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浮虧22億的恆天然公佈退出時間表,貝因美轉危為安為時尚早

由 亓官天亦 發佈於 財經

恆天然宣佈了與貝因美(002570.SZ)的“分手”時間。

3月17日,新西蘭巨頭恆天然集團宣佈將繼續剝離中國資產:出售醇源牧場;繼續減持貝因美持股比例,預計在本財年完全退出。

雖然公佈了剝離中國資產的時間表,但中國市場對恆天然而言仍然是“救兵”。

當天公佈的2021財年上半年業績顯示,恆天然實現收入99.15億新西蘭元,同比下降5%,集團息税前利潤6.84億新西蘭元,同比增長17%。期間,大中華區收入30.61億新西蘭元;集團息税前利潤3.39億新西蘭元,約佔集團總額的49.56%。

恆天然套現離場貝因美后,最終可能虧損高達22億元。

2015年,恆天然耗資34.64億元收購貝因美股份,貝因美的業績卻一直沒有起色。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恆天然不斷減貝因美股權。據統計,截至目前,恆天然共6次公佈減持計劃,持股比例由18.82%降至2.82%,從第二大持股股東降至第四大股東,累計回籠資金約9.42億元。以當前股價計算,恆天然還可以套現2.93億元,浮虧約22億元。

創始人謝宏迴歸3年,貝因美成功摘帽、扭虧為盈。在與恆天然漸行漸遠後,貝因美引入了國資寧波信達華建,還提出了重回行業三甲的願景。

在最近給員工的一封內部信中,謝宏表態:“不做到300億年營收,市值達到1000億,我不會考慮退休!”紅星資本局發現,貝因美2019年的營收和當前市值分別僅為27.85億元和50.92億元,差距懸殊。

貝因美的目標能實現嗎?

恆天然與貝因美的糾葛

從浮盈近30億到一年不如一年

恆天然退出貝因美早已是市場上的公開消息。

貝因美創立於1999年4月,其在國內配方奶粉的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10%左右。2011年4月,頭頂“國產奶粉第一股”的光環,貝因美登陸A股。

貝因美奶粉 圖據官網

3個月後,46歲的謝宏以“個人健康原因”,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及公司總經理等職務。

上市前三年,貝因美維持了高速增長,2011年至2013年分別實現營收47.27億元、53.54億元、61.1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34%、13.28%、14.24%;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37億元、5.09億元、7.2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8%、16.59%、41.54%。

但從2014年開始,貝因美的業績出現疲軟和下滑,當年營收為50.49億元,同比下降17.46%,實現歸母淨利潤0.69億元,同比大幅下降90.45%。

為了提振業績,2015年,貝因美引入了合作方恆天然,後者以18元/股的價格收購貝因美1.92億股,總計近34.64億元,成為貝因美第二大股東,佔總股本的18.82%。2015年年中,貝因美市值一度超過340億元,恆天然浮盈近30億元。

但合作3年多,貝因美的業績始終不見起色。2016年和2017年,貝因美連續虧損並慘遭戴帽,營業收入分別為27.64億元和26.6億元,淨利潤分別為-7.81億元和-10.57億元,扣非淨利潤分別為-7.99億元和-11.39億元。

2018年變賣資產並收縮成本後,貝因美的扣非淨利潤仍然為負,營收同比下降6.38%。恆天然在2018年年底提出了“要重新評估所有投資,主要資產和合作夥伴關係”。

恆天然與貝因美在投資和發展方向、實際業務經營等多方面摩擦不斷,股東們逐漸失去耐心。2019年,恆天然董事朱曉靜公開發聲:“對於貝因美的表現,包括大股東在內(我們)都是不滿意的,迫切希望(貝因美)能夠儘快提升(業績)。”

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恆天然持續減持貝因美股權,還收回了安滿品牌在中國的分銷權,回購了達潤工廠的股權,雙方的聯繫不斷被割離。

包秀飛“救火”後功成身退

謝宏二度出山要“治本”

在貝因美披星戴帽瀕臨退市之際,2018年3月,已經離開貝因美7年的謝宏重新出山,迅速展開了一系列自救,包括高管“換血”和變賣資產。

2018年7月,謝宏聘任包秀飛擔任貝因美總經理。資料顯示,包秀飛曾在杭州娃哈哈、上海百事、惠氏營養品等公司任職。加入貝因美公司之前,他擔任荷蘭美素佳兒首席銷售官及消費型乳製品總經理。

謝宏 圖據視覺中國

“2018年保牌,2019年續命,2020發力。”2020年3月,包秀飛在總結貝因美的轉變時強調,公司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總結為勤勤懇懇做業務,踏踏實實搞發展。

包秀飛在職期間,基本解決了貝因美過去的一些欠賬問題和庫存問題,穩定了貝因美當時所急迫需要的渠道,還對貝因美的產品線進行了縮減和梳理,強化了高端產品線。在他的任期內,貝因美還賣掉了虧損的達潤工廠。

今年1月16日,貝因美公告宣佈2020年業績扭虧為盈,預計全年盈利5400萬元至8000萬元。同時公司總經理包秀飛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董事長謝宏將兼任總經理。

不過謝宏並不滿足,他質問:“公司貌似在做轉型升級,但成效呢?市場份額呢?業務利潤呢?究竟意欲何為?”

他宣佈,公司按照預期達成了公司階段性的經營目標,下一階段要從治標進入到治本的階段。

要走母嬰生態圈路線

貝因美轉危為安為時尚早

與頭部乳企相比,貝因美無論是體量還是市場佔有率都被遠遠甩在身後。

野心勃勃的貝因美計劃在2020年-2024年,產品銷售規模要重回行業三甲,成為母嬰行業領軍企業。

貝因美否認單純的乳企的身份。謝宏在近期的一封公開信中明確:“貝因美並非乳企,我始終認為親子(家庭)消費領域才是我們的藍海,堅持走母嬰生態圈路線,才是應對互聯網化、發揮小貝優勢的競爭戰略。”

為解決資金來源,貝因美引入國資寧波信達華建。

1月4日晚間,貝因美公告: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於2020年12月30日與寧波信達華建簽署協議,擬以每股5.49元價格,將5500萬股股份轉讓後者,佔貝因美總股本的5.38%。轉讓後,貝因美集團股份佔比20.75%,仍為控股股東。信達華建將成為第二大股東。

以1月5日6.78元的股價計算,本次協議轉讓相當於折價23%。貝因美在公告中坦言,此次權益變動因公司戰略發展及解決公司當前資金週轉需要。

國資進場,市場似乎並不買賬。1月6日至2月6日,貝因美的股價從6.57元一路跌至4.32元,跌幅超34%。此後股價一直在5元左右徘徊。

有分析人士認為,信達華建並非乳業出身,能給予貝因美的資源幫助主要是資金和信用背書,實質走出泥潭還要靠自己。

據貝因美此前公告,預計2020年全年盈利5400萬元至8000萬元,但其中前三季度損益的政府補助為2182.7萬元。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的存貨高達5.9億元,還不包括渠道和托盤商存貨。

貝因美要説轉危為安還為時尚早。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責編 任志江 編輯 鄧凌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