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哥:民國四大軍校 黃埔軍校只能排第2 第一實至名歸

  提到民國時期的軍校,很多人的意識裏面只有黃埔軍校,的確,黃埔的名氣太大了,其實民國時期,國內還有另外幾所軍校,實力以及培養出的將才不必黃埔遜色,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説一下這幾個軍校的具體情況,讓大家重新感受一下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軍人將領們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第4名:筧橋中央航校--中國培養航空人才的先行者

新聞哥:民國四大軍校 黃埔軍校只能排第2 第一實至名歸

  聽名字,都知道是專門培養航空方面的人才,所在地為浙江杭州筧橋(現在的浙江理工大學)。1930年,國民黨在原來的中央軍校航空班的基礎上,成立了筧橋中央航校,1931年,學校的住宿樓和機場才建設完備。成立初期,蔣介石擔任校長,聘請了一大批美國教官任教。主要設立2個科目,培養飛行員的飛行科和培養修理飛機的機械科。學習內容主要有飛行技術,航行技術,機修工程,飛機制造、發動機研發,戰術以及無線電通訊,另外還有英語。從1931年到1937年,共培養了學員500多名,和日本的首場空戰中,成功擊落了6架日本飛機,痛擊了日本的囂張氣焰。後來,在洛陽和廣州設立了分校。儘管筧橋航校記載的英雄不多,但是對於當時的中國而言,空軍幾乎是空白,筧橋航校的存在,彌補了這片空白,最起碼讓中國有了自己的飛行員。

  第三名:雲南陸軍講武堂--革命的熔爐

新聞哥:民國四大軍校 黃埔軍校只能排第2 第一實至名歸

  其實雲南講武堂是實力和黃埔軍校是不相伯仲的,培養出了2位元帥,分別是朱德元帥和葉劍英元帥,還有其他一些將軍,比如國民黨的朱培德,範石生等。前後有20多位上將軍銜的軍人。始建於1909年,面對列強的侵略,清政府也開始醒悟,要求建立新軍,各個省要建立一個講武堂,用來培養新式陸軍,在這種背景下,雲南講武堂便誕生了。校址選在了昆明原明朝開國功勳沐國公練兵處,開設4個科目,步兵科、騎兵科、炮兵科、工兵科,有甲乙丙3個班型。其中甲乙2個班型的招生對象為現役軍人,學習時間1年,丙班招生對象的沒有當過兵的年輕人,有一點文化程度,人品端正身體健康強壯。著名的護國軍神、雲南都督蔡鍔就再次帶過課,朱德元帥剛好是他的學生。雲南講武堂前後培養出了9000餘人的各類軍官人才,同時還有幾名越南、韓國朝鮮的政要也畢業於此。此後的幾十年了,講武堂的學生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戰爭,比如後來的辛亥革命、北伐、護國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歷史上著名的滇軍將領,大部分都出自此學校,堪稱名副其實的將帥搖籃。

  第二名:黃埔軍校--規模最大、學員最多

新聞哥:民國四大軍校 黃埔軍校只能排第2 第一實至名歸

  近代中國耳聞能詳的一所學校,原來是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最初是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給孫中山提議,建立軍官學校,這樣才能為革命培養軍事人才,然後在孫中山等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正式成立於1924年6月16日,成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後統稱黃埔軍校。學校開設6個科目,分別是步兵可科、工兵科、炮兵科、輜重兵科、憲兵科、政治科。學校主要有6個部門組成,分別是政治部(周恩來總理曾擔任政治部主任)、教育部、訓練部、醫學部、管理部、不給部。從1926年建校到1949年解放,黃埔軍校共培養出了32萬名各級軍官人才,大部分都是國民黨中央軍的骨幹,同時也培養了很多位我軍將領,他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都發揮了巨大作用。著名的校友有,我軍的陳賡、蔣賢雲、左權、徐向前、林彪、劉志丹、羅瑞卿、陳伯鈞、趙尚志、趙一曼等等。國軍方面的有杜聿明、胡宗南、張靈甫、毛人鳳、戴笠等等。黃埔軍校的廣大師生在反帝反封建的過程中以及後來的抗日戰爭和國家統一與民族獨立的鬥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第一名:保定軍校--培養出了黃埔系

新聞哥:民國四大軍校 黃埔軍校只能排第2 第一實至名歸

  保定隸屬於清政府的直隸,是直隸的首府。在天子的腳下,所以一直以來都是清廷的心腹、位高權重的人物來擔任直隸總督,李鴻章、曾國藩、袁世凱都擔任過直隸總督。時間回到1902年,袁世凱掛職直隸總督,清廷讓他建立新式陸軍,然後袁世凱就在保定的東關外成立了北洋行營將弁學堂,校長是馮國璋。後來又屢次改名,直到1912年,才正式更名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如龍”:請問小編“四大軍校”中的“大”的標準是什麼?年齡大?規模大?還是胸部大?

  網友“天涯倦客”:應該第一名是延安大學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6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聞哥:民國四大軍校 黃埔軍校只能排第2 第一實至名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