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誤了孩子一生!7種最錯誤教養方式

大人的教養觀念和習慣,很容易造成孩子自暴自棄。當然,由於都是讓孩子歸屬感與價值感低落的因素,所以也可能會引起尋求過度關注、權力鬥爭、報復等行為。

❶做得好是應該的,做不好就該罵

這是很多傳統家庭的觀念,認為做得好是應該的,是孩子的本分;既然是本分,那麼做不好就該予以責備。確實,有些事本來就該做,例如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分擔家事、學生就應該要認真讀書、父母就應該賺錢養家與教養育兒,以及煮飯和打掃……。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扮演的角色與任務,這固然無可厚非,但當大家都把彼此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時,人與人之間就漸漸變得越來越沒有人情味。大人這樣的身教,不但會讓孩子覺得就算把事情做好也沒有成就感,更無法體會感恩與感謝的美德與價值。

❷操之過急

有些大人可能比較急躁或不瞭解孩子發展,常誤以為孩子學過一次就該會,講過一次就該聽話,錯過一次就不該再錯。在孩子做不好的時候,大人因為期待落空了,失望的情緒就表現在語言和態度上,直接影響孩子的自信與自尊。

❸標準過高

有些大人標準太高,不容易接納孩子犯錯。一旦孩子表現不如自己預期,就會用不好的態度去對待、責備他。但有趣的是,這些大人往往會認為自己很能接納孩子犯錯。

❹過度控制

基於權力慾、控制慾所使,有些大人喜歡孩子處處聽命於自己,不允許他有自己的想法或選擇;常否定孩子提出的意見,並用各種方法與手段,迫使孩子配合自己的決定。這種大人也會讓孩子感覺很沒有自我價值。

❺緊張大師

對孩子常處於焦慮、緊張、過度關注的狀態,深怕一個閃失孩子就會發生危險,所以會用種種方式限制孩子,以免他不照着自己意思做而出現意外。

❻愛指責、超理智

‘指責’意指用責備的方式來對待孩子的錯誤;‘超理智’簡單説就是跟孩子講大道理。這是大人常對孩子使用的兩種溝通方式,但都不能讓他感受到被同理、被接納或被理解。久而久之,孩子越來越覺得大人不在乎自己的感受。其實大人不是不在乎孩子,只是不懂更好的溝通方式而已。

❼愛比較

‘你看某某某都不會這樣!’、‘你看某某某都比你厲害!’大人常以為這種比較的方式能激勵孩子,殊不知這樣反而會讓他感到挫敗!因為孩子不但不會‘見賢思齊’,認為:‘太棒了!我也要跟他一樣厲害!’反而會覺得:‘媽媽只會稱讚某某某,都沒有稱讚我,我好傷心!’

以前在補習班有一位媽媽,很喜歡用姐姐優異的成績來跟弟弟比較。久而久之,弟弟變得越來越沒自信,成績也越來越差。

後來,這位媽媽認為補習班的管教方式太寬鬆,不適合弟弟,所以決定要轉到一間會打、會罵、會處罰的補習班,接受更‘嚴格’的教育方式,並認為這樣弟弟才會有所成長。

無奈的是,這位媽媽也是老師,不但自視甚高,對孩子要求也很高。而且她既然已經培養出一位成績優秀的姐姐了,弟弟怎麼可以失敗呢?所以必須嚴加管教,以後他才會有成材的一天。

但這位媽媽不知道的是,弟弟之所以每況越下,正是她的錯誤教育方式所造成。她以為這樣能鞭策弟弟努力上進,殊不知這卻讓弟弟活在跟姐姐比較的陰影下,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姐姐,所以媽媽比較愛姐姐,而自己是處處不如姐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42 字。

轉載請註明: 別誤了孩子一生!7種最錯誤教養方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