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黎筍上台,10萬人被捕入獄,軟禁8名老將軍,全國安插親信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綜合

黎筍作為20世紀50—80年代越南歷史的重要人物,其發跡歷史也值得關注。他是如何在眾多競爭者中爬上高位的,又是如何鞏固自己的權力的?見風使舵與不擇手段是他的特點。與胡志明、武元甲等人不同,黎筍從參加隊伍以後,一直在中南半島地區工作,組織武裝鬥爭,還曾多次被捕入獄。這樣的資歷也奠定了他未來走向權力頂峯的基礎。
1946年開始,抗法戰爭開始。胡志明的武裝力量主要依託越北山區進行戰鬥,黎筍則被派往了更加艱苦的南方地區。這基本相當於重新拉起一支隊伍,一切從零開始。但他不僅在法軍和偽軍的無數次圍剿和抓捕中活了下來,還壯大了越南方的鬥爭力量。他可以被認為是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創建者之一。也正因為如此,他得到了一支支持自己、忠於自己的力量。
奠邊府戰役後,法軍部隊遭到重創,但越軍力量有限,也無法繼續取得勝利。1954年日內瓦會議後,雙方以著名的17度線作為停火線,北越控制的武裝力量和南方民族陣線的軍隊都要撤到線以北。但黎筍仍舊要求自己留在南方堅持工作。
雖然在後來,黎筍和他的手下以親蘇派而著稱,不過在這時他們實際上是被俄國人——確切的説是赫魯曉夫出賣了。赫魯曉夫上台以後,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和後期廣泛的推行所謂“緩和道路”,其實背後是想和美國達成對世界的共同統治,為此不惜放棄對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甚至出賣這些國家的利益。
如為了增加與美國、法國“緩和”的籌謀,創造緩和氛圍,赫魯曉夫多次向越方施壓,要求其放棄在越南南方的武裝鬥爭,“解放陣線應該走出森林,交出武器,進行公開的宣傳”。赫魯曉夫甚至以減少甚至中斷對北越的物資援助作為要挾。當然,減少武裝鬥爭的南方解放陣線並沒有得到對手對等的“和平”,美法支持的南越偽軍毫不留情地對他們舉起了屠刀。很明顯,放下武器乞求和平,那可真就“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
黎筍得以回到了北方,但他相當多的手下卻倒在了南方。不過,這並不妨礙他通過巴結俄國人——無論是赫魯曉夫還是取而代之的勃列日涅夫——鞏固自己在北越的力量,他沒有去計較俄國人的行為,但卻看到俄國勢力的支持對他上台的重要性。其不擇手段的鑽營能力,擊敗了眾多對手,而隨着胡志明因為健康問題逐漸衰老,精力充沛的黎筍和手下更是奪取大權,幾乎把胡志明架空了——他更多的成為了一個偶像式的角色,而不是軍隊的實際指揮者。
胡志明去世後,黎筍終於走上了北越的權力頂峯。從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黎筍用一輪又一輪的清洗活動清除自己的對手和“不聽話者”。有10萬餘人在其清洗活動中入獄。朱文晉等8名與黎筍不和的老將軍雖然因為威望很高,沒被投入監獄,但也被撤職,處於監控和軟禁狀態。
戰功赫赫的武元甲也被排斥出了軍隊指揮層,給了個閒職——這倒是和蘇軍的朱可夫結局十分相似。朱可夫在衞國戰爭結束兩年以後,就被丟到了偏遠的烏拉爾軍區當了個空頭司令,指揮過千軍萬馬的元帥最終手下只有幾個三流師和一堆物資儲存倉庫。而在完成清洗的同時,黎筍在越南全國安插自己的親信,甚至還從東德學來監視技術來打擊反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