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發脾氣,其實是在向父母求助,別讓你的無知毀了孩子一生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綜合

孩子一直都被父母寄予厚望,有許多父母對孩子都會有特別嚴格的要求,也希望孩子聽話一點好好學習,但是孩子也有鬧脾氣的時候,孩子不一定能懂得父母的苦心,而且父母也不一定能理解孩子,因此孩子與父母就會有衝突和矛盾了。

最近同事向我們抱怨説她女兒最近脾氣有點大,經常和她鬧脾氣,説也説不聽。有一次早上起來女兒突然就説不想去學校,但是當時的時間有些晚了,她怕女兒來不及吃早餐,所以也沒仔細詢問原因,就催促孩子去洗漱吃早餐了。但是女兒就開始耍無賴,就是不起來去洗漱而且開始大哭,我同事迫於無奈,只能先哄好女兒,再勸女兒去學校。

然後前一段時間因為功課不會做,她的女兒又鬧脾氣説週末不想去補習了,想在家休息不想出去。她也只能好好的和孩子分析其中的道理,誰知道她剛開口,孩子就開始耍脾氣,根本不能交流,這也引起了我同事的不滿,覺得孩子太不懂事因此也發起脾氣罵了女兒。她女兒聽了之後直接生氣的跑回了房間,她在門口叫了好久她女兒就是不開門,直到爸爸回家了之後才把她女兒哄出來,但是女兒也因為這個事情好幾天沒理她。

其實這樣的事情也特別多,有許多的家長都會有這種憂慮,總是不明白孩子怎麼總是有不如意的地方,總是愛鬧脾氣。而且在家長眼裏,孩子們生氣的理由大多數都不是因為很嚴重的事情,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這就導致父母更不理解孩子們生氣的理由了。

就像是另一位媽媽,她説那天去接她的孩子的時候就看見孩子的臉色很不好,好像很生氣的樣子。之後她的兒子和她説,今天值日的時候本應該是他擦黑板,但是另一個小朋友和他搶着擦黑板,最後他們兩個因為這個事情爭執起來,之後還是老師過來把他們兩個人分開的。他的媽媽覺得這並不是很大的事情,為什麼就會那麼生氣和氣憤。

許多的父母都覺得自己孩子經常發脾氣會不會以後有暴力傾向,或者是心理有問題,也害怕如果沒有解決,以後會不會更嚴重。也正是因為父母們對於孩子發脾氣有抗拒心理,所以每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們往往都會先去哄孩子,讓他穩定下來,而不是去探究孩子鬧脾氣的原因。發脾氣,是孩子表達內心不滿的途徑,所以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要覺得煩躁,這反而是父母瞭解孩子的途徑。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去做呢?

1.讓孩子學會表達

表達情緒不是一件壞事,父母不要覺得孩子不生氣是一件好事,正常的孩子都會有一些情緒,而且孩子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才會知道自己的孩子會對哪些行為不滿,這樣才有利於孩子與父母關係的和諧。

2.對孩子換位思考

每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父母首先不是要制止或者也發脾氣,而且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看看如果是自己經歷這個事情,自己會不會不開心會不會發脾氣,換位思考這個方法是解決矛盾的好方法。有時候無法理解,是因為事情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所以父母要多剋制自己的脾氣,多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當孩子發脾氣後,父母先不要和孩子對着幹,這樣不利於解決問題。可以等孩子情緒平靜了再和孩子討論一下為什麼會生氣,生氣想表達什麼,是想讓父母明白什麼,這樣做更有利於父母與孩子相處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