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遼數次揮師南下攻宋,目的何在?不一定是為了消滅宋朝統一天下!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經典

宋朝建立後,宋遼戰爭不斷,宋太宗時期主要為北宋進攻遼朝,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接連遭到失敗。雍熙北伐後,宋朝對遼逐漸由進攻為主轉變為了防禦為主,其後基本上都是在抵抗遼軍的南下。遼數次揮師南下進攻北宋,他的目的何在?是為了將宋朝消滅掉,然後一統天下嗎?還真不一定!


五代時期的遼軍南下契丹政權建立的時間比宋朝早,其建立的時間為907年,與五代第一個朝代後梁建立時間相同。在五代時期,遼軍就曾多次南下。後唐叛將石敬瑭為代唐自立為皇帝,就勾結契丹,以燕雲十六州為回報來求得契丹對其的軍事支持。後遼太宗親率大軍揮師南下,幫助石敬瑭滅掉了後唐,然後又扶持石敬瑭建立了後晉政權。石敬瑭向遼稱臣,自稱兒皇帝,每年向遼朝輸送歲幣絹三十萬匹。


後晉天福七年,後晉皇帝石敬瑭駕崩,晉出帝繼位,向遼朝自稱“孫皇帝”,但是卻拒絕向遼朝繼續稱臣。對此,遼太宗大為惱怒,三次率兵南下滅晉,終於在叛將杜重威等人的協助下,消滅了後晉,俘虜了晉出帝,後晉政權滅亡。此時的遼太宗做好了統一天下的準備,但是因為在數次戰爭中,遼軍養成了攻佔城池後燒殺搶掠的習慣,故使得佔領區矛盾四起,各地叛亂叢生,根本無法維護各地區的穩定,無法實現大一統的實現。最後在被迫的情況下,遼太宗還是下達了撤軍的命令,在北撤的途中遼太宗駕崩,至此遼太宗一統天下的美夢徹底破滅了。


據《遼史》記載,遼太宗在臨死前總結了三條教訓:“一、放縱士兵搶掠,二、強取百姓私財,三、沒有及時讓各節度使回自己的駐地。”這三條教訓看似簡單,卻道出了遼軍為何無法實現統一天下的願望。統一南方,就意味着原先臣民將轉變為自己的臣民,如若燒殺搶掠,那些原先臣民會答應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們會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拿起手中簡陋的棍棒也敢和遼軍拼命。宋初的宋遼戰爭此處的宋初暫定為從宋太祖趙匡胤繼位到宋真宗趙恆第一次御駕親征。宋太祖時期,尤其國家剛剛建立,經濟、軍事上都需要修整,此時的遼朝由於內訌實力也大為削弱,故這一期間宋遼之間未發生大的戰爭。從太宗朝開始,宋朝實力逐漸強盛起來,滅掉北漢後,主動出擊進攻遼朝,至此宋朝初年的對遼作戰拉開了序幕。宋太宗趙光義在位的二十餘年間,宋遼戰爭不斷,既有宋朝主動出擊,也有遼朝南下攻宋,但是基本上每次宋朝都沒佔什麼便宜。雍熙北伐失敗後,宋朝對遼逐漸由進攻戰略轉變為了防守戰略。宋真宗繼位後,遼軍再次南下,真宗迫於第一次御駕親征,後以遼朝的突然撤軍而結束。


澶淵之盟雍熙北伐失敗後,宋軍已經無力再實現收復幽雲十六州的願望,宋太宗趙光義已經有了議和的想法,但是遼朝對此置之不理。宋真宗趙恆繼位後,也曾通過邊境官吏告知遼朝有議和的想法,遼朝同樣是予以拒絕。真宗期間,遼軍多次主動南下攻宋,但是都再也沒有了遼太宗時期的輝煌局面了,雖未失敗,但是也多是與宋對峙,難以取得大的勝利。


1004年,宋遼簽訂《澶淵之盟》,約定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稱宋真宗為兄,這樣的話蕭太后就成宋真宗的長輩了,還有最關鍵的就是宋每年都要給遼輸送歲幣絹20萬匹、白銀10萬兩。澶淵之盟的簽訂,使宋遼之後在幾十年的時間裏邊境安穩,再未出現過大的軍事衝突,一定程度上促進宋遼兩國各自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南下原因再探討綜上所述,契丹政權建立後,一直有着南下消滅南方朝廷,實現一統天下的願望。遼太宗在位期間,遼朝實力雄厚,消滅後晉政權後有望實現統一,但是由於政策上的失誤使得被迫北上撤軍。但是此時遼朝依舊有着一統天下的願望,期待之後再次南下,隨着遼太宗的駕崩,加之遼朝皇族內訌,使得遼朝實力逐漸削弱。到宋真宗時期,宋遼兩國均已經無實力將對方殲滅,因此兩國均轉變了相應的戰略,宋朝主張議和從而來維持邊境安定,遼朝也不再以一統天下為目標,而是想向宋朝每年索取歲幣,使自己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罷了!參考文獻①脱脱:《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②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③徐松:《宋會要輯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