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和CVT的手動模式,有何本質區別?

AT變速箱與CVT變速箱手動模式,本質區別還是很大的,AT變速箱檔位變換是通過切換不同齒比的齒輪完成。CVT換擋也是通過改變傳動比來達到的,但是CVT變速箱減速並不是通過齒輪完成的,而且手動模式也只是模擬出來的檔位。因此CVT變速箱手動模式是通過改變主動盤與從動盤直徑來實現的。

兩個變速箱雖然都具備手動模式、而且駕駛方法相同,但是內部原理確是不一樣的。我們看看AT變速箱內部構造:

AT和CVT的手動模式,有何本質區別?
AT變速箱變速裝置由行星齒輪組與換擋離合器組成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實現動力換擋,換擋時動力損失小沒有間斷。而換擋原理就是通過多組離合器片分合來控制行星齒輪組的工作方式,從而改變傳動比實現換擋。

AT和CVT的手動模式,有何本質區別?
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工作原理有一定的魔性,行星齒輪組由三個基本原價組成,齒圈、行星輪及支架、太陽輪。這三個原件組成一個行星排,其中齒圈的內齒與行星輪齧合,行星輪裝在行星輪支架上,行星架固定時,行星齒輪可以自轉,行星架沒有外力時則行星齒輪與行星架一起繞太陽輪轉動,這就是公轉。同時行星齒輪的內端與太陽輪外齒齧合,因此只要改變其中一組齒輪的轉速就可以改變另外兩組齒輪的轉速,因此可以獲得不同的減速比。

AT和CVT的手動模式,有何本質區別?
例如主齒圈固定不動,太陽輪輸入動力,作為主動輪,這時候行星架就是被動輪,這是一個減速組合,太陽輪輸入動力、行星架輸出動力,傳動比在2.5-5之間。如果把動力輸入輸出改一下,行星架主動,太陽輪被動,這樣的組合就是增速組合。太陽輪轉速遠遠高於行星架轉速。若果太陽輪固定,齒圈主動,行星架被動,依然是減速組合。可以看出來行星排可玩性高,因此通過多組離合器片控制不同的行星排就達到了換擋目的。

比起AT變速箱,CVT變速箱換擋原理更簡單,實用。

AT和CVT的手動模式,有何本質區別?
CVT變速箱與AT變速箱前端基本是一樣的,動力輸入部分都採用了液力變矩器,不同的地方就是減速部分。CVT變速箱減速部分由主動輪、被動輪、鏈條組成,不需要複雜的齒輪組。

AT和CVT的手動模式,有何本質區別?
上圖就是CVT無級變速的原理,主動輪與被動輪直徑都是可以無級改變的,壓緊機構對主動輪被動輪實施不同壓力時,輪子的直徑就會改變。因此換擋時只要控制壓緊力來改變輪子的直徑就可以了。例如低速擋時主動輪直徑小於被動輪直徑,高檔位時主動輪直徑大於被動輪直徑。

AT和CVT的手動模式,有何本質區別?
因為兩組滑輪直徑可以隨意改變的,因此理論上有N個傳動比,N多的檔位。CVT傳動過於平順,沒有激情、反應速度慢,為了提高駕駛樂趣營造運動感、提高變速箱反應速度,有些廠家就人為的模擬幾個檔位,不同速比做上不同檔位標記,換擋時可以直接鎖定對應的傳動比甚至可以營造出換擋頓挫感,其實這一切都是模擬出來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55 字。

轉載請註明: AT和CVT的手動模式,有何本質區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