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沙特阿拉伯麥加每年一度的穆斯林朝覲活動現場24日發生踩踏事故,至少已造成717人死亡、超過800人受傷。這是近10年來,麥加朝覲活動傷亡最嚴重的踩踏事故之一。目前還沒有有關中國朝覲者傷亡的報告。
一年一度的麥加朝覲,可謂伊斯蘭教的盛事。來自世界各地和沙特國內的數百萬朝覲者每年朝覲月上旬雲集在僅有幾十萬人口的麥加,,而且要按規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統一的宗教儀式。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朝覲麥加的過程當中,頻頻發生各類事故,導致慘重的人員傷亡,其中大多數是擁擠踩踏事故。由於沙特政府的努力,近十年來並未發生大的踩踏事故,直至昨天。麥加為何一再上演這樣的悲劇?沙特政府又做了哪些努力?
●穆斯林為什麼要去麥加朝覲?
麥加在伊斯蘭教中的神聖地位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約於公元570年出生於麥加城古萊什部落,612年開始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惟有真主”的信仰,遭到麥加貴族的迫害,穆罕默德及其追隨者被迫轉移到麥地那,史稱“遷徙”。630年穆罕默德率兵進軍麥加,麥加貴族首領投降,皈依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為阿拉伯半島的統一、乃至為伊斯蘭教後來在西亞北非更廣泛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從而確定了麥加伊斯蘭教聖地的地位。
穆罕默德早在遷徙到麥地那時就創立了六大信仰和五項功課的教義、教規。其中朝覲就為五功之一。教法要求,凡身體和經濟等條件允許的穆斯林,一生中要去麥加朝覲一次,朝覲日期規定在回曆12月上旬,是為正朝。朝覲必須遵循嚴格的宗教禮儀和程序,包括巡禮天房、駐米納山、站阿拉法特山、射石驅邪(俗稱打鬼)、宰牲等儀式。非朝覲期以外的朝覲稱為副朝或小朝。
前往麥加朝覲,可以説是每個穆斯林一生夢寐以求的宿願。為此,人們不畏艱辛,不惜傾家蕩產。
20世紀初葉,即便是沙特人前往麥加也決非易事。當時從首都利雅得騎駱駝去麥加需要兩週才能抵達。上世紀60年代,每年朝覲前夕,成千上萬的窮苦土耳其人,經敍利亞等國前往麥加,沿途變賣掉隨身攜帶的衣物,作為路費,有的甚至沿途乞討。
現如今,交通的發達、經濟條件的改善,使得許多穆斯林前往麥加朝覲變得容易和快捷,人數也不斷增長。1970年時達到150萬人,1980年突破200萬人。到了2006年,人數已接近300萬人,其中有165萬人來自沙特境外。
●最近30多年來,麥加朝覲一再發生踩踏事故
對於方圓僅有十幾公里的麥加來説,短時間湧入數百萬人,對城市治理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而麥加在過去三十多年的時間裏,很不幸地頻頻發生各類事故,導致慘痛的人員傷亡,其中大多數是擁擠踩踏事故。
1987年7月31日,伊朗朝聖者舉行反美遊行示威,遊行引發了衝突,共有402名朝聖者在衝突中死亡,649人受傷。
1989年7月9日,兩顆炸彈在麥加爆炸, 造成1人喪生,16人受傷。
1990年7月2日,1426名朝聖者在通往麥加聖地的一條地下通道被人潮踩踏致死。這是到目前為止朝覲踩踏事件當中人員傷亡最嚴重的一次。
1994年5月23日,270名朝聖者在舉行“石砸魔鬼”的儀式時被踩死。
1997年4月15日,米納山谷朝覲者在居住的帳篷裏使用液化氣灶時突然颳起大風,引發火災,造成340名朝聖者死亡,1500人被燒傷。
1998年4月9日,在“石砸魔鬼”的儀式當中,因幾名朝聖者跌落天橋引發恐慌,發生了嚴重的踩踏事故,導致180名朝覲者死亡。
2001年3月5日,朝覲者在米納山谷參與投石活動時發生踩踏事故,造成35人死亡。
2004年2月1日,朝覲者參與投石儀式時擁擠踩踏,共造成244人死亡,244人受傷。
2005年1月22日,在投石避邪橋附近發生踩踏事件,造成大約500名朝覲者受傷,其中絕大部分為年邁體弱的老人。
2006年1月12日,再次發生大規模踩踏事件,造成362名穆斯林死亡。
●踩踏事故頻發的原因是什麼?
根據伊斯蘭教法,穆斯林有兩種朝覲儀式,即正朝和副朝,其意義不可同日而語。在正朝期間,前往麥加完成朝覲儀式的穆斯林可以得到“哈吉”的尊稱,而副朝期間則無此殊榮。這客觀上激發了全世界的穆斯林在此時前往聖地朝覲的潛在動力。
麥加朝覲的儀式共有7天,其中第3、第4與第5天均有投石儀式:朝覲者需要向當地的三根石柱投擲石頭,代表驅走當年搜擾易卜拉欣的魔鬼。只是第3天只需向一根石柱投石,其餘兩天則是三根。
投石儀式是朝覲中最具風險的一部分,因為朝覲者會蜂擁而上,爭取將七塊石頭分別投中三根石柱。根據傳統,射石儀式只能在正午至日落進行。儀式的時間限制和對以前悲劇的擔心,許多朝覲者力求儘快結束儀式,結果導致悲劇不斷髮生。
除了宗教因素,從自然環境和城市條件看,麥加同時接待大批朝覲者的環境和條件也並不優越。麥加地形以山地為主,麥加城位於兩條山脈之間的峽谷裏,雖然交通還算便利,但是城市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長期以來,麥加城區,尤其是老城區街道狹窄,房屋擁擠,人口密度很大,幾百萬人同時聚集其間是存在潛在危險的。這種狀況在上世紀60年代後雖逐漸改觀,但麥加的城市交通和基礎設施仍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朝覲者的各種需求,成為麥加城市公共安全的隱患。
並且,每年到麥加朝覲的數百萬穆斯林來自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雖然同為穆斯林,都是為履行神聖的宗教義務而來麥加,但他們的民族、語言不同,教派、政見亦有差異,對麥加城市和朝覲者的安全也構成威脅。
●為了防止踩踏,沙特已經足夠努力了
21世紀最初幾年,麥加頻頻發生的踩踏事故,使得沙特承受了很大壓力。為了使朝覲能夠安全進行,沙特和麥加市政府都採取了危機管理措施。
沙特政府部門有朝覲部,專門負責朝覲活動的全面管理。政府的其他部門也分別參與與朝覲活動有關的某一方面事務。
2006年1月踩踏事件之後,沙特政府與國外大學和高科技公司合作,建立了先進的危機管理信息與預警系統。該系統與安裝在米納查馬拉特橋、米納帳篷區和聖寺內外的上千個攝像頭相連,可以實時監測朝覲者的情況。更重要的是,該系統還能根據影像信息分析朝覲者的人羣密度、人流走向和移動模式並結合紅外電子感應器探測人羣熱度,及時提供科學的預警信息,為管理者決策提供可靠依據,以便事先採取應對措施,疏導擁擠的人羣。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朝覲活動中發生擁擠踩踏、火災等突發事件,沙特和麥加市政府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麥加的基礎設施建設,以滿足日益增加的朝覲者的各種需要。
首先,沙特政府多次擴建了聖寺內外的廣場及設施,使現在的聖寺及廣場面積達幾十萬平米,可以同時容納更多的朝覲者參拜聖寺、轉天房、摸玄石和舉行大規模宗教儀式。其次,不斷完善、升級麥加通往米納平原和阿拉法特山的交通設施,尤其是新查拉馬特大橋將從根本上改變該地段橋面窄,人流大,容易發生擁擠、踩踏的狀況。該橋全長11公里,經過5層分流,可以同時通過50萬人。
2006年踩踏事故發生後,沙特政府拆除原有的投石打鬼橋,在原址上新建4層的新橋,以增大投石場的面積。並且計劃未來將橋增到10層,同時增加一個投石場的入口。如今投石場已有多層,有電子提示牌指引朝聖者去人少的層。同時,投石場還實現了進出人流的分流。
解決了基礎設施問題,沙特還在限制朝覲者的人數。為了將每年朝覲者的人數限制在一個適當的範圍內,沙特已經形成了按國分配朝覲者名額的機制,即根據每個國家的穆斯林人數,每100萬人給1000個名額,這些人可辦理赴沙特的朝覲簽證,合法入境。
通過這些措施,沙特政府大大提升了在危險地段和時段預防各種突發事件的水平和能力,其直接效果就是從2006年以後,雖然朝覲人數繼續增加,但朝覲期間再也沒有發生過踩踏事件,直至此次踩踏事故發生。
此次踩踏事故的原因,可能也是沙特官方始料未及的。根據衞生大臣法利赫説,事故是由於人羣擁擠和一些朝覲者未按照疏導要求行事所致。沙特內政部新聞發言人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事故發生主要是由於人羣擁擠導致人流逆行,發生衝撞,引發踩踏。
儘管沙特在現場的監控、疏導、限流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是如何應對突發情況導致的踩踏,在未來還會繼續着考驗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