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化名)的孩子已經一歲半了,最近開啓了咬人模式,在家裏稍微有個不順心就張開嘴巴咬人。家裏人手臂上都留有孩子的口齒印,每次孩子咬人後莉莉都會立即制止,有時候還會反手打幾下以此讓孩子“長記性”。哪知無論怎麼斥責、怎麼打,孩子愛咬人的習慣依然未改變,莉莉為此操碎了心。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咬人的行為,大多是內心某種情緒的表達:高興、生氣或緊張等。當孩子開始有咬人行為時,如果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一旦隨着孩子成長帶入到社會交際中,將會被貼上“暴力”和“壞孩子”的標籤,對孩子來説也是一種傷害。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咬人”行為?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出現不同現象的咬人行為。出現咬人行為背後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家長要根據孩子不同階段的咬人行為作出合理的應對方式,這樣才能在糾正孩子咬人行為的同時不影響寶寶性格心理發育。
4~8月的孩子咬人大多因為“長牙齒”
4個月的時候,有些孩子就會開始長牙齒,有些孩子可能會晚一點。在孩子長牙的時候,會出現牙牀癢癢的情況,會通過咬東西來緩解出牙的疼痛感。有時候媽媽在哺乳的時候,孩子也會藉此機會來磨一磨牙牀的不適感。這個階段的孩子咬人並不是“有意識”地咬人,而是無意識地通過“咬”來緩解出牙不適。
9~15個月的孩子咬人,大多因為“出牙痛” “情緒表達”
隨着孩子逐漸發育,在9個月之後,除了出牙痛會讓孩子出現咬人現象外,孩子會出現各種情緒的表達:比如當孩子有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會通過咬人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這時候的寶寶還不懂得用語言去表述自己的需求,所以會採用“看似極端”的方法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為什麼孩子表達情緒會選用“咬”的方式呢?這是因為孩子在出生後是通過口來認識世界的,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孩子在初期探索世界時會用嘴巴去“舔、吃、咬”。
1歲半以上的孩子咬人,源於不當的情緒表達方式
孩子一歲半 之後,孩子如果出現咬人行為,毋庸置疑肯定是孩子某種情緒的表達。這些情緒包括:孩子不高興了、孩子氣憤的時候、孩子興奮的時候或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由於咬人這種表達方式是不當的,如果沒有得到家長有效地引導,將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
3歲以上的孩子咬人,性格發育或行為發育出現問題,家長要警惕
一般情況下,孩子到了3歲咬人的情況會減少甚至消失。這是因為3歲以後的孩子大多已經會用簡單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了,如果還是經常動不動咬人(高興了咬人、生氣時咬人等,甚至還咬別的小朋友),家長則要警惕是不是孩子性格發育或行為發育出現了問題,要及時予以干預。
孩子出現咬人行為,比起“以暴制暴”的處理方式,這樣應對更有效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咬人行為時,會通過喝令制止、斥責甚至是打罵的方式試圖糾正孩子的行為。採取這種方式處理的結果是孩子仍然會咬人,甚至還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覺得“我是個壞孩子,沒人喜歡我,沒人願意和我玩。家長“以暴制暴”的處理方式對孩子性格發育和社交能力發展形成巨大的阻礙。
出牙期的咬人行為
孩子如果在出牙期出現咬人行為,這時家長可以多給孩子準備一些磨牙棒或是牙膠讓孩子啃咬。除此之外,家長不要對孩子吃手的行為多加制止,一歲以內孩子吃手都是正常的,這是他們在探索世界。
無論在口腔敏感期還是出牙期,家長需要做的不是去斥責孩子亂吃亂咬東西的行為,而是儘可能滿足孩子的口腔需求。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保證孩子啃咬物品的安全和乾淨,做好手部的清潔工作即可。
情緒上的咬人行為,可以先“冷處理”
孩子因情緒出現的咬人行為,在孩子咬人的初期,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咬人的行為是“對或錯”。可在家長的認知觀念裏,孩子咬人是不對的,自然會對孩子這種行為家長會做出“過激”的反應,正是因為家長過激的反應反而還強化了孩子的咬人行為。
冷處理無效,再進行語言 情感上的引導
有些孩子對於冷處理這種方式沒有效果,這時家長可以用語言 情感的方式來引導:
語言:3歲以前的孩子詞彙量有限,孩子因為東西被搶了咬人,家長可以這樣引導孩子“你是不是也想要那個玩具,那你可以和媽媽説,幫你拿回那個玩具”,而不是用牙齒咬人就能拿回玩具的。
情感:當孩子咬人後,家長可以讓孩子看看自己被咬的地方,然後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寶貝,你看你把媽媽這裏咬變色了,媽媽疼了好久呢。”孩子如果不能理解疼的意思,家長可以用孩子受傷時的感受來類比,以此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