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援朝戰爭: 明朝軍隊到底能上多少人?

文/格洛米

許多小夥伴都對萬曆援朝戰爭頗有疑惑,可能大家比較糾結的就是明到底派了多少人蔘戰?明、日各自的損失又有多大?由於中、日、韓三國史料記載差距甚大,因此很難直接從史料裏面尋找精確答案。而網上也出現一些比較極端的聲音,認為明朝抗倭援朝是勞師百萬,拉鋸戰七年,還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從史料記載來看,明朝第一次抗倭援朝實際派遣部隊四萬人左右,第二次最高達到12萬人,有些許出入也不會相差太大。但總有人信不過這個數字,老想搞個大新聞,所以我們這次就以德服人,以平壤之戰為例,從兩個側面角度入手,來解決大家心中的疑惑:一是明軍與日軍作戰能佔據多大優勢?二是即明軍出征需要多少糧餉的花費?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大家也就明白,勞師百萬這種傻話沒必要信了。

1592年3月,基本上統一日本的日本關白豐臣秀吉調集了三十萬軍隊,以宇喜多秀家為總指揮,藉口朝鮮不肯出兵幫助攻明,於4月發兵進攻朝鮮。其中15萬海陸軍隊直接陸續登陸朝鮮半島,10萬人留守國內,豐臣還給自己準備了6萬人的預備隊。

日軍一路摧枯拉朽,數月之內朝鮮八道全部陷落,朝鮮國王李昖慌忙派使臣前往明朝搬救兵,甚至動了到大明避難的念頭。明朝一開始並不以為意,甚至還有人認為這是朝鮮和日本合謀欺騙大明。但在查明實情之後,明朝派遣了一支由副總兵祖承訓率領的先遣隊先行入朝試探日軍虛實。

萬曆援朝戰爭: 明朝軍隊到底能上多少人?

萬曆二十年(1592年)七月祖承訓率領的3000先頭騎兵因為輕敵在平壤受挫,損失慘重,明朝廷方才知道日軍的實力,因此急調名將李如松赴朝作戰。之所以選擇李如松,一是因為李如松是號稱“萬曆第一大將”李成梁的長子,在當時的明軍將領中也是出類拔萃;另外嘉靖年間負責東南沿海抗倭事務的胡宗憲因讒言被免職後,其幕僚徐渭曾經造訪過李如松,並將他在抗倭戰鬥中積累的經驗向李如松一一傳授。可以説李如松對日軍戰法是清楚瞭解的,這是當時大部分將領不具備的優勢。

萬曆援朝戰爭: 明朝軍隊到底能上多少人?

為了與日軍大部隊對抗,明朝也火速調派各地精鋭部隊前往朝鮮戰場。據《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曆二十年十月初六,明神宗朱翊鈞下令抽調吳惟忠所部南兵和火器手各三千人,遼東兵丁一萬人,薊鎮、保定兩鎮各自精兵五千人,宣府、大同各自精兵八千人以及劉綎所部精兵五千限期開赴遼東。後來考慮到倭寇勢大,又於十一日下旨,選募義務、東陽兩地精兵數千、山西精兵兩千以及保定士兵萬人擔任後援。

而根據當時兵部右侍郎、經略備倭軍務宋應昌編寫的《經略復國要編》記載,至萬曆二十年十二月初八日,薊鎮、保定、遼東、大同、宣府等地部隊大都已到齊,另外還有已到各級將領的家丁千餘人;而劉鋌的五千蜀兵、楊應龍的五千士兵以及薊鎮、山西、延綏等地尚有部隊未到。實際上,收復平壤的主力還是北方邊軍與吳惟忠所率南兵。

與此同時明朝還在戰爭初期向朝鮮戰場輸送了大量火器,包括大將軍炮120位、滅虜炮268位、虎蹲炮37位、小信炮1500餘個,百子銃168架、快槍500杆和三眼銃100個,以及各種火箭、鐵蒺藜、輕車等裝備,在與日軍的作戰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根據柯勝雨的研究,日軍在朝鮮半島的兵力有陸軍十五萬多人,包括:

小西行長的第一軍,18700人;

加藤清正的第二軍,22800人;

黑田長政的第三軍,11000人;

島津義弘的第四軍,14000人;

福島正則的第五軍,25000人;

小早川隆景的第六軍,15700人;

毛利輝元的第七軍,30000人;

宇喜多秀家的第八軍,10000人;

小早川秀秋的第九軍,11500人。

水軍則由九鬼嘉隆率領,約9000人,兼管運送兵員、裝備和糧草。

日軍當時沒有火炮,但是鐵炮(即火繩槍)的裝備率比較高。

萬曆援朝戰爭: 明朝軍隊到底能上多少人?

李如松到達朝鮮後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佔據平壤的小西行長,這一戰的過程和結果可以説沒有太多的爭議,日軍被明軍擊潰,小西行長狼狽敗退回王京。但是明、日雙方的傷亡到底分別有多大?

這個問題中、日、韓三國史料差距太大,不過至少有一點可以確定,日方的史料不太靠譜,動輒就説斬殺上萬明軍,照這個算法,幾撥明軍都不夠他們殺的了。朝鮮的史料公認相對客觀,但是也有互相牴觸之處,明朝史料則是比較模糊,咱們就只能綜合參考估計一下了。

先來看日軍損失,戰後《萬曆邸鈔》中有數字説:“斬獲倭級一千五百有餘,燒死六千有餘,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餘。”這個數字就有些誇張了。《李氏朝鮮實錄》中記載打死日軍一千六百餘人,與前面提到的斬獲數大體一致。戰後日軍在朝鮮的王京統計各部損耗時,小西行長所部只剩下六千多人,損失萬人以上。

萬曆援朝戰爭: 明朝軍隊到底能上多少人?

一般來説,陣斬的人頭數與實際殺敵的數字是有很大出入的,因為有些敵人可能是受傷逃亡後才死,或者由於將領催促進軍士兵來不及斬首邀功,因此這個數字不能代表陣上殺死敵人的人數。但一千五百人的陣斬數也是很驚人的,綜合來看,算上燒死、溺死和被俘、逃亡的,日軍損失人數也至少接近萬人了。

萬曆援朝戰爭: 明朝軍隊到底能上多少人?

再來看明軍損失,當時的兵部侍郎宋應昌的《敍恢復平壤開城戰功疏》中寫道:“陣亡官丁七百九十六員名,陣傷官軍一千四百九十二員名,在陣射死騾馬五百七十六匹。”也就是説明軍傷亡兩千多人。後來他又在《二十三日報石司馬書》中説:“昨平壤傷斃不下千人。”可能是指傷員中又有一千多人傷重不治死亡。李如松也跟朝鮮人説:“我兵為救活爾等,死傷幾三千餘名。”可以看出,中國方面的數據差距不是很大,當場陣亡加上傷重不治身亡可能要接近兩千人,另有大量傷員。

此外,日軍在朝鮮有十五萬陸軍,卻沒有得力干將來救援小西行長,只有大友義統來逛了一下還被炮聲嚇跑了。我猜測可能有如下幾個原因:

日軍攻佔朝鮮八道後,每個軍團分別駐守一道,鞏固戰果,小西行長負責平壤所在的平安道,戰前明朝將領假意求和,給日軍造成假象,使他們沒有迅速集結大軍嚮明朝邊境施壓。

另外,日軍內部其實也矛盾重重,加藤清正素與小西行長不和,支援的可能性不大,小西行長被圍時曾向王京的日軍大老求援,但是他們最後竟然也決定不予支援。

最後,明軍是假意求和之後突然翻臉圍城,整個攻城和追殺過程也只持續了幾天時間,各地日軍就是想支援也來不及。

萬曆援朝戰爭: 明朝軍隊到底能上多少人?

因此明軍以大約二比一的兵力比和一比五的戰損比收復了平壤,憑藉的不是簡單的人海戰術、烏拉衝鋒,而是依靠三個優勢:一是戰前的謀劃和謀略,麻痹了敵軍,為大軍的匯合爭取了時間;二是利用火炮等重型火力,減少了攻城作戰的壓力;三是日軍內部的不和也為明朝大大助攻了一把。這樣看來,明軍與日軍作戰是佔有優勢的,並不需要派遣太大規模的部隊。勞師百萬,笑笑就好。

明朝永樂之後,除了土木堡之戰,我們很少看到出動十萬以上軍隊的作戰行動,不是明朝不想打,而是打仗實在是太貴了。我們先來看一個萬曆援朝一百年前的數據。1472年,成化八年,當時的右副都御史、延綏鎮巡撫餘子俊上疏,建議在河套地區修築1770裏的邊牆,抵禦韃靼人的攻擊。

他給成化皇帝算了一筆賬,當時已是冬天,征討河套地區的明軍都駐紮在延綏,約有8萬人,如果全軍出動並且預備好明年一年的糧草,購買米豆需要銀子94萬兩,草料60萬兩。如果運輸大隊每人運米豆6鬥,草四束,就需要407萬人次,花費又是825萬兩,所以為了省錢,不要打仗,還是修長城吧。

這個數字我看了也嚇一跳,但《明史·餘子俊傳》裏的原文確實是“每人運米豆六鬥,草四束,應用四百七萬人,約費行資八百二十五萬。”總共需要24420000鬥糧豆,這個數字應該是將民夫的口糧算在裏面了。餘子俊可能是為了故意放大出徵的費用,於是只説用民夫運糧而不是馱馬或駱駝。但我們可以設想,即便只是購買糧草就要花154萬兩,以當時的交通條件,其運費也一定會相當高,再考慮各種運輸途中的損耗,實際的花費會非常大。

再來看一個五十年前的例子,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兵部侍郎曾銑給皇帝上疏,請求出塞收復河套地區,他給的方案是率領當地6萬士兵,加上2000山東槍手,趁春夏之交,帶上50天干糧,直搗巢穴,而預計的花費大概在30萬兩白銀,其中糧草費用大約17萬兩白銀,另外還有賞金、薪金等。這麼算的話6萬軍隊打一年就是210萬兩。

但這也只是理想狀態,因為一方面,50天時間不長,運輸費用可以大大節省,這尚且就要30萬兩,如果是長期出征,後勤壓力增大,費用會更高;另一方面邊塞需要防守,邊軍6萬人恐怕不能全數出徵,還需要另外招募軍隊,支付糧餉,又是一大筆開銷。

最後我們來看朝鮮戰場上發來的報道,由於明軍要迅速進軍,一時來不及籌集糧草,因此希望朝鮮能按照5萬軍隊的規模先支援三個月。根據預算,五萬軍隊,每天就需要720石糧食,三個月需要65000石,可當時朝鮮自己也窮,只湊夠了50多天的軍糧,後面的糧草還得明軍自己運。就算按照曾銑的低花費來算,別説百萬大軍,三十萬人恐怕就讓明王朝很難承受,不破產就燒高香了。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碧蹄館之戰後李如松為挽回局勢,一把火燒了日軍在龍山的糧倉,日軍也只得撤退議和,第一次抗倭援朝就此告一段落。所以糧草、後勤的壓力是戰爭各方共同面對的難題,日軍也絕不例外。

《明史·日本傳》中將萬曆抗倭援朝戰爭的結果總結為:“秀吉死,諸倭揚帆盡歸,朝鮮患亦平。然自關白侵東國,前後七載,喪師數十萬,糜餉數百萬,中國與朝鮮迄無勝算。至關白死,兵禍始休,諸倭亦皆退守島巢,東南稍有安枕之日矣。”將日本撤退説成是豐臣秀吉死亡才導致的,明朝喪師數十萬,花費白銀幾百萬兩,還沒有勝算。這可能就是許多人對這場戰爭懷疑的起點。

如果喪師數十萬,那真得派兵百萬,但是根據我們上文的分析來看,百萬大軍,打上七年,花費的糧餉簡直就是天文數字。説白了,喪師數十萬跟費銀幾百萬之間就是完全矛盾的。只花幾百萬兩銀子就能調派百萬大軍,這仗打得成本太低了,明朝真是幸福。

當然還有兵部主事丁應泰彈劾楊鎬和李如梅兄弟的事情,也是類似的話,《明史》中記載丁應泰説“遼兵陣亡已逾二萬,皆喪於如梅兄弟之手。前後費餉六七百萬。又謂鎬與如梅媚倭將清正,與之講和,以私通清正之書進呈。因論鎬所當罪者,二十八事,可羞者十事。”不過後來明朝廷派人去前線調查,並沒有支持丁應泰的證據。此人由於彈劾楊鎬而在朝鮮名聲極差,戰爭結束後,萬曆皇帝將其革職為民,總算是為當時的英雄們挽回了一點應有的尊嚴。

其實不管損失如何,從戰略安全的角度來講,當時援朝是勢在必行的。有一種觀點認為豐臣秀吉入侵朝鮮,只是想讓國內這幫只會打仗的武士發泄一下,順便損耗一下諸侯國力,鞏固自身對日本的控制。這一觀點並無絕對錯誤,但是也想的有點簡單。在日軍順利攻陷朝鮮七道之後,加藤清正的部隊還一度攻入當時的明朝邊境,並與女真部落接戰並且攻佔了幾座營寨,只不過擔心戰線拉得太長陷入險境,於是又撤回了。這裏順便一提,明朝的都司是比衞、所高一級的軍事、地理組織,內陸也有都司,如陝西行都司等,所以奴兒干都司是正經兒的明朝國土。

我們可以設想,豐臣秀吉可能一開始確實沒有真想攻打明朝,但是如果明軍沒有援朝,或者援朝失敗,豐臣秀吉怕是不可能僅僅將魔爪摳在朝鮮半島上的,明朝東北的奴兒干都司和北方邊境都會是他的下一個目標而且有可能直接威脅京城。

在軍事層面,朝鮮半島就是與中國大陸唇亡齒寒,半島有不安全氣氛,北方最能直接感受到。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明朝出兵援助朝鮮不僅出於宗主國義務,也是有明確的戰略考量,只不過其目的主要在於打退日軍,而沒必要一定大創盡殲,主要是實現維護周邊局勢安全的戰略目的。

這篇文章主要以第一次援朝戰爭為例,不得不承認,第二次援朝,明朝打得就窩囊多了,付出了許多不必要的損失,但受財力和邊防局勢掣肘,也不可能派遣太多部隊。其實明朝到底派了多少軍隊,損失有多大,這種問題很難從現有史料得出十分準確的定論,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對當時軍事背景的分析和史料的逐一辨析來儘量還原歷史情況,並且平心而論做出相對客觀的判斷,既不能狂妄自大,老子天下第一,也沒必要過於自卑,活在歷史的陰影裏。

參考文獻

【明】宋應昌,《經略復國要編》

《明實錄·神宗顕皇帝實錄》

【清】張廷玉等,《明史》

柯勝雨,《萬曆東征》,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美)阿瑟·沃爾德隆,《長城:從歷史到神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吳思,明長城的投資與收益,引自《歷史學家茶座·第三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915 字。

轉載請註明: 萬曆援朝戰爭: 明朝軍隊到底能上多少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