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户端8月13日電 (孫慶陽)人類自古棲水而居,沿江沿河一直是城市文明的主要聚居地。今年受暴雨水災影響較嚴重的河南省,很多城市就是沿水而建。而今,湖北省強降雨仍在持續。
如何加大城市水流域整體規劃治理?如何改造濱水空間,在暴雨來時增加泄洪空間與能力?就此,中新經緯客户端採訪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航天三院總體部城市治理首席專家段霞。
如何改造城市濱水空間?
“城市濱水空間包含了城市水系、兩岸綠帶、相鄰道路和街區四個組成部分。”段霞分析,傳統意義上的水空間治理,通常只是水利、環衞、園林部門的工作,如保持流量、防洪防澇、淨化水質、河岸綠化與污染治理。
段霞進一步強調,基於整體性治理的水空間優化,包含了對河湖水系自然生態與城市經濟社會環境有機融合適應的複雜系統的認識與理解,既要修復水泥叢林城市破壞的河湖水系自然風貌,恢復其自我循環、自我修復、涵養大地的生態功能,又能與時俱進的表達城市歷史文化科技進步成果,有利於形成集城市宜居休閒、生態環保、經濟產業、歷史文化於一體的多功能混用的空間格局。同時,段霞給出幾點建議:
1、河道一級擋牆和二級擋牆間以休閒、景觀等綠地為主的區域,在無雨期供市民休閒的公共活動場所,在暴雨時變身為蓄水庫,還可以自動升降防洪提壩,雨洪期抬高擋水板。在保證水岸兩側行人迅速逃生的前提下,高水位時可以被淹沒為蓄洪區域,使整個河道蓄水空間增加1-2倍。
2、一些人口規模密度大的特大超大型城市可以考慮使用輕質大流量排水泵,建地下巨型蓄水槽。遇特大暴雨時,自動裝置開啓將暴雨引入地下巨大水槽,如長30公里、寬300米、高3米的水槽,可容納270萬立方米的蓄水量,可抵禦最大200毫米降雨量時北京全境暴雨2小時。
3、收集利用好每一滴雨水污水,將球場、公共停車場、屋頂等改造成多功能蓄水池,暴雨時留住雨水污水,有序排放到處理廠,處理完畢再流入河湖或再生利用,避免暴雨下裹挾動物糞便、化學垃圾直接流入江湖的污染。另外還可以學習德國經驗,要求建築物安裝雨水利用裝置,徵收雨水税。
4、下大氣力改善水質,將河牀改用半防水滲漏石質替代河湖堤岸和水底用的全防水滲漏建築材料,讓水體能與大氣、砂石、水草充分接觸,提高含氧量以充分淨化水質,恢復多種生物棲息環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水體循環,可以從根本上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涵養河牀下久已乾涸的土地,恢復城市河湖水系的自然流向、自潔和生態自我修復能力,減少城市熱島效應和水患災害。
開放水岸河岸
“最大限度地開放水空間,充分利用河岸步道,滿足不同人羣的親水及活動需求,對水岸交通資源和路權進行優化配置。”段霞分析,把河岸步道作為慢行可達人行道,增加從河岸到跨河橋樑的連通旋梯,增設地鐵站、公交站、停車場指路標牌,鼓勵在水道沿線附近新建、改建停車樓,控制換乘車輛停車價格,引導人們換乘地鐵、公交,並通過水道沿線的步道、自行車道實現換乘,或者回家、上班的最後1公里路程。
以北京為例,據段霞解釋:“在充分滿足泄洪功能的前提下對水道加以綜合利用,在適航區域開通小型水上巴士,如早晚高峯甚至可開設北京城區至城市副中心的班船,或者沿水道架設軌道交通,實現濱河空間交通的可達性和工具的多樣性。”
改變水岸建築多背水而建的傳統思路,以儘可能以少的投入和資源能源消耗,修建市民易於接近水邊的公共空間,使之成為綠色環保、水再生利用、新能源新技術的學習體驗空間,綠色、健康、安全的新生活方式的休閒體驗空間。(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