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不動就大哭,亂髮脾氣,莫名其妙情緒崩潰怎麼辦?
孩子在小的時候表達情緒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哭,事出有因的哭家長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的時候孩子會因為特別小的事情,就情緒崩潰到大哭,甚至會哭到昏厥。
比如説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他們偶爾會歇斯底里的大哭,不管家長和老師怎麼哄都不聽,摔東西,自己在地上打滾。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很無奈,好説歹説都不起作用,只能等孩子自己哭到累了,平靜下來才行。
尤其是平常性格還算比較平順温和的孩子,突然來這麼一下,有時候會嚇到父母。
這些造成孩子崩潰的點在家長看來是很小很小的事情,比如説孩子正在吃飯,已經可以順利的用勺子剷起來很多菜了,但就是有一個菜説什麼也弄不起來,然後孩子突然就把勺子一扔,哇哇大哭。
在家長看來,這就是孩子沒有耐心的體現,性格急躁到大哭,面對這種情況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要説的是,孩子的任何情緒都是需要學習的,在孩子2-3歲的時候,他們開始有了自我意識。
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情緒,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樣其實是能夠幫助孩子建立人格和自我的。
很多事情對大人來説是小事,但是對孩子來説就是天大的事情,比如説積木玩着玩着倒了,冰淇淋在手裏花了,對於他們來説都是第一次接觸到,原本可以好好的東西在自己的手中失敗了,那就是打擊了自我和自信的建立過程,他們會感到很挫敗,因此會沮喪然後轉變成為哭泣和發脾氣。
因為他們無法用語言或者是其他情緒去消化和表達事實,委屈,難過,懊惱等等情緒只能用大哭來表達。
1.先讓孩子盡情發泄
很多事情並不是家長看起來的那麼簡單,因為表達方式單一,大人只會將其歸結為情緒急躁,如果能夠仔細想一想,深入探究就會發現孩子大哭背後還是有其他原因的。
等孩子情緒平穩一些之後,家長可以將造成現象的原理講給孩子聽,比如説為什麼棒棒糖掉在了地上,或者是畫畫的時候只會破掉,讓孩子明白如何避免這些現象,他們下一次就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崩潰了。
在孩子哭的正起勁的時候,家長的任何話語他們都是聽不進去的,能做的就是陪在他們身邊,讓孩子哭夠了,然後再和他們溝通。
不要試圖阻止孩子哭泣,那是沒有用的,而且越斥責越讓孩子哭的更厲害。
有的家長還會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試圖讓孩子忘記哭泣,但是這並沒有徹底的解決問題,隱藏的情緒會慢慢在孩子心中累積,下一次再遇見類似的情況孩子還是會大哭,而且有可能哭得更厲害更頻繁。
所以當孩子情緒崩潰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發泄個夠,不過家長要注意一定要陪在孩子身旁,或者是抱着孩子,輕撫,都可以讓他們的情緒很快平復下來。
如果實在公共場合,先把孩子抱到人流比較少的空曠地帶,以免造成別人的困擾,安靜的地方也有助於孩子更快平靜下來,如果是在家裏的話,家長可以保持安靜,讓孩子盡情發泄,只要他不會傷害到自己,就讓他盡情哭泣吧。
2. 家長要放鬆下來
有的時候孩子一哭,家長比孩子還着急,越聽孩子哭聲越煩。
家長在面對發脾氣的孩子的時候首先要保持冷靜和清醒的理智,不能自亂陣腳。
不能覺得孩子這樣是故意的,很煩人,父母的急躁情緒和無助感會傳遞到孩子身上,讓他們覺得更慌。
孩子發脾氣最怕的就是父母在旁邊添油加醋,這樣會讓孩子情緒更不穩定。
尤其是批評和指責,會讓孩子已經累積的不滿更多,因為小事而情緒崩潰的孩子往往是自我要求很高的,因為他們不能接受一點點不完美,所以才會情緒出現波動。
父母長期脾氣暴躁或者情緒不穩定,孩子無法學習正確的情緒處理能力,心情不好也會像父母那樣發脾氣生氣。
孩子追求完美,其實就是無法接納自己。
即使後期父母變得寬容了,可是孩子卻不願意放過自己。因為以前那個指手畫腳的家長早已在他的心裏生根發芽,變成了另一個自己每天批評他、指責他、要求他。只能用憤怒發泄對家長和自己的不滿。
父母首先在面對孩子大哭的時候要冷靜,不能用講條件的方式來換取孩子平靜,這樣孩子就會把自己大哭變成願望實現的手段,不能害怕孩子發脾氣,那是他們正常的情緒表達,不要排斥和牴觸,只有這樣才能瞭解到孩子發脾氣背後的原因。
3. 找到情緒崩潰背後的原因
情緒的累積是有過程的,家長足夠細心的話,可以發現孩子崩潰之前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有的時候就是家長的很多次拒絕,造成了孩子有火發不出,悶在心裏。
及時發現孩子情緒不對,疏導孩子把情緒發泄出來,而不是所有的不滿都在最後一刻才爆發。
造成發脾氣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説之前的指責,或者是渴了餓了困了,又或者是噪音和人羣,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情緒不佳逐漸開始累積。
足夠了解孩子的話,家長是能夠發現他們不對勁的表現,打斷情緒升級的階段。嘗試用別的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或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任務或活動上。
家長可以用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緩解沮喪和焦慮的情緒,比如説在和孩子玩的時候,故意輸掉或者是把積木推倒,然後自己表達出失落的樣子,孩子可能看到了就會咯咯笑,然後變得更輕鬆。
孩子很喜歡看到大人犯錯,那樣可以讓他們情緒放鬆下來,忘記對自己的嚴苛要求。
瞭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耐心的傾聽和分析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基礎,因為情緒不會突然出現也不會莫名其妙的消失,家長要有面對問題的勇氣。
當了解到了情緒背後的原因之後,等孩子冷靜下來,可以和孩子溝通,然後告訴孩子原因和他們這樣做有什麼不對,如何處理今天這樣的情況。
解答孩子內心的疑惑,疏導孩子不良情緒。
4. 逐漸建立自信是解決孩子崩潰的最好幫助
孩子之所以情緒崩潰大部分都是由於現實和自己想的不符,或者是無力控制當下的情況導致的。
所以父母在生活中應該多培養孩子的自信,給他們提供一些能夠在能力範圍內完成,但是需要提升一些技巧才能完成的任務,比如當孩子吃飯的時候,把一些難夾的菜幫助孩子放到他面前的碗裏,讓孩子近距離先練習,慢慢提高難度。
讓孩子慢慢的在練習中不斷提升技能,這樣自信的人格才能逐漸形成。
家長要給孩子留有足夠的餘地去消化自己的情緒,如果已經瞭解了發脾氣的原因,並且告訴了孩子如何去應對,講明白了現象造成的原因,剩下的就要讓孩子自己慢慢去理解和改變了。
有的家長會認為,道理我都講清楚了,怎麼孩子還是沒變化,於是就開始急躁的指責孩子。
孩子的改變不是立即就能看到的,總是指責或者是安慰,其實就是在向他們傳達不信任的信號。
能做的都做了之後,只要在他們身旁看着孩子如何轉變就夠了,不要過度的干預和指責。
《不管教的勇氣》中説:父母無法代替孩子去生活,但能夠幫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對生活的勇氣。
父母能做的就是輔導孩子,而不是代替他們做出選擇。
讓孩子走出情緒漩渦的只能是他們自己,幫助他們增強對自我情緒的控制和表達,就能夠減少孩子因為小事而情緒崩潰。