奪權行動。
從金田起義之前,洪秀全始終只是一個精神領袖。在金田起義之前,洪秀全在廣東,實際領袖馮雲山被捕,這夥人馬上就要散夥。此時,具有特殊領導才能的楊秀清靈機一動,採用了請神上身的把戲,自稱是天父上帝附體。這個粗鄙的手段,卻應得了更為粗鄙的人的信任。由此,他們不但穩住了局勢,還擴大了勢力。可以説,楊秀清絕對是開國元勳中最為關鍵人物。
沒有他,也就沒有太平軍,更沒有太平天國。而金田起義之前,各地拜上帝會逐漸在金田團營,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都帶部來團營之時,洪秀全和馮玉祥為了避免清廷關注,並未去金田村,因此,從一開始,就是楊秀清在總攬整個軍政大權,洪秀全,也只是一精神領袖。但是,也正因為團營的獨特性,實際上,諸部人馬,實際上都來自於各王分頭把控。
比如,石達開所部的客家人,他們在與當地人的不斷械鬥中不堪其擾,才來團營。在後續征戰中,各單位也基本保持其獨立性,東王只是協調、指揮各部軍事行動,並未深入各部的人事、募兵等事務。早期的太平軍就是山頭林立,只是高層之間團結一心,因此整體上團結一致。因此,擁有軍政大權的楊秀清,他的嫡系,也只是他與西王蕭朝貴所部。
在征戰歲月,各部長期在一起行動,不管是調兵遣將,還是兵力補充,都能基本保持公平,自不必説。在定都天京後,洪秀全、楊秀清開始坐鎮天京,安排各部力量在外作戰。此時,各部嫡系的力量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家都知道,太平天國幾次征伐,北伐是敗得最慘的。而北伐,幾乎派出的就是楊秀清的嫡系。
林鳳祥、李開芳,他們都是早年在紫金山追隨楊秀清、蕭朝貴的嫡系了。在蕭朝貴陣亡後,他們更是直接由東王負責指揮。因此, 這支是楊秀清賴以保持相對優勢的決定性力量。可惜,北伐失敗,全軍覆滅了。北伐失敗,削弱了楊秀清嫡系。同時,楊秀清後來嚴懲支援北伐軍的陳世保等人,正是這些人,後來成了攻東王府的急先鋒!
太平軍發展比較順利的西征和東征,都是由石達開和秦日綱擔任指揮的。他們二人在1853-1856年期間,實力發展得非常迅速。不但新徵募了新生力量,而且,在大規模的征戰中,與李秀成、陳玉成等非原生的老兄弟(即沒有參與金田起義,但也很早加入太平軍的兄弟)建立了默契關係。
另外,還有一件少人提及的間諜事件,使得天京城的防務發生了巨大變化。太平軍攻取天京後,洪秀全的表哥鍾芳禮開始在天京開設了織匠營,就是紡織來供應天朝。此時,一個叫吳偉堂的人獲取了老鐘的信任。這哥們建議把該營分成五軍,各軍軍長都由南京本地人擔任,七搞八搞,拉扯了兩萬多人。後來,又不斷添置染房等單位。一方面,他們藉此獲得了出入城門的關照,又內送人逃亡,被稱為“人民救星”,又外帶間諜入城。他們挑動湖南籍的水兵和東王府私鬥,又藉機結黨太平軍士兵。
他們串聯江北大營一起起事,裏外合應時,因聯絡誤期而失敗。説到宮鬥和諜戰,給宮廷洗衣服、造衣服的都是高手。此時,太平軍調查後發現,守城的半數太平軍士兵,都加入了該“結黨”。此事,影響非常壞!太平軍意識到天京城防的危險形和嚴肅性。於是,他們不再信任“新兄弟”擔任天京城防。隨後,以北王韋昌輝負責天京防務,加強間諜查處和城防。至此,韋昌輝系已經具備了在天京城內反殺東王的軍事力量。
逼封萬歲的事情,歷來有爭議。有觀點認為,記載逼封萬歲的文件,多來自於清朝方面的文件,以及李秀成自述(經曾國藩修改,且秀成當時級別不夠高);而石達開的自述則沒有提過“逼封萬歲”。但是,1856年,天京事變前不久,楊秀清還調楊輔清等人外出作戰,可見,對於天京城內微妙的軍力對比,楊秀清是缺乏危機感的。難道,楊秀清一邊去逼天王攤牌,一邊削弱自身的保衞力量?
造不造反不礙事,你被抓了,只能説明你的力量不足了!因此,我認為,天京事變,對內,在於楊秀清在天京城的力量已經嚴重削弱;對外,在於楊秀清已經得罪了石達開、秦日綱等統兵大帥。那麼,楊秀清真的逼封“萬歲”了嗎?顯然是沒有。為何沒有?因為沒有必要。太平天國的“萬歲”主要是輩分排序而非地位排序,在永安封王的時候。按照年長,洪秀全稱“萬歲”、楊秀清“九千歲”,蕭朝貴因為是洪秀全妹妹的丈夫,因而排在第三,往後諸王依次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