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已經看過寅哥的CX-30評測了,在視頻中他着重講解了CX-30的設計以及日常駕駛感受。至於這台SUV有沒有繼承馬自達的運動基因,今天就由江湖人稱“賽道小王子”的我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它在賽道上的表現,看看它都有哪些過人之處!
眾所周知,馬自達有個特別響亮的外號叫“東瀛寶馬”。之所以它能獲得如此稱號,其實就是因為它的操控特性。一直以來,無論是馬自達的前驅車還是後驅車,都採用了更加靈活的車尾調校取向。也正因如此,馬自達的車型在激烈駕駛時總能帶給你類似後驅車的操控快感。
既然如此,同樣是由馬自達出品的CX-30按理説也應該如此。可實際體驗下來,CX-30哪怕在關閉了ESP的情況下,也沒能向以往的馬自達一樣展現出活躍的車尾姿態。顯然,這會對車輛極限狀態下的駕駛樂趣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不過,你也不用為此感到遺憾,因為CX-30的底盤在操控功力方面,相比以往是得到了全面進步的。在賽道試駕過程中,廠家特意安排了一段虛擬的緊急變線,也就是要在短時間內多次變換車頭方向。要知道,曾經的馬自達車型,在面對這樣高速緊急變線的環節時,大概率會因為車身重量的快速轉移出現鐘擺效應,也就是車尾會順勢出現打滑的情況。雖説這種車身姿態會提升駕駛樂趣,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説,可能更多帶來的卻是恐懼吧。
但由於CX-30不再是以往的“甩尾”調校取向,所以在緊急變線中,車尾便會非常服從車頭給予的“指令”。與此同時,車頭對於方向盤的響應也十分迅速,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變換車道的動作。這種優異的瞬態表現着實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
而在穩態操控方面,大家就不要對一台SUV有太高期望了。哪怕它在速度允許的範圍內會十分服從駕駛員的指令,但只要一突破極限,它還是會以一種略微推頭的姿態告訴駕駛者:“你該收一收了”。
無論是次時代馬自達3昂克賽拉,還是今天要説的CX-30,它們均採用了前麥弗遜,後扭力梁的懸架構造。這相比於上代車型的獨立後懸來説,從結構上看肯定是“縮水”了。於是,這套扭力梁懸架便直接成為了不少預設立場鍵盤俠口中,重點攻擊的對象。不過在中立、客觀的試駕後,我可以負責地説,一般人是絕對感受不到CX-30的後扭力梁懸架與多連桿懸架之間差別的。
這主要是因為馬自達為CX-30裝配了一套由自己研發的,與新款馬自達3同款的“蝶形扭力梁”。眾所周知,一般的扭力梁可以看作是通過一根直徑等長的“鋼管”將左右兩個後輪相連。所以,當一側車輪遇到坑窪時,“鋼管”也會因此受到一定的旋轉力矩,但如果這個旋轉力矩超過了“鋼管”的變形極限後,這股力量就會作用到另外一側的輪胎上,從而影響到車輛的舒適性和操控性,這也是扭力梁最大的缺點。
那麼我們可以想象的是,鋼管的半徑、鋼材的堅硬程度肯定都會影響“鋼管”的形變範圍。所以此時,如果我們假設擁有一根可以無限形變,且還富有支撐力的“鋼管”,那扭力梁的缺點就瞬間不復存在了。
暢想過後,我們迴歸現實。其實大家都知道,上述那種材料目前是做不出來的。於是,馬自達的工程師就把研發重心放在了“鋼管”的直徑上。最終,它們通過使用變徑“鋼管”(在上圖紅圈2的地方收窄)有效提高了“鋼管”的變形極限,從而將兩側車輪相互干涉的程度降到了最低,這便是所謂的“馬自達SEB蝶形仿生懸架”。
看到這,可能不少朋友會認為馬自達這麼做是為了節約成本。但實際上,馬自達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用扭力梁節省底盤空間,為未來混動車型的電池留出空間。同時,由於目前國內也沒有符合這套蝶形仿生懸架的鋼材加工工藝,所以CX-30以及新款馬自達3的後扭力梁都是直接從日本進口過來的,成本並不低。
最終在實際表現上,CX-30無論是兩邊後輪同時通過顛簸,還是單側後輪通過顛簸,你都很難感受到那種傳統扭力梁懸架的搖擺感。與此同時,馬自達還給CX-30匹配了一套支撐力足夠的避震,並且在優異的調校下,這套避震只會讓你感受到明顯的路感,卻又不會產生惱人的過度顛簸。美中不足的是,當車輛經過短波小起伏的路面時,前、後懸會產生一定的顫動感。
只要開過馬自達的人,都會對那台僅有6個擋位的變速箱讚不絕口。但由於最初它過於迅捷的換擋速度,會導致在日常駕駛時出現一定的頓挫感,或者叫換擋衝擊。於是,馬自達為了平順性一而再再而三地將換擋速度調慢了。
而在CX-30上,那熟悉的換擋速度又回來了,只要油門踏板給出指令,變速箱就會瞬間降擋。尤其是直接地板油,觸發Kick-down按鈕的情況下,變速箱就會在瞬間降至當前允許的最低擋位。此時再加上自然吸氣發動機不會出現的渦輪遲滯情況,所以整體的動力響應會如行雲流水般順暢。
更感人的是,馬自達在CX-30上還破天荒地對變速箱的手動模式進行了優化。要知道以往的馬自達,雖然變速箱在D擋狀態下表現優秀,甚至可以直接下賽道。但切換到手動擋後,過慢的換擋響應速度反而會影響到駕駛員的操控。經常會出現在5600轉按動撥片升擋,但等到6000轉都紅線了,擋位依舊沒升上去的情況。而在CX-30身上,手動模式明顯好用了許多,終於可以讓駕駛者體驗到手起刀落的暢快感了。
馬自達的轉向手感永遠不會令人失望,CX-30自然也不意外。不僅沒有太多虛位,同時隨速隨角度的增益也恰當好處。這時再匹配上前面所説的車頭跟隨性,整體的轉向感受絕對是同級別中最優秀的存在,甚至會有一絲絲越級!
作為一台最初為歐洲市場研發的車型,CX-30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曾經德系車的味道,良好的靜音性,緊繃的懸架,隨叫隨到的動力響應,都可以激發你想要激烈駕駛、攻彎的慾望。而它之所以能來到國內,主要也是為了彌補兩廂版馬自達3的缺席,畢竟動人的外觀再配上“SUV”的身份肯定會比冷門的兩廂車更受歡迎。但作為替代品,CX-30絕對不辱馬自達3的盛名,畢竟它的極限駕駛表現,已經足以超過一般人對它的認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