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東方一直都是一個神聖的地方,在中國,有一個古老的帝國,那就是中國,他延續了幾千年的文化歷史極,每一個朝代都曾經極度的輝煌過。而在印度,也同樣是一個超級大國,當時的歐洲對於東方的印度和中國,非常的眼紅,想要有一天能夠佔領這兩個地方,最終英國在經過不懈的努力之後,也是終於將英國作為自己國家的殖民地,但是對於同為大國的中國,卻只能看不能吃,這中間有什麼 原因呢?
當時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説,其實都是待宰的羔羊,當時的印度被莫卧兒帝國統治着,但是他們這個帝國也是已經在末期,當時的莫卧兒對於印度來説,根本無法掌控整個印度。印度的人天生好戰,然後他們就組織了各諸侯一起統領,但是末期,莫卧兒帝國被分成了許多小的邦國。所以英國在來到印度之後,印度的人們似乎有點歡迎的感覺,並且希望英國在這多待一段時間,這樣就可以多賣點軍火,掙點錢,而英國也樂意這麼做,之後便是順理成章將印度變成了殖民地。
還有一點就是印度的位置確實是不好,在古希臘的時候,就有亞歷山大侵略過印度,對於印度來説,在每隔一段時間之後,他就會被入侵一次,對於這樣的情形來説,印度國內的形式也是被歐洲的一些國家記錄在案,在當時歐洲崛起之後,也是找到前往印度的航線。在經過兩方的角逐之後,最終也是英國勝出了,而對於英國來説,只是900人配合印度當地的一些協軍,竟然輕鬆地打敗了印度軍。
之後英國也是將眼光看向了當時的英國,雖然中國有很多條絲綢之路,但是他們對於中國的瞭解實在是太少了,但是他們又嚮往中國的財富,之後便派來接近2萬人,這場鴉片戰爭是打贏了,但是他們卻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殖民清朝,在當時八國聯軍侵入中國的時候,英國一個人根本沒有辦法和七個國家抗衡,只能每個人瓜分一點地方,而當時的半封建半殖民的存在,也是讓英國打消了那個念頭。
雖然如此,但是後來中國各界的有志之士在看到中國的人民出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中國被世界各國瓜分,他們也是開始了反抗,便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一場接着一場,然後在加上各地的農民起義,軍閥各自為王,英國想要殖民中國的計劃也因此泡湯了,畢竟我們國人可以內訌,但是絕不可以讓外人欺負。
其實對於當時的清朝來説,雖然已經衰敗了,但是當袁世凱接任大總統之後,也是堅決的表示優待退役皇帝,捍衞主權完整和領土的延續性,對於一些想要佔據我們國家的侵略者,堅決抵抗。我們國家在經過這麼多朝代的變更和民族的大融合,有着很強的國家意識,雖然清政府腐敗無能,但是全國各地的人民也不可能讓其他國家來殖民我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