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清末一尼姑還俗,嫁給大22歲的丈夫,後生下一子,天下無人不知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經典

王採玉,原名“彩玉”,1864年出生,浙江省嵊縣葛竹村人。王氏的祖先最早是由明朝洪武年間,從奉化連山遷居到葛竹村的。王採玉的祖父王毓慶生有三子兒女,長子名叫王有則,次子王友模,三子王有金,且都是未得功名的國學生。而王有則便是王採玉的父親。

王有則早年的時候以販賣土產為生,因在皖南、浙西等地招集流亡人口,開墾戰亂後棄留下來的荒地而致富,晚年則回到家鄉葛竹村。王有則的原配夫人姚氏,為他生有三子一女。等到姚氏去世之後,王有則又娶了一房妻子,生有一女二子,女兒即王採玉。


王有則去世之後,家道便開始中落,那時的王採玉才十九歲,而自己的兩個弟弟,一個嗜賭成性,一個則患有精神病,全家生計艱難。全靠十九歲的王採玉給別人縫補衣服,賺錢來貼補家用。

後來王採玉嫁給奉化縣曹家田竺某為妻,不幸的是,結婚沒幾年,丈夫便去世了,王採玉又回到孃家寡居。不久後,王採玉就在葛竹村附近的金竹庵開始帶髮修行。自此以後便開始吃齋唸佛,足不出户。

但是讓她沒想到的是,蔣肇聰的到來將改變了她的一生。


蔣介石和母親王採玉

蔣肇聰,早年的時候承繼父業經營“玉泰鹽鋪”,正式成為一名鹽商,並賺取了豐厚的利益,家庭經濟日漸富裕。蔣肇聰的原配夫人徐氏,生有一子一女。後來徐氏病故之後,又續娶孫氏為妻,但不久孫氏也病故了。當時王採玉的堂兄王賢東是蔣家鹽鋪的夥計,深得蔣肇聰信任。蔣肇聰自從孫氏去世之後,總是悶悶不樂,鬱鬱寡歡,王賢東有意撮合自己的堂妹王採玉和蔣肇聰,當然了,他也是希望自己的堂妹能從上一段婚姻的陰影中走出來,迎接新的生活。

於是王賢東便去金竹庵找王採玉,給他説關於蔣肇聰的情況。經過王賢東的一再説媒,在1886年的時候,23歲的帶發尼姑王採玉終於答應嫁給45歲的蔣肇聰為妻。此時的蔣肇聰比王採玉年長整整22歲,老夫少妻,無比恩愛。


蔣介石和妻子宋美齡

公元1887年,即蔣肇聰與王採玉婚後的第二年,王採玉生下一子,他便是我們熟知的“蔣介石”(瑞元),三年後又生下一女,名瑞蓮,又三年,生下次女,名瑞菊(不久夭折),再三年,又生次子,名瑞青(三歲夭折)。

王採玉與蔣肇聰結婚之後,雖然家中寬裕,但是她總是勤儉持家,辛苦耐勞。她也經常資助孃家的老母親和兩個弟弟。


蔣介石

在抗戰時,重慶曾發生過河南人鄭紹發冒人宗親的事情,此人到處説蔣介石的母親王採玉是河南人,改嫁到奉化,蔣介石為他的同母親兄弟。

此時的蔣介石已經是國民黨的最高領袖了,他深知鑑於自己的特殊身世,此事既不能大肆闢謠,也不能採取斷然措施,最後迫於無奈,只好讓戴笠將其軟禁起來。但蔣介石對此事一直都不能釋懷,等到抗戰勝利之後,他便請陳布雷為其在溪口編修蔣氏家譜。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蔣介石還特地囑咐陳布雷:“對於先母的身世,望在家譜內着重提及”。

23歲的王採玉還俗之後,嫁給比自己年長22歲的丈夫,還生下了一位天下聞名的總統,這恐怕是王採玉所不能想到的吧!不過實事求是地説,王採玉與兒子蔣介石之間的那份母子情,着實讓人敬佩!感興趣的讀者還可以去查閲一下哦!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