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 “2020搜狐財經峯會”在北京舉辦。峯會上探討了當前宏觀經濟形勢,會上,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對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充滿信心,他預測經濟會在明年恢復到正常的水平是肯定的,同時增速會比去年高,甚至高一倍。
談及未來經濟增長態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認為未來5-7年將是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週期,平均增長率將達到5%—6%,這也將是中國企業的黃金時代。
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預計中國明年經濟增速達8%
會上,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分享了其對於今年世界和中國的經濟形勢、中國經濟未來五年的發展以及世界總體形勢發展的看法。
△賀鏗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今年是比1929年更嚴重的一次經濟大危機、一次嚴重的衰退。但賀鏗不這麼認為,他表示,疫情的影響是經濟之外的因素,1929年的經濟大衰退是經濟內部的問題,二者不可簡單的相提並論。外部的因素減弱和移去之後,經濟會較快的恢復到原來的位置。
對於明年中國的經濟增速,賀鏗預測,經濟會在明年恢復到正常的水平是肯定的,同時增速會比去年高,甚至高一倍。他預計中國的經濟增長8%,也是因為今年的經濟增長的基數低。
他強調,相比貿易戰,科技戰對於我們而言是比較重要的,必須在未來的若干年攻克一些核心技術,要自強自立,只有這樣才有更好的發展前途。
關於“雙循環”這一概念,賀鏗也表達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雙循環內外循環相互促進,不僅僅是中國和中國以外的關係,也包括中國一個區域的經濟和另外區域的經濟相互促進的關係。所以雙循環不要從簡單的國內國外來理解,國內不同區域之間,不同省份之間,不同的發展區域之間各種各樣的環套環,要從這個環套環當中來解決雙循環的問題。
他強調,世界經濟處在重要的發展節點上,走向是智能化,因此必須抓住站穩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是制高點,在智能化上下功夫。
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疫情後技術、製造業、資本、人才將會東移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發表了題為深刻理解“雙循環新經濟格局”的演講。
魏建國表示,雙循環路線考慮的是今後的世界格局,疫情後會有四個大的東移,即技術東移、製造業東移、資本東移和人才東移。
△魏建國
對於建成“雙循環”的新經濟格局需要多少時間,魏建國認為少則20年,多則30年,同時強調,今後國家經濟發展的一條總路線。
他認為整個國家大循環,不是各省各市各縣搞自己的小循環。此外,在雙循環發展中,一定要注意,要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魏建國還提到,雙循環將為企業帶來技術、理念和創新三大機遇。技術方面,本土的中國企業家,將會升級到國家的全球視野的國際企業家。理念上,要抓企業的創新和企業的文化。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未來5—7年是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週期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探討了關於“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改革與經濟增長前景”的話題。
△姚洋
“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將在‘十四五’期間發生重大變化,關鍵領域的自主技術建設將提速,高能耗或高排放的產業將讓位給低能耗或低排放的產業,而政府目標將從單一的增長目標轉向社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上。”姚洋説。
他建議,可從四個方面入手,着力打造“十四五”期間的四大增長點。一要重視自主技術,釋放技術創新活力,建立完整的建立完整的產業鏈。二要堅持走新型城市化的道路,圍繞中心城市打造城市化區域,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關注社會發展。三要促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包括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健康、養老、文化、信息、生態環境、水利工程、城市管廊、海綿城市等,這些短板都應當作為“十四五”的一個重點來加以發展。四要堅持綠色發展,並將把這個目標分解到各個省、到各個市、到各個企業,走出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發展道路。
談及未來經濟增長態勢,姚洋認為未來5-7年將是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週期,平均增長率將達到5%—6%,這也將是中國企業的黃金時代。
紅星新聞記者 王田 北京報道
編輯 劉宇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