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林直言,“極致誇張的營銷手段,短期內確實能吸引用户和媒體的關注,但品牌也會因此揹負兑現承諾的壓力。一旦產品體驗不及預期,品牌很可能遭到流量的反噬。”範文清表示,“在用户運營上,造車新勢力確實給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玩法。不過,用户運營成本的不斷增加是造車新勢力面對的新難題。”
30、50萬元的新能源汽車究竟能否和百萬級豪車抗衡?裴達軍表示,“單從產品角度看,造車新勢力在智能網聯、三電系統方面的進化極大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具備一定的性價比優勢。”“但豪華車之所以為豪華車,並非全靠配置堆砌,品牌溢價也是決定價格的重要因素”,王國信説。
日前,造車新勢力迎來新品上市潮。為提高新車關注度,一些“豪放派”的品牌掌門人紛紛開啓“狂熱自誇”模式:45.98萬元的理想L9已經成了“500萬(元)以內最好的家用旗艦SUV”,31.98萬-37.98萬元的問界M7“將完全超越豐田埃爾法、雷克薩斯LM等百萬級豪車”……
相比之下,“婉約派”掌門人的措辭則略顯“含蓄”:小鵬G9只是50萬元以內最好的SUV,蔚來ES7也只是40萬-50萬元級配置的天花板。
車壹傳媒聯合創始人兼總編輯 楊小林
不論豪放派還是婉約派,他們所承諾的高標準產品和服務,確實狠狠地為品牌收割了一波關注。不過,“極致誇張的營銷手段,短期內確實能吸引用户和媒體的關注,但同時品牌也會因此揹負兑現承諾的壓力。”車壹傳媒聯合創始人兼總編輯楊小林表示:“一旦產品體驗不及預期,品牌很可能遭到流量的反噬,淪為笑柄,俗稱翻車;從積極的一面考慮,這也算是一種反向激勵,因為市場和用户會用實際行動來投票。”
作為造車新貴,新勢力的營銷模式確實與傳統汽車品牌大相徑庭,這種“創始人直面用户,創建私域空間,通過種子用户漣漪式擴散”的營銷模式,似乎已成為造車新勢力的首選。“造車新勢力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大規模系統化傳播,所以轉而利用社交媒體炒作話題。”楊小林直言,“歸根到底還是窮。”
正因如此,在品牌林立的市場中,造車新貴們只能抓住一切機會製造話題“蹭流量”,從而獲得市場的關注和用户的訂單。
《每日經濟新聞》汽車頻道主編 範文清
“在用户運營上,造車新勢力確實給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玩法,顛覆了以往的營銷模式,這是值得肯定的,不過,用户運營成本的不斷增加是造車新勢力需要面對的新難題。”《每日經濟新聞》汽車頻道主編範文清表示。
在明鏡pro&飛靈汽車總編輯王國信看來,“一個品牌在發展的各個階段,營銷策略往往會有所不同,創始人和用户面對面,只是用户思維的初級階段,當品牌發展壯大後將很難維持。”
明鏡pro&飛靈汽車總編輯 王國信
對此,楊小林也表示認同,“真正走向成熟的豪華品牌,基本都具備獨有的品牌調性和宣傳風格,擁有固定的用户和粉絲羣體,在宣傳方面具備專業的營銷團隊和充足的預算,不再需要通過對比或誇張的言論製造噱頭。”
回到產品本身,30、50萬元的新能源汽車究竟能否和百萬級豪車抗衡?“單從產品角度看,造車新勢力的新能源產品屬於新物種,在智能網聯、三電系統方面的進化極大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具備一定的性價比優勢,但不及宣傳的那麼誇張。”《車市裴聊&兵車行》總編輯裴達軍表示。
《車市裴聊&兵車行》總編輯 裴達軍
但從品牌力方面來看,“造車新勢力肯定不敵百萬級豪車品牌,”楊小林表示,“豪華品牌在幾十、上百年的歷史傳承和文化積澱中,塑造出了獨特的品牌故事和創始人精神,這些很難在短時間內被超越。”王國信也認為:“造車新勢力的部分硬件配置可以達到豪華車水平,但豪華車之所以為豪華車,並非全靠配置堆砌,品牌溢價也是決定價格的重要因素。”(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夢宇)
相關閲讀:
財經類汽車媒體主編談:疫情決定拐點,下半年車市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