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成功,都絕非偶然,短暫的成功靠小聰明,若是想幹出一番事業,必須擁有過人的智慧,古往今來皆是如此。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估計沒有一位大臣不懂,如何能處理好君臣之間的關係,對於古代的大臣來説,絕對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清代的張廷玉把這門學問研究的很透徹。
張廷玉的老爸張英,是康熙身邊的大紅人,從最初的翰林院庶吉士,一直做到禮部尚書,名副其實的一品大員。因此有人覺得,張廷玉之所以成功,全憑父親的關係,不可否認的是,多少都離不開父親的幫助,但這並不是主要因素,能成為清朝歷史上唯一享太廟的漢臣,絕不是鬧着玩的。
康熙在位時期,張廷玉已經嶄露頭角,官至正三品的吏部左侍郎,仕途的頂峯是在雍正年間,為何多疑的雍正,如此信任張廷玉呢?有兩個關鍵原因,一是他身為漢臣,在朝中沒有太深的根基,威脅不了雍正的權力;二是他才幹突出,辦事非常靠譜,秒懂皇帝的心思,這也是務實的雍正最看重的。
雍正能當上皇帝,年羹堯出了不少力,加上他是雍正的大舅哥,軍事才能不容小覷,在邊關立下了無數戰功,很快成為最顯赫的大臣,甚至沒有之一。隨着時間的推移,年羹堯開始膨脹了,簡直忘記自己姓啥,風揚跋扈程度令人髮指。
曾幾何時,雍正也提醒過年羹堯,不知他是沒領悟到聖上的意思,還是假裝不明白,非但不收斂,反而比以前更加囂張,就連總督、駙馬見到他都要跪拜,如果你是皇帝會咋想?即使如此,雍正依然沒起殺心,可能是考慮到他只是一時糊塗,日後會主動改正。
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讓雍正忍無可忍,也註定了年羹堯的結局。有一次,年羹堯按規定入宮覲見,主要是彙報最近的工作,居然主動向皇帝索要賞賜,若只是這樣也罷了,作為鎮守邊關的大將軍,要點獎賞也可以理解,但他對雍正講話都略帶驕橫的語氣,簡直就是找死。
不久後,年羹堯被人彈劾,而且不止一條罪狀,雍正微微一笑,下旨削去了他所有官爵,並將他打入大牢,安排刑部大臣審理此案。當天晚上,雍正召張廷玉入宮,快要進入夢鄉的張廷玉,不敢有絲毫耽擱,穿上官服,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皇宮。
正襟危坐的雍正,沒有繞彎子,直接開口問道:“關於年羹堯之事,愛卿有何看法?他真的該死嗎?”張廷玉好像早就猜出皇帝會這麼問,他沒有絲毫猶豫,回了“死有餘辜”4個字。雍正沉默了一會,示意他繼續説,張廷玉接連列舉年羹堯及幾十條罪名,並且表示功過不能相抵。就這樣,年羹堯被賜死,雍正對張廷玉更加寵信,臨終前還任命他為顧命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