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精神病患者頻繁假出院 此騙保行為是雙贏?

  精神病患者頻繁假出院,此騙保行為是雙贏?最近,有媒體報道了一件離奇事,廣西合浦精神病院為數十名患者重複辦理出入院手續,一位患者甚至在兩年間有超過10次的出入院記錄。蹊蹺的是,這些患者有不少都長期住院,根本未曾出院。醫院這麼煞費苦心,圖的是什麼?

  要點速讀1在套取新農合的案例中,患者贏不贏無法斷言,醫院一定贏了。2新農合是基層醫療機構的大蛋糕,一旦發現有騙保行為,要果斷取消醫院的定點資格。頻繁出入院可以把住院天數清零,有利於新農合的報銷

  周斌謀住在精神病醫院已經2年了。但他的母親突然發現,2年來未曾跨出醫院大門一步的兒子,竟然一共辦理了13次出入院手續,檢查了13次梅毒、乙肝兩對半和丙型肝炎抗體。“所有的資料加起來,足足有10斤!”

  周斌謀不是個例。在廣西北海市合浦精神病醫院,明明一直在住院,卻頻繁“被出院”的患者,至少還有40位。這40位病人及其家屬,均不知曉這一內情。每一次進、出院,都會產生一本幾十頁的病案資料,這些資料是需要患者的監護人簽字的,而這些簽字除了第一次入院和最後一次出院,其餘均為偽造。

  問題來了。合浦精神病醫院如此苦心孤詣、隱瞞家屬搞假出院,目的何在?

  根據《合浦縣新農合按牀日付費工作實施方案(2015年修訂)》,合浦精神病醫院住院患者,因住院時間不同,分4個階段報銷,1至2天每天330元;3至12天每天220元;13至28天每天210元;28天以上每天180元。不難看出,住院的時間越長,每天可報銷的金額也就越少。換句話説,每次辦理出入院手續,住院天數就會清零,可以享受更高的報銷金額。

  住院的時間越長,每天可報銷的金額也就越少

  這種騙保行為,是患者和醫院雙贏?

  在事件披露後,有不少網友站在醫院這一邊,認為雖頻繁出院、弄虛作假是錯的,但能讓患者,尤其是弱勢的精神病患者獲得更多的報銷額度,不是挺好的嗎?出院只是一個計謀,醫院和患者在這一進一出之間,實現了雙贏。

  合浦精神病醫院也覺得挺委屈,他們公開聲稱自己沒有騙取新農合報銷的空間。遺憾的是,合浦精神病醫院是一家前科累累的醫院。該院醫保科科長,該院藥劑師,甚至包括該院的收費員,都曾因為騙取新農合基金而受到刑事、行政處理。


  在這起事件中,患者贏不贏尚不清楚,醫院一定贏了。

  新農合的報銷流程是這樣的:當地的新農閤中心,直接將醫療款項打到醫院賬户,然後,患者或家屬在醫院的新農合窗口直接報銷。但目前的信息,尚不清楚精神病院是按哪種算法向病患提供補償款項。最壞的情況是,醫院通過“假出院”向新農閤中心多要錢,結果卻給病患及家屬少報銷。

  新農合報銷是先把錢打給醫院

  這種飽含惡意的揣測並非沒有可能,一個巨大的疑問是:假如醫院真是替患者考慮,想幫助他們多報銷一點醫療費用,這種“好事”怎麼可能不告訴病患家屬?反而偷偷摸摸地偽造簽名?

  為什麼説醫院一定贏?且不説在真實報銷款上是否有出入,單是頻繁出入院而憑空多出的檢測項目,就足夠醫院大賺一筆。每一個患者在每次入院時,都要接受諸如梅毒、乙肝兩對半和丙型肝炎的檢測。第一次入院時,檢測這些或有必要,可這些患者根本沒離開醫院,一而再再而三的檢測,根本無意義。當然,對醫院而言,這是有意義的,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假出院只是手段的一種,套取新農合花樣百出

  用頻繁出入院這種套路,來套取新農合資金並不新鮮。近年來,各地為控制醫保費用開支(壓力太大),對人均住院費用、住院時間、年度費用總額等均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限制,有了這些限制後,以“頻繁出入院”來套取新農合資金開始流行。

  還是廣西,今年8月,南寧市邕寧區蒲廟鎮衞生院通過假出院套取新農合資金案發,共涉及到200多患者,每個患者均有2次以上住院記錄,且兩次住院記錄相隔在一兩天之內。

  從更大層面來看,假出院,只是套取新農合資金的一種,其他方式還包括:1、直接開具虛假住院發票;2、變通藥品名稱或者醫療服務收費名稱;3、篡改不符合報銷範圍的外傷住院信息;4、非參保人員冒用參保人員信息;5、靠虛假處方列支費用。總之,手法不一而足。

  去年,貴州安順破獲系列騙取新農合資金案件,涉案金額高達3400萬,當地一些新農合醫療定點機構以“看病專車接送”、“住院伙食免費”等“好福利”招攬病人,背後卻通過偽造病歷、虛構治療過程、虛開賬單等方式大肆騙取新農合資金。

  根據國家衞計委、財政部的通知,2016年,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人均補助提高到每人每年420元。門診和住院報銷比例分別提高到50%、75%。這是好事,但隨着這塊蛋糕越變越大,如何應對騙保行為,也成了頭疼的問題。

  誰動了新農合的奶酪?尤其需要提防基層醫療機構

  2015年,在貴州省六盤水市135家被抽查醫療機構中,發現涉嫌套取新農合資金的有107家,問題查出率76.3%;安順市的抽查結果更驚人,套取新農合的醫療機構佔比100%。而這些被查出問題的醫療機構,基本都是縣級醫院以下。

  湖南衞生部門一位負責人透露,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後,鄉鎮衞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基本告別了“以藥養醫”模式,收入鋭減,而新農合這樣的保障性資金幾乎成了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是基層醫院的主要營收來源,是大家必須爭搶的“蛋糕”。

  在這種創收壓力下,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對新農合的“熱情”甚至達到了駭人聽聞的程度:在以往的案例中,甚至發現一些基層醫療單位規定,對於套取的新農合資金,按照套取的金額由醫院與相應造假科室以2:8的比例進行分成。

  客觀地説,新農合政策自2002年實施以來,確實緩解了一些人尤其是一些農民看病難的問題。現在,它已經成長為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但因為新農合主要服務於農民,所以它天生就應該紮根在基層醫療機構,現在,基層醫療機構套取新農合的現象如此惡劣,最關鍵的解決辦法是,死死抓住他們的命脈:新農合的定點資格。一旦發現有套取新農合的行為,只需要取消醫院的定點資格,對醫院而言就是滅頂之災,這個威懾力是能夠起到一定作用的。

  在騙取新農合資金這種事上,“贏”這個字很扎眼。即使某些患者真的多報銷了一點費用,也是對其他患者的不公平。總盤子就這麼大,你多了,他就少了,而且造假會造成太多的資源耗散,這是無意義的,純粹給醫院創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07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話題:精神病患者頻繁假出院 此騙保行為是雙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