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在家裏專注自覺地乾點兒“正事兒”真是太難了。尤其是疫情期間,一邊想着開學後別人家彎道超車,一邊看着自己那個……的娃,總是氣不打一處來。
前段時間,有位爸爸偷偷拍下了孩子單獨寫作業的過程,網友大呼真實,紛紛表示:這就是我家娃無疑了... ...
孩子在短短的9分鐘寫作業時間裏,過得無比“充實豐富”、“多姿多彩”:
爸爸走後,在持續了短暫的為時16秒的寫作業後,小男孩開始練習“打擊樂”:敲牆敲了10秒鐘;
接着開始練習“手臂力量”,總共用時1分31秒。
玩得不亦樂乎,終於想起還有正經事要幹,穿插了1分21秒的寫作業時間。
之後又扭過頭開始點牆壁,耗時1分30秒,然後又回到書桌,寫了51秒的作業。
再然後,扭身用手指在牆上揮毫潑墨一番,持續了16秒。
雖然不知道在畫什麼,但應該挺有收穫,因為接下來的42秒,他什麼都沒做,就在椅子上“思考人生”。也許思考累了,他開始積極扭動身體,晃晃椅子彎彎腰,這下有更多血流向大腦,可以清醒一些接着寫作業了吧。
但是他沒有,而且他還做了個重大的決定:我要上廁所!
從開始寫作業到上廁所,總共用時差不多9分鐘。孩子真正用到作業上的時間,卻只有2分多鐘。其餘的6分鐘,都在做無關的事情。
想要欣賞這段又氣又好笑的完整視頻請戳:
把這個視頻轉給同學羣裏那些帶娃的父母們,大家都驚呼:天哪!誰在我家裝了攝像頭?這不就是我們家孩子的日常嘛!!!
不過咱也別隻把槍口對準孩子,不妨先問問自己,誰上班的時候沒放過羊、摸過魚呢?工作的同時連帶着聊微信、喝水、看看網購的發貨進度,在不同的屏幕之間來回切換,甚至一天下來,該做完的工作還沒做完……
保持專注這件事,自己都難以做到,更別提孩子了。
微軟公司2015年做過一個調查,發現如今人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比金魚還短。因為數字化的生活方式,在十多年時間裏人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從12秒縮短到了8秒(金魚是9秒......)。
這份調查報告稱,44%的加拿大人(對,這項調查是在加拿大進行的)真的很難集中精力專注於自己手頭的任務;45%的人在工作或學習時會走神,被一些不相干的念頭分心,或做白日夢;37%的人白天不幹正經事,只能晚上熬夜或週末加班......
而且這個注意力持續時間在不同年齡段和不同性別之間並沒有太大差別(這裏都是指成年人),無論是青年、中年還是老年,65%以上的人都無法長時間保持注意力。
該報告稱,人們注意力持續時間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媒介消費(看新聞、熱搜榜、追劇等)、社交網絡(刷X音、玩微信、豆瓣、知乎、微博等)、使用科技(手機裏的各種APP、玩X-box等)、多個屏幕切換(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
這與2014年英國的一項商業調查結果相吻合:普通人在一小時內會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之間轉移注意力21次。
這種情況是不是很像開頭那個獨自做作業的小男孩呢?在寫作業、敲牆、思考人生中不停地來回切換。所以説,無法專注,是全人類共同的難題,咱們總是盯着孩子,其實自己也沒好到哪去。
不信的話,現在就打開手機,看看每日屏幕使用時間,看到上面的數字,是不是自己都不敢相信呢!
1
為何無法長時間專注同一件事?
有一種説法是現在全世界的人們都在經受工作壓力過大的摧殘,當代人一天接觸的信息量可能比18世紀法國貴族一生中平均掌握的信息還要多,但是我們的大腦還不能習慣這樣的工作量。
來自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大量證據表明,我們天生好奇,容易分心。而且,越來越好玩的新科技也是導致我們更分心的“神助手”,但專注力對我們來説是一種有限的資源,分心本身消耗了我們每天有限的注意力,所以如果我們需要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工作時,往往就會感覺力不從心,效率低下。
這就是為什麼寫策劃案比聊微信難的原因,後者不用動腦子唄——不是我們不想,是我們的大腦不想主動工作那麼久啊。
2
到底是什麼在干擾我們的注意力?
所以想獲得專注力,給自己或孩子創造一個不被打擾的氛圍是很重要的。
工作時電腦跳出“收到新郵件”的提示,以及手機屏幕提示收到新信息,我們的思路就很容易收到干擾。而且大多數人潛意識裏覺得需要在收到郵件、短信、即時消息時立即回覆。所以,解決這個困擾的方法就是,通通拿開。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會干擾我們的注意力?
1、“一心多用”是種自不量力的想象
專注力最大的殺手就是: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習慣一心多用的人可能會覺得自己完成了更多的事,但是一心多用總比一次只專注一件事,總共花的時間要長。
美國心理學協會的多項研究發現,同時處理多個任務或在不同任務之間的來回“切換”會降低工作效率。人們在不同任務之間切換時會浪費時間。當任務變得更復雜或不熟悉時,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來切換任務。
2、“枯燥”,走神利器
為什麼孩子寫作業那麼容易走神,玩玩具的時候就全神貫注?因為寫作業無聊啊。
枯燥的任務會削弱人們的注意力,讓人更容易分心(很顯然寫作業就是其中之一)。當你感到無聊時,幾乎任何事情都比你正在做的事情更有吸引力。
3、能做的太少,卻想得太多
當你發愁這個月房貸還不還得上,早上出來是不是忘記鎖門,老師抱怨你家孩子上網課不認真所以你該怎麼批評他又不打擊孩子積極性的時候,你就很難靜下心來集中精力完成你想要完成的任務。
同樣,當孩子有煩心事的時候,他也很難專心學習。所以我們説,別給孩子太大壓力、別盯着孩子寫作業,不是沒道理的。他把那點僅有的精力都用在害怕上了,哪還有心思看題呢?
4、缺覺
許多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損害注意力、短期記憶和其他精神功能。當睡眠不足時,人的注意力就會分散。那種認為讓孩子玩夠了他就能消停寫作業的想法可千萬別再有了,因為大部分情況下結果只有一個:玩累了,也沒力氣寫作業了,更不要提他能集中注意力了。
3
和孩子一起變得更專注吧!
説了這麼多,想必你一定get到為了更專注地工作或學習,首先我們需要保證休息時間,其次儘可能減少干擾物的存在,也就是説在幹正事的時候,把手機、平板電腦、孩子的玩具、課外讀物等都暫時先收起來。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妙招可以試試。
1、和孩子一起做事
當爸媽在一旁認真工作,孩子一邊寫作業的時候,最容易集中注意力。最討厭的是自己在寫作業,而父母在看電視(感覺不做點小動作都對不住自己)。
像開頭視頻中的爸爸,如果孩子有明顯專注力不夠的問題,最好大家可以先在一旁陪着,別把孩子獨自留下來寫作業。當然,陪着不是指責他哪道題不對,也不是玩手機,最好的方式是大人在一旁認真做自己的工作,或讀書。
2、把任務適當拆分
其次,如果我們要完成的任務很複雜,或者孩子要寫的作業很多,那麼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任務或作業拆分成小份,逐個突破。你們可以選擇先做最難做的,給自己一些挑戰,最後做最簡單的;當然,也可以選擇從簡單到困難的順序,循序漸進各個擊破。
3、時間管理時把專注時間拆成幾個小目標 / 番茄工作法
第三個方法是“計時 小獎勵”。給自己和孩子定個小目標,例如工作或學習半小時,然後停下來休息10分鐘,吃塊巧克力或喝一杯果汁,再繼續。
這種方法其實和現在流行的時間管理法——番茄工作法類似: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後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
給孩子或自己專注工作一段時間的“獎勵”不一定要是物質的。有一款叫Forest的番茄工作法APP,就是在執行一個番茄時鐘後種下一棵樹,如果在此過程中你進入這個APP,這棵正在長大的小樹就會枯死,番茄時鐘重新計算。很多人(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會為了種活這顆樹,而忍25分鐘不去碰手機。
4、多鍛鍊,有助於提高注意力
最後,想要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持續時間,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增加身體鍛鍊。
研究證實,經常鍛鍊身體的人比那些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人注意力持續時間更長。原因是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自主神經系統功能更強,所以大腦的整體功能也變強了。
當然了,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如果不能專心工作或學習,出門跑步十分鐘也會有幫助的。
4
兩個訓練專注力的小神器
最近,正念(mindfulness)的研究在美國相當火爆,甚至不少幼兒教育專家,都在研究如何用正念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靜心、專注。有兩個正念的小遊戲可以推薦給大家,可以幫助孩子快速集中注意力。
1、聽!聲音什麼時候消失?
雖然圖片中顯示的是一隻佛教專用的“佛音碗”(可以找萬能寶,你懂的),但它以及類似能夠發出悠長聲音的器皿,都是讓孩子們集中注意力的神器。
怎麼用呢?讓孩子閉上眼睛,然後你敲一下佛音碗,告訴TA,當TA完全聽不到聲音的時候就舉手。通常孩子會對這樣小小的挑戰感興趣。你還可以控制敲的力度,通過聲音長短讓孩子專注不同的時間。
2、沙漏練習
沙漏是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神器,沒想到正念練習中也可以用到。方法是陪着孩子一起觀察沙漏中細沙“簌簌”落下的過程。可以從1分鐘時長開始挑戰,看孩子是否能夠專注盯着沙漏看1分鐘。如果1分鐘很快挑戰完成,可以接着挑戰3分鐘甚至5分鐘。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與孩子一同練習了耐心以及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